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略大參考 楊知潮
“小綠書”並不是某個特定產品,而是微信生態的一整套新探索。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公衆號、看一看、搜一搜、元寶等產品,輪番上陣。
4月,公衆號進行了一次灰度測試,個人微信號可以直接註冊公衆號,發佈公衆號。再加上此前公衆號對短圖文內容的不斷升級,眼下的公衆號越來越短,也越來越輕。
早在2023年,微信就在看一看內部添加了圖片TAB,大圖模式和短內容外觀與小紅書相似,也被網友稱爲“小綠書”。雖然看一看的圖片界面已經被取消,但微信此後的多次更新裏,無不繼續在朝着短內容的方向靠近。
而在“略大參考”看來,所謂的“小綠書”,並不是某個特定的產品或者頁面,而是一整套新的微信生態。
畢竟微信已經是個有年頭的產品,騰訊電商、廣告、AI三個核心業務的崛起,又對微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個過程裏,看一看、公衆號、視頻號、搜一搜,甚至是朋友圈,都有機會成爲“小綠書”的入口。
01 公衆號接棒
微信此前聲量最大的,被稱爲“小綠書”的產品,是在看一看中。2023年年中,微信對“看一看”產品進行了一次更新,添加了“圖片”頁面,外形看起來和小紅書極爲相似,
微信方面的解釋是,這是視頻號原有圖文功能的一個升級,但從用戶體感來看,它更像是一個新產品。
被譽爲全村希望的視頻號也給用戶提供了單獨的按鈕發佈“小綠書”,圖文內容可以直接在視頻號內顯示,從這一舉動來看,微信似乎有想把視頻號做成綜合社交媒體的想法。
圖注:與圖文媒體看似不相關的視頻號也當過一段時間“小綠書”
但隨着看一看的數次更新,眼下這個頁面已經被取消。視頻號頁面也已經無法找到發表圖文的按鈕。並沒有官方消息公佈這兩個功能下線的具體日期,不過根據公開資料,直到2024年初,仍然有視頻號圖文發佈的教程出現。
公衆號成爲了它的接棒者。
4月16日前後,大量用戶開始發現了微信的灰度測試功能:個人微信號可以直接註冊公衆號,並且直接發表文章。在此之前,公衆號的註冊和發佈需要進入專門的網站或者APP,而眼下,註冊和發佈公衆號的難度,並不會比朋友圈高太多。
早在2023年和2024年,公衆號就至少兩次升級了公衆號圖文消息功能。兩次升級後,公衆號可以發佈以圖片爲主的短內容。
圖注:微信派在2023年發佈的公衆號更新示例圖,看起來和小紅書很像
不過,公衆號的底子畢竟是一個古典媒體,這兩次更新後,它的體量仍然“很重”。比如雖然公衆號可以在手機端直接發佈圖片+短內容,但它仍然依賴訂閱號助手這一後臺APP。
而隨着此次灰度測試,公衆號的“申請權”和“發放權”下放到個人微信,此外,今年年初,公衆號再次內測圖片評論功能,嚴肅的媒體評論區,變成了可以鬥圖的社交場所。
在專業創作者平臺向社交媒體演變的同時,公衆號過去兩年的分發模式也在變化。2021年年底,公衆號內測了信息流功能。此後兩年公衆號的公域流量池佔比越來越高,閱讀量與粉絲數的相關性開始減弱。“看一看”板塊的崛起,又爲公衆號的公域流量池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入口。
公衆號已經徹底具備了成爲個人社交媒體的條件。它有能力接過“看一看小綠書”留下的接力棒。
不過在微信生態內,像“小綠書”的產品還不止公衆號一個。2023年公開課上,微信團隊宣佈推出“問一問”功能,看起來在對標百度知道或者知乎。
