必勝客的路子越來越野

藍鯨財經
04-23

作者 | 金角財經 穎寶

越來越被人遺忘的必勝客,正在以一種難以形容的抽象姿勢翻紅。

4月,必勝客推出了“雙蛇姐妹雙修披薩”。說是披薩,其實是兩條餅邊,一青一白,分別是開心果醬夾心的和芝士夾心的。

“海報仙氣飄飄,實物許仙看了連夜買站票。”吐槽聲浪將必勝客推向輿論中心,畢竟每條蛇都要人工手搓,太考驗後廚師傅的功力和審美了。必勝客店員甚至表示,常有顧客因實物圖和宣傳圖不符給差評,對此門店會送出一些飲品和小喫作爲補償。

但黑紅也是紅。“雙蛇披薩”上市3天,全網話題曝光量便破1億次。其中在抖音,“必勝客蛇披薩”相關話題累計播放量超2600萬,#必勝客新品#播放量近2億。

必勝客似乎是看清了流量法則。近年來,從“牛蛙瞪眼披薩”到“龜殼披薩”,從香菜披薩到豬血糕披薩,必勝客不斷推出的奇葩產品終於趕上了“中文互聯網玩抽象”的浪潮,線上的破天流量結合線下的低價策略,總算在業績上狠狠回了一波血。

但代價是,曾經那個眉清目秀的必勝客,如今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甚至略帶一些神經質和自毀傾向,用“自砸招牌”換來的聲量,真的能轉化爲實實在在的長久訂單,實現涅槃重生嗎?

“召喚克蘇魯”

“一千個人有一千條蛇。”網友的曬圖,讓必勝客的抽象披薩得到了文學上的昇華。

圖中的靈蛇,有的胖如棒椎,有的扁如一灘被車輪碾過的橡皮泥;有的“白蛇吐了,青蛇拉了”,有的疑似被打到七寸直接斷了;有的頂着一雙碩大突眼,有種不瞑目的感覺。

有些靈蛇醜到需要必勝客官方號下場在帖子的評論區道歉。圖片被髮到海外社交媒體後,意大利網友破防了:“我們發明披薩是爲了傳遞愛,不是召喚克蘇魯!”

有部分必勝客門店拒絕加入遊戲、連夜下架此產品。一位自稱店員的網友表示:“我們也很痛苦,幾天了沒做出過一條正經的蛇。”這句話激起了大家的另一種好奇心:“造型感這麼強的披薩,難道不應該統一配發半成品或模具嗎,真就讓員工純手搓啊?”

或許真是故意的,“翻車”帶來的話題度,纔是必勝客的目標。在雙蛇披薩之前,其已推出多款抽象披薩。

2024年是必勝客的“藝術元年”。

這一年,其與遊戲《地下城與勇士》聯動推出“MDNF哥布林披薩”,將整隻油炸牛蛙放在披薩面上,配上兩顆比蛙頭還大的塑料眼珠子,四周鋪滿香菜,牛蛙看了都要喊“爲我發聲”;

“芝心雙粿草仔龜披薩”問世,如其姓名,造型就是一隻龜,龜殼用綠色的艾草粿皮製作、龜頭龜手是紅豆餡的;

“香菜皮蛋牛肉披薩”以全國限量4萬份的形式登場,是2023年的“香菜豬耳披薩”之後的又一位香菜宇宙成員。

時間再往前倒,必勝客的菜單上還曾閃現由畫着鬼臉的叉燒粉腸+鳳爪組成的萬聖節披薩、香菜折耳根披薩、榴蓮臭豆腐披薩、芥末螺螄披薩、花生湯圓披薩……相較之下,北京烤鴨披薩和小龍蝦披薩都過於正常了。

抽象的源頭,是一個叫Wow Product的戰略。

2019年,必勝客中國臺灣市場總經理梁家俊重新調查市場需求後發現,多數人只有在節假日纔會喫必勝客,而且60%的訂單來自網絡。“從網絡渠道入手,打破既定消費思維”的想法,催生出了Wow Product戰略——食材與品牌調性衝突、食材本身有爭議,是此戰略的核心,如今我們看到的抽象產品均以此爲底層邏輯。

