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基金一季報:最新持倉曝光!
近年來醫藥板塊表現持續波動,2025年有望迎來轉機,中長期投資時點或已到來。華商創新醫療混合基金經理彭欣楊、華商醫藥醫療行業股票基金經理張曉、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孫蔚,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專業的投資眼光,爲投資者深入剖析醫藥行業的現狀與未來投資機會。他們認爲,醫藥整體處於磨底階段,2025年政策端的邊際改善和業績端的修復信號愈發明確,創新驅動疊加需求共振,醫藥行業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投資性價比優勢凸顯。
華商基金彭欣楊:國際競爭力提升 創新醫療領域或迎質的飛躍
彭欣楊
華商創新醫療混合基金經理
華商創新醫療混合基金經理彭欣楊表示,醫藥行業正在不斷尋找下一階段增長點,創新藥物和高端醫療器械正在進入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前醫藥板塊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備觸底回升的空間,醫藥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時點或已經來臨,關注具備高水平創新能力的藥物、醫療器械企業。
華商基金彭欣楊指出,儘管醫藥行業整體受到集採降價等因素而承壓,但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領域仍然展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其內在原因在於醫保談判對創新藥品體現出的鼓勵支持態度。其次,國內的創新藥、創新器械已有長足的進步,部分產品在國際市場已具備國際競爭力。
華商基金彭欣楊強調,經歷過較長時間的調整,醫藥板塊整體預期或已有所降低,估值和基本面或都具備觸底回升的空間。此外,從需求端來看,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醫藥行業作爲社會保障的重要環節,中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談及對於醫藥板塊未來的操作思路,華商基金彭欣楊表示,一是聚焦創新,因爲創新才能“供給創造需求”。而國內的創新水平正經歷着巨大的飛躍,全球領先的創新藥不斷出現,未來創新藥、創新器械或會進入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二是關注醫保未來的動態變化所帶來的投資機會。他還指出,隨着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和應用,AI輔助診斷、藥物研發等方面或將取得突破,爲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華商基金彭欣楊認爲,醫藥醫療行業的調整已使壓力信息得到較爲充分的反應,當前行業已經具備較高的性價比,堅守正確方向定會有所斬獲。彭欣楊管理的華商創新醫療混合基金專注於投資創新醫療領域的優質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和創新診療技術、創新醫療服務三大方面(更多內容,詳閱基金法律文件)。
華商基金張曉:估值低位+業績修復 醫藥板塊投資性價比優勢顯著
張曉
華商醫藥醫療行業股票基金經理
華商醫藥醫療行業股票基金經理張曉認爲,當前悲觀預期或已基本反應,醫藥整體處於磨底階段,2025年政策端的邊際改善和業績端的修復信號愈發明確,醫藥板塊性價比優勢正逐漸凸顯,關注基本面已經觸底的中藥和消費醫療等領域。
華商基金張曉指出,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回調,醫藥板塊估值已經迴歸偏低的水平。此外,據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醫藥持倉比例也處於歷史相對低位,預計2025年,隨着醫藥板塊業績端的逐步修復,醫藥板塊的配置比例也有望得到提升。
展望2025年,華商基金張曉認爲,政策端將繼續加碼創新支持,國內創新藥臨牀研發正穩步推進,其中部分品種的海外臨牀數據也有望逐步兌現,爲創新藥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中藥及藥店去庫週期基本結束,CXO(醫藥外包)領域的國內投融資數據逐步回暖,醫療器械招投標數據企穩回升,行業需求回暖態勢明顯。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商基金張曉表示,當前醫藥板塊的性價比優勢較爲顯著,持續看好國內創新藥的銷售放量及授權出海前景,關注基本面已經觸底的中藥、消費醫療等領域。據基金四季報顯示,華商醫藥醫療行業股票基金四季度配置以創新藥、創新器械、消費醫療爲主。
華商基金孫蔚:把握醫藥+新消費紅利 開啓投資新機遇
孫蔚
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經理
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孫蔚指出,政策支持、創新驅動疊加需求共振,醫藥行業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隨着創新藥及其產業鏈在全球話語權的提升和AI 技術帶來的變革,行業發展擁有無限可能。
華商基金孫蔚認爲“創新無疑是醫藥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自2018年醫保局成立以來,創新藥通過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的路徑逐漸清晰。國家醫保數據顯示,2024年統籌基金支出同比增長8.08%,創新藥成爲醫保增量的核心受益領域。在醫保目錄淨增的624個品種中,談判新增佔比超70%。2024年7月,《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出臺,明確2025年將細化創新藥定價與支付政策,賦予企業更大市場自由度。同時,商業保險對創新藥械的支付佔比也在逐步提升,將成爲高價值創新產品的重要支付方。
華商基金孫蔚表示,創新藥目錄落地,研發支持政策加碼,從鼓勵研發轉向系統性扶持,爲創新藥提供市場準入、定價和醫保報銷等配套支持,加速國產創新藥從實驗室到臨牀的轉化。加上IPO第五套規則的逐步恢復,有利於打通醫療領域一二市場的聯動,利好創新藥整體的行業景氣度。因此,她看好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研發藥企,能夠持續證明其競爭力,同時看好CRO公司的底部反轉。
在 AI 醫療領域,孫蔚同樣充滿信心。她指出,AI 醫療是產業上的重要趨勢,中國擁有龐大且未被充分滿足的醫療需求以及優質的醫療數據,AI 醫療應用有望在2025年全面加速。2025年2月,隨着“瑞智病理大模型RuiPath”發佈,兒科、心血管等專科AI模型密集面世。在診斷環節,AI輔助診斷被納入國家醫保的價格指南,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還有康復性的項目中可以去使用AI輔助診斷的一些服務,幫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和準確率;在病例撰寫方面,AI也能極大地減輕醫生的工作負荷;在醫學影像讀片上,大模型介入後診斷準確率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華商基金孫蔚指出,在消費醫療領域,也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利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並強調擴大內需與優化消費環境,消費醫療領域中,她更看好新消費和銀髮經濟。
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四季報顯示,該基金在醫藥和消費的倉位比較均衡,並且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港股。在醫藥板塊,基金的持倉集中在有成長性的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產品的公司;在消費板塊,基金主要精選業績好的新消費公司。投資者可以關注華商醫藥消費精選混合基金,分享醫藥+新消費利好政策及產業紅利帶來的投資機遇。
數據說明:市場數據來自萬得信息。上述基金投資方向整理自基金法律文件,更多內容詳見基金法律文件。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不代表投資建議。基金經理關注領域僅代表基金經理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做出的判斷,可能隨市場情況調整,不代表基金的實際投向,具體投資策略和投資標的詳見基金法律文件。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