但產品怎麼用,並不由產品經理說了算。眼下,問一問實際上就是另一個“小綠書”。很多用戶並不把問一問當成提問工具,而是短內容的發佈平臺。甚至裏面也有零食推薦、美妝種草、人生感悟這樣典型的小紅書內容。
從內容形式和互動率來看,這一原本定位於知乎或者百度知道的產品,甚至比“公衆號圖文”和“看一看圖文”更像真正的小綠書。
圖注:不難發現,“問一問”裏很多人根本不提問,而是純粹把它當成微博或者小紅書。
問一問的自然演化,體現了用戶對“小綠書”的需求:微信用戶需要一個公域流量裏的朋友圈,但在“看一看小綠書”取消後,這個角色是缺位的。至於這個“小綠書”在哪個產品裏,對用戶來說可能並不重要。
02 誰都可以是小綠書
在“略大參考”看來,“小綠書”不止是某一款產品,更是最近幾年,微信對新流量生態的一種探索,這個探索過程中不止有“三個小綠書”的形式嘗試,也有流量邏輯的底層變化。
過去,微信的內容生態頗有點各自爲戰的意味,它們各自佔據自己的流量位:朋友圈、公衆號、視頻號,乃至微信生態裏的拼多多、同程旅行、京東、滴滴打車也都是相對獨立的。
從這個層面來看,微信生態和互聯網導航首頁沒有本質區別,它們只是各自獨立的網址,再通過社交這一核心功能被整合在一起,這就是微信強大的社交生態。
這個生態跑出過拼多多的奇蹟,孕育出了滴滴、同程等多個上市公司,還衍生出了騰訊龐大的娛樂和金融生態。它很好,但畢竟已經有年頭了,也需要更新,升級。
於是,微信的邏輯在最近幾年不斷朝着“小綠書”的邏輯變化,原本各自爲戰的入口,正在被整合。
2017年,在今日頭條如日中天的年代,微信推出了“看一看”這個對標產品。從對抗今日頭條的角度來看,看一看當時不算成功,但在多年以後,它卻成爲了複雜生態的一個統一入口。
比如2023年那次出圈的“小綠書”,就是通過看一看入口來分發的。
眼下,雖然“看一看小綠書”已經不在,但它仍然是公衆號和問一問兩款產品的重要入口。
另一個統一入口是搜一搜。2021年9月,搜狗正式宣佈收購案塵埃落定,這一擁有國內領先搜索技術的公司正式被併入騰訊生態。第二年,搜一搜開始高歌猛進,月活達到8億,同比增長約54%。
它的價值在於,爲微信豐富的內容生態提供一個統一的接口。現在的搜一搜下有16個標籤,這16種搜索結果,都通過一個搜一搜被整合起來。
數據顯示,在高光的2022年:通過搜一搜帶動的公衆號新增粉絲貢獻佔比達到27%,文章分發量較去年增長43%;小程序新增日活用戶貢獻佔比20%,小程序分發量較去年增長26%;視頻號新增粉絲量較去年增長120%,視頻分發量較去年增長895%。
在2023年的微信公開課上,搜一搜團隊直接用“連接美好”作爲自己的演講主題。顯然,它最大的價值是整合。
加上微信原本的聊天邏輯,“小綠書”的流量轉化邏輯初見雛形:第一,以聊天爲載體的社交流量。第二,以看一看爲主的算法分發流量。第三,以搜一搜爲主的主動搜索流量。
當微信小店橫空出世時,這種邏輯已經基本建成。
2024年8月,微信小店重新上線。在元寶崛起之前,微信小店是當時騰訊毫無疑問的一號工程。但這樣重要的產品,卻連個入口都沒有:在整個微信生態裏,沒有任何一個小程序、或者APP叫作“微信小店”。
這是因爲:沒有入口的小店,恰恰處處都是入口。
視頻號裏可以買,搜一搜裏可以搜索到商品卡片,聊天的“送禮物”裏可以爲好友買禮物。這體現了微信新生態的一種有趣理念,也就是:商品信息應該成爲一個原子化交易組件,能自由地在微信裏遊走。
在AI產品元寶中,騰訊再一次使用了這種“小綠書”打法,爲元寶準備了非常多的入口:1.搜一搜中,元寶可以提供AI搜索服務。2.服務頁面,提供了一個獨立入口。3.最近幾天,騰訊又將元寶添加到了通訊錄,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裏聊天。元寶完全融入了整個微信生態內部。
