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諾和諾德與京東健康達成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加深在糖尿病和體重管理領域的共建。健識局獲悉,雙方將攜手打造肥胖症公衆科普專區,助力糖尿病一站式診療,全面賦能慢病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
同時,諾和諾德還首次將“諾和泰”、“諾和忻”等多款不同適應症、不同劑型的司美格魯肽正式搬到電商平臺銷售,開創中國GLP-1藥物銷售格局的先河。
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女士表示:在健康中國戰略縱深推進的時代背景下,慢病防控體系建設與全民健康意識提升正形成“雙向奔赴”。本次與京東健康的合作,將提升各方對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認知,讓早篩、早診、早治的理念在智慧醫療場景中得以充分實現。
司美格魯肽上市已久,但卻是第一次官方正式“上網”,這或許與近期一系列話題有關。
今年年初,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醫院要陸續設立“減重門診”;4月14日,國家衛健委將體重管理列入“健康中國”專項行動之一,至此糖尿病防治和減重都已經成爲國家戰略。
中國糖尿病患者保守估計在1億人以上;肥胖人羣至少4億人;2024年底中國醫藥電商平臺用戶人數3.65億人,其中京東健康活躍用戶數1.83億人。
這四個數據擺在一起就已經能說清楚,諾和諾德爲何要找京東健康。
京東健康CEO金恩林表示:此次與諾和諾德的合作,不僅是雙方資源優勢的互補,更是對慢病管理數字化轉型的一次積極探索。京東健康將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慢病管理,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爲更多慢病患者帶去健康福祉。
當下,國內至少還有17個GLP-1藥物在研發過程中,今年其中不少都有機會撞線,參與到降糖和減重的市場競爭中。電商在覆蓋和服務用戶上的價值優勢,應當被更多的GLP-1企業所重視。
醫藥電商成爲藥企不可忽視的流量入口
GLP-1藥物在國內外陸續獲批降糖、減重等多項適應症,因此被譽爲“神藥”。但在實際推廣中,面向不同治療需求的規範是不同的。
糖尿病患者大多是“久病成醫”,對新技術、新療法的關注度非常高。此前,GLP-1降糖藥物主要是相對短效的利拉魯肽等,比起口服降糖藥來依從性優勢並不大。但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等超長效藥物出現後,治療格局起了變化:患者希望儘快用上新藥,但藥企在醫院鋪貨的速度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
而這期間,醫藥電商的價值在這其中凸顯出來。
2024年底,京東健康年活躍用戶1.83億人次。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佈《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4.18億人。按照這一比例計算,京東健康佔超40%以上。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網上藥品銷售額758億元,佔藥品零售總額的15%左右。
這兩個數字,讓京東健康成爲藥企不可忽視的流量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健康與身俱來的優勢,比其他平臺還多了一份保障。GLP-1是生物藥,物流儲存要求極高。京東健康依託自建物流冷鏈體系,保證了藥物長期低溫冷藏狀態,爲了治療藥物最大限度提供藥效保障。
目前,京東健康在全國佈局了20個醫藥冷鏈倉,覆蓋400多個城市,搭建起中國唯一面向C端的標準醫藥冷鏈配送網絡,能確保所有藥品從出廠到用戶手中的每一環節安全可控。
另外,京東健康鏈接超過10萬家實體第三方藥店,急需用藥的患者能實現線上下單、藥店出貨、“分鐘級”藥品配送到位,這就大大拓展了藥品的銷售能力。
通過京東健康的平臺,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能實現最大範圍的用戶觸達,這對GLP-1開發企業來說是十分關鍵的銷售優勢。
據統計,截至2024年末全球在研的GLP-1藥物大約270款,其中近一半來自於中國藥企。這裏面既有雙靶點、三靶點的1類新藥,也有司美格魯肽等生物類似藥,彼此明爭暗鬥,都想快速推向市場。
今年3月,銀諾醫藥的超長效GLP-1藥物依蘇帕格魯肽已經獲批上市,今年預計能夠撞線的還有信達、恆瑞、華東醫藥等公司的品種。競賽馬上進入下半場,這時候做好陣地防守是最好的策略。
也就難怪諾和諾德要在當下這個特殊的時間點先佔好身位,佔領醫藥電商渠道的最高位。
京東健康趟出一條成熟路徑
截至目前,中國約有1.4億的成年糖尿病患者,約有1.8億的成年肥胖患者,且患病率持續攀升。爲應對嚴重慢性疾病的挑戰,中國將“糖尿病防治行動”列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15個專項行動之一,並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
事實上,肥胖是比糖尿病更普遍的健康問題。中國已經明確把減重作爲2030健康中國的專項行動目標之一,國家衛健委等16部門聯合發起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各地的減重門診也在陸續建立,國家已經十分重視人羣的肥胖問題。
此次諾和諾德與京東健康合作,還有一個更宏大的目標:做好減重人羣的科普教育。雙方將攜手打造肥胖症公衆科普專區,助力肥胖患者實現科學減重,做好健康管理。合作的達成建立在京東健康完善且成熟的業務基礎。
今年3月京東健康推出“減重門診”,爲患者提供專業的減重指導服務。上線以來已服務超過1萬人,用戶服務滿意度達到99%。京東健康還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製作“體重管理科普專題”,增強公衆正確的健康意識。
減重治療GLP-1類藥物一般都有降糖/減重兩類適應症,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以及不少在研GLP-1藥物,幾乎都覆蓋了這兩類適應症。但受限於診療規範尚未建立的實際問題,減重需求難以在網絡上得到合規的滿足。
京東健康一方面在平臺上做好科普和指導的服務,另一方面推出了“便民找藥”功能。用戶只需在手機上搜索藥品名稱,系統就能附近可提供服務的線下診所、門診等,引導用戶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就診。
這幾乎是爲GLP-1藥物“量身定製”的功能,實現了肥胖患者線上諮詢、線下就診用藥的訴求;幫助醫療機構對接患者;也讓藥企掌握到真實的臨牀需求,極大拓展了藥品的銷售範圍。
該功能上線之後,廣受消費者好評。已有多位消費者向健識局表示:醫院掛號問診太繁瑣,可能也找不到對應的科室。有線上找藥之後,第一時間就能和附近的專業科室聯繫上,十分方便。
醫藥電商平臺經過不斷升級進化,已能夠承接普通患者、醫療機構、生產企業各自不同的訴求,逐漸成爲藥品銷售渠道的中堅力量。京東健康已經爲行業趟出一條路,相信今後更多國內產品相繼獲批上市之後,相關企業能沿着成熟的路徑,更快實現產品的觸達和銷售。
撰稿丨雷公
編輯丨江芸 賈亭
運營|廿十三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