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行業】銀行股頻頻逆市走強的背後:政策加持下的資金“避險”選擇

金吾財訊
04-24

金吾財訊 | 4月24日,A股午後盤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漲超2%,續創歷史新高,齊魯銀行渝農商行廈門銀行上海銀行建設銀行等漲幅靠前。

回顧歷史,四大行中,工商銀行(01398)股價從去年今日的3.649港元(2024年4月24日),到今天收盤的5.44港元,漲幅高達49.9%;同期,農業銀行(01288)漲幅達52.21%;中國銀行(03988)漲幅達47.3%;而建設銀行(00939)的漲幅最高,達到59.87%。

不難看出,銀行股已在市場中,先行走出了“慢牛”的感覺,不少銀行個股在近兩年已走出翻倍行情。過去銀行股憑藉高股息和低估值,被衆人稱爲“養老神器”。在去年9月底股市顯著改善後,銀行股也暫時“熄火”,隨後在12月初,科技股開始回調後,銀行股再次站出來穩住大盤的同時,不斷推升板塊高度。

究其原因,筆者認爲推動銀行股上漲的原因大致分爲兩點。

其一,長線資金及政策的持續加碼:1月23日,國新辦就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證監會主席吳清在會上表示,需要提升實際投資比例。對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申萬宏源表示,若假設未來3年五大國有大型險企保費增速中樞約5%(與GDP增速中樞一致),測算合計有1.4萬億保費入市,假設13.1%(上市銀行總市值佔A股總市值比例)的資金流入銀行板塊,則合計約1881億元(測算2024年滬深300、中證A500、上證50指數ETF合計流入銀行板塊1338億)。

隨後,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長線資金紛紛加大對銀行股的配置力度。例如,農業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等均被險企舉牌。

此外,4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這也是近年來險資權益投資政策的重要調整,核心目標是通過釋放長期資金潛力,支持資本市場穩定和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其二,“避險”成當前股市的一關鍵詞,高股息、紅利自然成爲大家的重點關注方向。

對此,長城基金認爲,雖然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仍存,但在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出手後,由資金面驅動的大盤價值或相對穩健,高質量+高盈利分紅資產或佔優。

富國基金認爲,高股息紅利資產在震盪市中的表現,主要源自三重邏輯:穩定且充裕的現金流、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對企業業績形成支撐,顯著的低估值屬性形成較厚的安全墊,以股息率爲代表的分紅能力形成除股價上漲之外的第二道收益來源。綜合來說,紅利資產屬於一類可攻可守、攻守兼備的投資方向。

展望未來,銀行股的上漲邏輯依然清晰,隨着中國長期利率的下行,權益資產的價值將得到重估,優質銀行股憑藉其較高的股息率和利差優勢,將繼續吸引長線資金的關注。

瑞銀表示,雖然美國關稅衝擊不會對內銀產生直接影響,但中國潛在的經濟放緩或會帶來一些間接影響。因此,瑞銀預計未來降息計劃、貸款需求疲弱、資產質量風險將在此次財報季度中被頻繁提及,預計各內銀股將保持韌性。

該行提及,在中國刺激措施尚未落地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較多的情況下,認爲內銀股往往呈現逆週期表現,相較於整體A/H股市場更具韌性。看好估值不高且股息收益率高的內銀股,例如中信銀行H股(00998)、建設銀行H股、工商銀行H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