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泰海通發佈研報稱,近期多地推出生育補貼細則,部分乳企自發提出生育補貼計劃,有望推動奶粉、液奶等品類景氣度修復,加速原奶行業供需缺口收斂過程。考慮乳製品行業處在供給、需求、庫存三重底,存欄去化是本輪週期供需缺口收斂的重要驅動力,內需及生育相關政策催化下景氣有望更快改善、將加快這一進程。建議關注: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02319)、新乳業(002946.SZ)、天潤乳業(600419.SH)、優然牧業(09858),受益標的:中國飛鶴(06186)、現代牧業(01117)。
國泰海通主要觀點如下:
近期生育政策加碼
3月以來包括呼和浩特、廣州(部分社區)、江西、中國澳門等在內的多地已推出生育補貼細則,年度補貼金額多在萬元以上,飛鶴、伊利、君樂寶等乳企也先後自發提出生育補貼計劃、金額合計44億元。當前出口形勢下內需重要性提升,生育和消費是促內需重要抓手,4月15日求是雜誌《打開中國消費新天地》再次強調“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隨着消費市場回暖及生育政策持續落地,奶粉、液奶等品類景氣度有望加速復甦。
乳製品行業持續去產能
2024年末我國奶牛存欄約620萬頭,25Q1奶牛存欄持續去化,截至3月末預計存欄數回落至610+萬頭,當前原奶供應仍過剩,體現爲奶價繼續回落。近期國際貿易影響下豆粕、玉米、牛肉價格微漲,推動飼料成本上漲以及牧場淘汰牛價格上漲,行業有望延續去產能節奏。同時1-2月大包粉進口規模同比降低,國內自產和進口原奶量預計將繼續減少。
至暗已過,期待反轉
2023年下半年起乳品需求持續走弱,行業最悲觀的時點(24Q2)已過。據測算,若2025年末奶牛存欄去化至600萬頭及以下,考慮低基數下需求大概率企穩、有可能更強,年內有望達到原奶供需平衡。
結合供給和需求節奏(供給側8-9月收青貯集中考驗牧場現金流,需求側更多生育政策落地疊加9-10月中秋國慶釋放需求),預計生鮮乳均衡點可能出現在25Q3,屆時奶價有望企穩,推動行業格局改善;若生育及內需政策表現更加積極,則供需平衡時間有望提前。從歷史經驗來看龍頭在奶價上行期通常表現爲毛銷差改善,同時減少部分開支及損失,帶來盈利修復和份額提升。
風險提示
奶牛存欄去化不及預期導致奶價持續下跌、乳製品動銷持續下滑、食品安全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