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本土、協同創新,跨國企業在上海迸發發展活力

上觀新聞
04-23

  中國市場是創新引擎。今天,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總部面對面”系列採訪走進科思創亞太創新中心、住友製藥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感受跨國企業如何把握髮展機遇,在上海深化“本土創新”,服務全球。

  作爲科思創全球三大創新樞紐之一,亞太創新中心爲全球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發支持,通過高科技塑料研發助力中國綠色轉型,推動全球循環經濟發展進程。科思創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雷煥麗介紹,截至2024年底,科思創在中國投資超過40億歐元,中國也已成爲公司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其中,上海承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這裏不僅擁有科思創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公司工程塑料事業部的全球總部,以及亞太創新中心所在地。

  何爲“循環經濟”?雷煥麗用兩個“回收”案例來解釋:一個19升的農夫山泉大水桶,經過回收處理後,可以變成20寸旅行箱,也可以是掃地機器人的外殼,或者是中性筆的筆殼;汽車報廢的大前燈,經過回收處理後,可以成爲汽車內飾,比如儀表盤。通過提高汽車零件使用消費後回收原料的比例,來實現減碳目標。雷煥麗說,這兩個案例能證明一點:循環經濟可以製造出高附加值的“二次生命”。

19升的農夫山泉大水桶,經過回收處理後,可以變成20寸旅行箱,也可以是掃地機器人的外殼,或者是中性筆的筆殼裘穎瓊攝

  其中,後一個案例就來自上海本土創新,如今已服務全球市場。日前,作爲該項目的最新成果,科思創已成功推出採用汽車報廢車燈回收製成的消費後再生(PCR)聚碳酸酯材料系列,並攜手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以及蔚來、大衆等汽車合作伙伴,打造車用塑料回收閉環商業模式。

  科思創和中國的緣分,起源於2001年11月,科思創開始興建上海一體化基地併成立聚合物科研開發中心,開啓在華密集投資。在隨後的二十餘年裏,伴隨着中國及亞太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對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市場需求持續攀升,科思創以上海爲根基,在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不斷擴張產業版圖。2010年,公司宣佈增加投資10億歐元大幅提升上海一體化基地產能。一年後,公司將聚碳酸酯業務部的全球總部從德國勒沃庫森遷至上海,使決策更貼近市場和客戶。

  如今,上海一體化基地已成爲公司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生產基地,擁有12座配備先進生產技術的工廠,覆蓋公司主要產品線。上海基地也是科思創歐洲以外首個工藝技術中心的所在地,基於“本地爲本地”及“本地爲全球”的概念開發定製化工藝技術解決方案。除了規模和工藝,上海基地也積極擁抱綠色能源,綠電使用佔比已超30%。科思創聚合物開發中心也已成爲公司亞太創新中心,爲電動出行、可再生能源、消費電子和建築等充滿活力的市場開發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

  作爲一名“新上海人”,雷煥麗有感於上海這座城市在不斷蛻變:“在上海這片改革開放的創新熱土上,科思創深切感受到上海‘有溫度、有效率、有規範’的營商環境,見證和受益於持續推進的高水平制度創新,並不斷爲地區總部賦能。當前全球市場環境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我們依然對這裏強勁的發展韌性滿懷信心和期待。”

住友製藥在蘇州開設工廠

  三年前的第五屆進博會上,住友製藥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宣佈作爲中國地區總部正式揭幕並投入運營。在此之後,住友製藥在中國地區的業務發展進一步提速。爲了加速對中國的產品投入,住友製藥已在蘇州開設工廠,將更多海外成品藥物提供給中國患者。

  住友製藥中國董事長兼總裁纐纈義隆說,近年來,中國以更開放的姿態歡迎進口創新藥,在審批提速的同時,給外資企業帶來更多市場機會。比如,住友製藥在華研發的抗生素“信樂妥”(醋酸來法莫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預計今年有望上市。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