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之星
市場全天高開後震盪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盤面上,從板塊來看,機器人概念股再度爆發,肇民科技等近20股漲停。低空經濟概念股異動拉昇,萬豐奧威(維權)等漲停。消費電子概念股表現活躍,春秋電子漲停。下跌方面,高位股集體大跌,紅寶麗等多股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跌0.1%,深成指漲0.67%,創業板指漲1.07%。市場熱點快速輪動,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1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23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397億。
01. 機器人方向三大消息
今日,A股市場延續震盪,量能有所提升,市場熱點呈現出明顯的高低位切換。其中,高位股方向全線退潮,紅寶麗、國芳集團、安記食品、國光連鎖等核心高標悉數跌停。
板塊方面,機器人概念股再迎爆發領漲兩市。消息面上,機器人方向迎來三大催化。
其一,繼馬拉松之後,機器人運動會也要來了。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將於4月24日至26日在無錫市惠山區舉辦。本次活動競技賽包括競速跑、越野跑、足球、籃球、舞蹈等;應用賽包括搬運、智能抓取、室內救援等。
其二,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有最新消息。馬斯克在最新的特斯拉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2025年將在工廠部署數千個擎天柱,目標到2029年-2030年實現年產百萬臺,這是其首次提到百萬臺量產目標。
其三,機器人技術與新一代無線短距通信技術的融合或加速。據國際星閃聯盟今日微信公衆號消息,近日,由TC591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標準技術研討會”成功舉辦。會上,TC591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國際星閃聯盟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消費電子與AI硬件方向同樣展開反彈。
消息面上,近日IDC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3%,顯著高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期增速。東海證券表示,在需求尚未大幅復甦的情況下,AI賦能或許能讓消費電子產業鏈迎來新一輪行業上行週期。
另一方面,前期熱點明顯回調。大消費今日跌幅居前,國芳集團、安記食品等高位股大面積退潮;此外,受國際金價和國內金價創新高後跳水影響,近期熱度持續升溫的黃金概念股今天同樣調整,明牌珠寶、赤峯黃金等盤中跌幅超過8%。
整體而言,市場依舊維持着震盪向上行情,不過由於量能提升幅度有限,個股顯著分歧加劇,目前或再度面臨關鍵節點。分析人士建議,應對上仍可留意前期熱點回調時的低吸機會,關注量能突破和短線回踩後積聚的新一輪上漲動能。
02. 海外基金加倉這些中國股票
近期,多隻海外資管機構旗下基金披露了截至3月底的持倉數據。繼2月大手筆加倉中國互聯網股票之後,3月海外基金繼續加倉紫金礦業、比亞迪、藥明康德、阿里巴巴、美團等中國公司。
安聯神州A股基金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Fund-Allianz China A Shares最新規模爲21.89億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其前十大重倉股爲招商銀行、中信證券、貴州茅臺、中國平安、寧德時代、美的集團、紫金礦業、比亞迪、立訊精密、藥明康德。同時,該基金一季度重點增持了紫金礦業、比亞迪、藥明康德等個股。
保德信旗下PGIM Jennison International Opps主要投資非美國公司的股票和股票相關證券,其最新規模爲48億美元。截至3月底,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同樣包括比亞迪,位列其第七大重倉股。與上一披露期相比,該基金一季度大手筆增持了比亞迪H股,最新持倉佔比約3.94%。
全球規模最大主動管理新興市場基金之一的景順旗下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其最新規模爲139億美元,截至3月底,騰訊控股、美團分別爲該基金的第二大和第五大重倉股,持倉佔比分別爲8.31%、4.38%。3月,該基金加倉了阿里巴巴、港交所等個股。
富達國際旗下Fidelity Emerging Markets Fund最新規模爲69億美元。截至3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中國股票;其中,騰訊控股的持倉佔比達到了9.01%。3月,該基金同樣對阿里巴巴進行了加倉。
03. A股配置價值進一步抬升
往後看,中國股市依然獲得內外資機構看好。
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表示,目前的估值可能是中國股市不錯的切入點。“中國股市的市盈率目前約11.1倍,較美國市場低49%。市場對中國創新能力的信心明顯增強。股市重估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其估值更具吸引力。”
中國銀河證券認爲,經歷近期調整後,A股市場配置價值進一步抬升。在中國版平準基金呵護市場信心,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的環境下,A股長期穩健運行具備更爲堅實的基礎。隨着市場逐步消化關稅政策,中國經濟自身的韌性持續顯現,A股市場有望在長期中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華泰證券認爲,破局點或在於4月末政治局會議定調、科技產業週期的催化。短期配置關注防禦型紅利資產、內需/自主可控等政策方向。
①關注紅利中分紅率有望提升,擁擠度處於低位的方向,養殖業/航運港口/工業金屬/保險/物流/證券等行業2024年分紅金額及分紅率有望回升,進一步篩選其中低擁擠度方向,保險/通信服務/鐵路公路等方向或有望受益。
②關注內需/自主可控方向中景氣改善的方向,如消費中美護、農業,及自主可控中半導體、元件-存儲鏈、面板、通信設備等環節。
③當前科技調整相對充分,TMT成交額佔比已低於2024年年初水平,後續具備產業催化,可關注其中的超跌的如機器人等方向。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