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聚焦2025上海車展
轉自:中國證券報
4月23日,以“擁抱創新 共贏未來”爲主題的2025上海車展正式開幕。作爲年內首場大型A級車展,以及展示世界汽車工業科技發展水平和技術創新突破的風向標,本屆車展吸引了近100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規模再創新高。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車展開幕前,不少企業已提前發佈新產品,進行預熱,智能科技升級成爲亮點,產業鏈企業逐漸從幕後走向臺前。
含“新”量十足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上海車展主辦方獲悉,本屆車展迎來了不少新面孔。其中,小米汽車、鴻蒙智行、蔚來第二品牌樂道、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比亞迪方程豹、捷途縱橫、廣汽日野等品牌首次亮相上海車展。
在車展前,不少汽車品牌已發佈新車型或改款車型,進行預熱。4月19日,蔚來全新品牌螢火蟲的首款同名車型正式上市,起售價爲11.98萬元,新車將於4月29日開啓交付;鴻蒙智行旗下的享界S9增程版、智界R7增程版也相繼上市;小鵬汽車2025首款全球旗艦車型小鵬X9也在車展前上市。
此外,理想汽車L6智駕煥新版、理想汽車MEGA Home家庭特別版、零跑汽車B01、寶馬新世代X概念車等車型於上海車展首發亮相。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車展被視爲上汽集團的主戰場,上汽集團攜旗下十大品牌亮相車展,成爲本屆車展唯一獨立包館的車企。日前,上汽集團與華爲聯合發佈新品牌“尚界”,華爲智選車模式再擴容。
開源證券研報顯示,本次上海車展參展的新車高達97款,其中首發新車型有41款,數量接近一半。新車中傳統燃油車型30款,新能源車型67款,總體上新能源參展新車的佔比持續提升,從2020年北京車展的38.4%提升至2025年上海車展的69.1%。其中,新車中自主品牌的車型數量爲45款,數量佔比在50%以上。
上海車展被視爲各大車企“秀肌肉”的重要平臺,但也有不少車企缺席本次車展,包括國際豪華品牌瑪莎拉蒂、蘭博基尼以及深陷經營困境的新勢力品牌哪吒汽車等。
中汽協副祕書長陳士華表示,上海車展開啓新品密集發佈週期,多地促銷活動火熱進行,有助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延續市場增長態勢。
智能化成競爭主戰場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發展新階段。“過去一年,智能化技術持續突破,多元感知融合、端到端大模型技術加速應用,具備L2級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乘用車新車佔比達到57.3%。”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表示。
隨着組合輔助駕駛功能從汽車的“選配”逐漸變爲“標配”,推動輔助駕駛技術不斷升級。記者注意到,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參展企業規模和數量較上屆上海車展有顯著增長。尤其是輔助駕駛供應鏈企業從幕後逐漸走向臺前,相比以往更加註重新產品推廣。
車展前,地平線、禾賽科技、華爲等紛紛發佈關於輔助駕駛相關產品,推動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升級。
4月22日,華爲幹昆在其智能技術大會上,正式發佈了華爲幹昆新一代組合駕駛輔助系統ADS4,助推高速場景的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走向商用。
此外,華爲幹昆當天還發布了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精度非常高,達到了超聲波的5倍,可以對懸空的水管、消防箱以及異形的石頭等進行精準感知。
禾賽科技在車展前也正式推出了激光雷達感知方案“千釐眼”,共推出“千釐眼”ABC三個版本,分別爲L4級及以上自動駕駛、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及L2級組合輔助駕駛系統提供不同的激光雷達組合。其中,“千釐眼”B方案創新性地採用1顆前向超遠距激光雷達和2顆近距補盲激光雷達的多雷達協同架構,具備超遠距探測能力。
靳玉志表示:“2025年,搭載城區智駕輔助功能的車輛將接近400萬輛。未來3年內城區智駕輔助的搭載量將超2700萬輛。”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參展企業可以看出在電動化上,車型呈現出對標跟進;在智能化上,高級輔助駕駛功能正成爲差異化的重要方面。隨着輔助駕駛技術升級,有望拉動智能駕駛芯片、激光雷達和傳感器等產業鏈企業受益。
責任編輯:李思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