Wow Product戰略的產品以限量限時的方式推出,但在團隊內部,每個月會推出一款以上的產品,由大家一起試喫投票。如果大多數人表示喜歡,那這款就不能上市,因爲這樣的產品不符合“爭議守則”。

傳播邏輯與之相似。2021年,麻辣香鍋披薩上市時,被網友吐槽“不懂中國餐飲文化就別蹭”,必勝客官方便發了一篇帖子教大家喫這款披薩:再買一個麻辣香鍋,然後把料放在披薩上喫,這不就正宗了?

必勝客中國市場高層在採訪中承認,他們就是故意的,“社羣操作不需要一味地討好網友。爲了創造話題,我們把P/N值(正負評比例)的權重往後移了,也用比較寬廣的定義看待負評”。

事實證明這條路行得通。Wow Product戰略在運行初期,宣傳團隊爲每款產品制定了長達一個月的傳播規劃,但很快發現,常常做到第2、3輪宣傳,產品就賣完了。母公司百勝中國2024年財報顯示,會員總數超6.7億,數字訂單佔比90%,外賣收入佔餐廳收入40%,數字化建設與差異化策略取得亮眼成績。

只是,在網友看來,其精神狀態仍過於美好:

“必勝客是打算之後的日子不過了嗎?”

肉搏薩莉亞

必勝客玩抽象,也是身不由己。

在中國市場,必勝客最初的定位是西式中高端家庭餐廳。如何在必勝客的沙拉吧檯堆出完美的水果塔,曾是學生和年輕白領們的“必修課”。

“no significant competition(無明顯市場競爭)。”母公司百勝中國將自信寫進了2007年三季度財報。到了2017年,財報顯示,必勝客營收高達20.93億美元(當年約合人民幣141.3億元),客單價高達132元、高於海底撈同期的94.6元。

消費降級風潮帶來了必然的影響。2018-2022年間,必勝客中國的營收從21.11億美元(當年約合人民幣149億元)下滑至19.6億美元(當年約合人民幣132億元)。

其中,營收僅在2021年實現同比增長,其他4年都同比下滑了。同一時期內,必勝客在百勝中國的營收佔比從25.1%下滑至20.5%。

儘管必勝客中國在2019年的客單價已降至113元,但從業績上看,其還需要更有力的刺激銷售額的方式——除了Wow Product,還有“窮鬼小店”策略。

2024年5月,必勝客第一家“Wow店”在廣州開業,客單價約40元,與薩莉亞在中國市場的41元客單價基本持平;披薩、意麪、小喫等菜品在6-49元間,其中有29元的和牛披薩、15元的雞肉意麪、9元的炸雞。在以前,必勝客菜單上是沒有低於10元的菜品的。

有意思的是,Wow店菜單上出現了風味焗蝸牛——要知道,這是薩莉亞的特色菜之一。必勝客可謂鉚足了勁要搶薩莉亞的市場,更有網友稱Wow店爲“薩莉亞平替”。

Wow店實現低價的方式,是縮減菜品數量和提高材料複用率。

常規店的SKU是126個、披薩有超過30款,Wow店的SKU是106個、披薩僅約13款;常規店的披薩主要爲2-3人分量(390g-540g),並有多種搭配小喫的39-79元套餐,Wow店直接砍掉了雙拼披薩和多人套餐,推出了1人分量的披薩(250g)。

另據Wow店店員表述,從做披薩的麪糰種類到醬汁種類都減少了,比如常規店有三種麪糰,Wow店只有一種,力求實現“一材多用”,降低採購成本和損耗率。

“窮鬼小店”策略取得了成效。百勝中國財報顯示,2024年,必勝客售價低於50元人民幣的披薩銷售額按年增長50%。截至年底,即首家Wow店開業短短7個月後,總門店數已超200家。