兩次業務體現了“小綠書”生態的一種理念:一個入口,多種產品;一個產品,多個入口。
由於入口的統一,公衆號、視頻號、這些不同產品之間的邊界正在模糊,甚至這些業務本身都快要被整合:今年2月,微信灰度測試賬號系統:公衆號、服務號、小程序及視頻號合併。合併進展還需要時間觀察,但眼下同一個人的公衆號和視頻號已經可以顯示在同一頁面,這種整合的趨勢已經形成。
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公衆號、搜一搜、視頻號、問一問,誰做“小綠書”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03 業務的需要
與“小綠書”邏輯一起變化的,是騰訊的業務需求。
在遊戲收入爆炸式增長的時代,微信在賺錢這件事上扮演的角色是:作爲騰訊遊戲的營銷場與社交傳播場。最終它也很好地完成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爆款遊戲的傳播,龐大的流量下,甚至還跑出了同程、拼多多、滴滴這樣的上市公司。
微信沒變,但騰訊變了。原本佔據騰訊——也就是社交娛樂業務重要份額的直播收入眼下已經嚴重下滑,遊戲業務雖然堅挺,但增長放緩。
與此同時,互聯網大廠轉向廣告業務已經成爲了一種時髦,視頻號橫空出世,加之直播電商的出現,三種業務提出了一個一樣的需求:微信必須能承載更多的內容。
過去的騰訊是廣告主,變現引擎是遊戲和社交等業務,而現在騰訊正在變成廣告商,微信自己就得能變現。面對這種需求,微信原有的效率是不完美的,於是引來了前文提到的一系列變化。
而這種變化在承接騰訊的新增長曲線時,顯得更加順滑。
比如公衆號在2023年和2024年的更新後,可以在文章裏添加公衆號、小程序、鏈接,更方便內容發佈者種草,打廣告,成爲真正可以種草的“筆記”。
搜一搜在融入了小程序生態後,直接承接了微信當下兩個非常重要的業務:本地生活和小遊戲。
此外,搜一搜還完美契合了電商與LLM兩個新業務。騰訊把“商品”放在了搜一搜的黃金流量位,讓這個視頻號裏孕育出的電商業務一起步就有了“貨架”屬性。
用戶的搜索需求,又爲年輕的元寶提供了海量的調用機會,是AI搜索最好的普及場。
除了這些眼前的業務,“小綠書”生態還有一個更誘人的目標:Agent。
在去年的雙11大會上,微信團隊對微信小店的定義用到了“原子化組件,自由遊走”。而這個概念非常接近智能體時代的流量暢想,即通過AI大模型,直接連接各類信息、生活服務。
比如用戶在智能體裏提出“點外賣”,AI可以直接匹配商家,完成下單,支付。成爲內容和服務的入口。
當然,上述場景只是暢想,目前還沒有一家大廠真的打通這樣的生態。但它毫無疑問已經成爲了一種趨勢。
OpenAI也於今年年初推出了“任務模式”,雖然功能還很簡陋,只有定時提醒等少數能力,但算是邁出了從聊天機器人到智能助手的第一步。此前爆火的Manus,也是在朝着可以自主執行的智能體方向演進。
對大廠來說,這種智能體的前景是極其誘人的,這可能是一個新的流量入口,比如未來用戶購物或許不再通過電商平臺,而是直接通過最先進的智能體。
尤其是對騰訊來說,它的業務十分龐雜,一旦元寶能夠構建出類似的智能體,騰訊原有的社交、小遊戲、服務、內容等一系列業務將被打通。
而這種“整合一切”的智能體,或許也會成爲未來“小綠書”的真實內涵和演進方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