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我來説】“鄰裏話室”,讓陌鄰成“家人”

六安新聞網
04-21

來源:市場資訊

  “最近我家對門總在過道堆放雜物,都影響出行了,可鄰居間又不好鬧僵……”4月18日,在裕安區平橋鄉恒大社區恆錦黨支部的“鄰里話室”裏,居民王女士皺着眉頭向調解員傾訴。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物業工作人員與志願者圍坐一旁,耐心傾聽、仔細記錄,隨即圍繞如何與對門溝通、清理雜物展開協商。這一幕,正是“鄰里話室”日常工作的縮影——在這裏,矛盾糾紛化作理解包容,陌生鄰里成爲溫暖家人。

  這座承載着居民期盼的調解室,誕生於現實的迫切需求。作爲大型居住社區,恒大社區下轄4個地塊6個小區,常住人口達6032戶18563人。高密度的人口結構,衍生出房屋漏水、噪音擾民、停車位爭奪等各種矛盾。面對這一現狀,社區主動作爲,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社區治理,借鑑“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歷時3個月籌備,於2024年9月創新打造“鄰里話室”,探索出一條矛盾化解與文明培育並行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走進“鄰里話室”,原木色的桌椅擺放整齊,牆角綠植生機盎然,“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書法作品與“鄰里公約”展板相映成趣,無聲傳遞着“以和爲貴”的理念。“這裏不僅是調解室,更是社區文明的播種機。”恒大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王守兵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希望居民有矛盾時,能在這裏坐一坐、談一談,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據王守兵介紹,除了專職調解員、社區工作者、物業人員組成的專業調解團隊,由退休黨員、老教師、熱心居民構成的“和事佬”“樓棟調解員”等居民志願者羣體也同樣亮眼。在社區生活了十餘年的梁慧便是其中一員,談及加入初衷,她眼角含笑:“我家兩個孩子總問我爲什麼總往話室跑,我想以身作則,讓他們知道幫助他人是件快樂的事。而且大家鄰里和睦,見面都能笑着打招呼,這樣的社區才叫溫暖。”這些來自羣衆的調解員,憑藉“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讓調解更有溫度。而高效的調解模式,則讓“鄰里話室”成爲矛盾化解的“終點站”。社區搭建起“收集—響應—解決—反饋”全鏈條服務機制,居民可通過12345熱線或現場反映訴求,遇到複雜糾紛,法律顧問、社區民警也會協同介入。自成立以來,“鄰里話室”累計處理糾紛170餘件,化解成功率達98%。“我們將‘六尺巷’典故製作成調解引導手冊,在調解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讓居民在解決糾紛的同時,感受‘禮讓’的傳統美德。”王守兵告訴記者,對於一些日常小摩擦,調解員往往通過情感溝通,引導居民換位思考,既解決了問題,又增進了鄰里感情。另外,社區還建立志願者文明積分兌換制度,鼓勵居民參與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這一舉措讓越來越多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65歲的“樓棟調解員”李大爺說:“現在大家都願意搭把手,社區氛圍越來越好了。”

  如今漫步恒大社區,文明新風吹拂每個角落:3座寵物公廁乾淨整潔,“文明養犬”提示牌隨處可見;新增的非機動車充電樁和移動車棚讓樓道告別“飛線充電”;鄰里互助微信羣裏,“誰家有多餘的菜?”“孩子臨時沒人接求幫忙”等求助信息,總能收穫暖心回應……“鄰里話室”以“和”文化爲紐帶,將傳統智慧融入現代治理,勾勒出“鄰里相親、文明相伴”的美好畫卷,爲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了寶貴的社區智慧。(記者 楊子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