至於降本會否影響Wow店的用餐體驗,進而蠶食必勝客多年來積累的口碑?答案或能從薩莉亞創始人正垣泰彥的表述中窺探一二:“不需要大家覺得有多好喫,只要讓顧客覺得有再去的價值就好。”既然必勝客決定搶薩莉亞的市場,那便也接受了未來一切的變化。

線上玩抽象,線下搞低價,必勝客實現業績微漲。2024年,必勝客中國營收2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3.8億元),同比增長0.6%。

定位搖擺

2024年6月,在Wow店落地的相近時間裏,必勝客的另一子品牌“Pizzeria”上海首店也開業了。

Pizzeria源自意大利文,意爲“製作披薩的店”,品牌主推意式窯爐披薩、價格在59元-89元之間,Brunch套餐、工作日午時套餐等價格爲39元起,另有原切牛排、意麪、酒飲等品類。

必勝客想“低價+高端”兩條腿走路,但這似乎是一個悖論,因爲降價沒有回頭路。

正如必勝客對外的說法:Wow店未來會推出更多“高價值感”的產品。那是否在承認,主品牌必勝客和兄弟品牌Pizzeria“不值那個價”呢?既然三個品牌都有披薩,那消費者選擇最便宜的Wow店,再正常不過了。

簡言之,在平價策略下,必勝客的品牌矩陣效應不但會“1+1小於2”,甚至會出現主品牌號召力被反噬的情況——實際上,這種事情早就發生過了。一位餐飲行業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必勝客中國早前的業績下滑的原因,除了定價高,更主要的是品牌定位混亂:

“從1990年的披薩專家,到1998年的西式休閒餐廳,再到2003年的必勝客歡樂餐廳,以及後續的Pizza and More、Love to Share、面向家庭的時尚休閒餐飲連鎖,必勝客頻繁的定位更迭導致品牌認知不清晰,導致必勝客在披薩品類喪失了首席的位置,在那之後,無論喫披薩還是喫西餐,消費者的首選都不再是必勝客。”如今的Wow Product抽象系列和“窮鬼Wow店”,似乎仍困於此規律。

業內的另一種觀點是,必勝客徹底走低價路線,像薩莉亞那樣,能高效地提振業績。不過,多低纔算低?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必勝客客單價爲82元,相較峯值的132元下滑近4成,Wow店客單價約40元。

但友商們把價格壓得更低,達美樂客單價約57元、尊寶披薩約30元、樂凱撒約64元、棒約翰約60元……另有數據顯示,在2024年,人均消費40元以下的西式快餐品牌變多了,市場佔比從2023年的92.2%提高至93.8%。同時我們能看到:超9成的西式快餐品牌人均消費在40元以下。去年12月,連王思聰都開始賣13元的意麪和20元的牛排漢堡了。

據國家統計局,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8411元、約一天花23元。意味着,如果必勝客要靠單一低價鑄造護城河,則要將價格壓低到居民預算以下才具備吸引力,這在整個西式快餐行業裏都是頗有難度的事。

部分友商們選擇低價策略+X項的優勢組合,比如樂凱撒的“低價+榴蓮披薩”、達美樂的“低價+30分鐘送達承諾”。那必勝客的X項是什麼,雙蛇披薩、青龜披薩,還是香菜披薩?這些似乎都只能帶來一時的熱度,沒能形成長效的影響力。

必勝客的轉型故事,尚未寫到結局。

參考資料:

植感生活新風潮《香菜皮蛋豬血糕、麻辣鍋比薩如何屢創社羣話題?專訪必勝客、數位行銷公司安索帕》

槽值《必勝客收手吧,達美樂要笑死了》

雪豹財經社《中年必勝客,染上薩莉亞味》

晚點latepost《餐飲低價戰爭,百勝中國怎麼找利潤?》

商業評論《必勝客開了家“薩莉亞”,心裏卻還想着麥當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