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財富管理CIO: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可能會繼續走弱

金融界
昨天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表機構觀點稱,隨着美元相對優勢的減弱,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可能會繼續走弱。同時全球貨物貿易佔全球經濟活動的比重或下降,任何儲備貨幣地位的重要性也將隨之變小。

4月以來,在美國對等關稅造成的貿易緊張局勢影響下,美元指數大幅走低。4月11日美元指數收於99.78,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低於100。昨日,美元指數維持下行的態勢, 最後收於99.74,年初至今跌幅已達8.6%。

自1947年以來,美元一直是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政府和企業都需要在國際上儲存流動現金。因“儲備”而持有的貨幣則稱之爲儲備貨幣。簡單來說,儲備貨幣是能夠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隨時調用的“應急基金”,而不是作爲一項以增值爲追求的長期投資。隨着時間的推移,美元的地位似乎受到了挑戰,但在過去全球化上升的時期(這必然會增加對儲備貨幣持有的需求),它一直保持着主導地位。

成爲儲備貨幣需要具備特定條件,但沒有任何儲備貨幣必須是完美的,因此只需要比其他貨幣在這些條件下更好即可。是否能夠作爲儲備貨幣主要關注五個方面:流動性、可用性、穩定性、發行國家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和法治環境。

表面上看,美元的流動性似乎是有保證的。美國債券市場的規模和流動性意味着完全放棄美元作爲儲備貨幣將極其困難。雖然有的國家也有龐大和活躍的債券市場,但目前仍無法在規模和流動性上超越美國。不過近期市場有關美元貨幣互換安排能否維繫的質疑,一定程度上挑戰了美元作爲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地位。

貿易摩擦和高昂的關稅在短期內增加了美國的通脹風險,並且可能會產生次生影響(包括經濟衰退、失業等)。不過瑞銀財富管理CIO認爲這種幅度的通脹尚不足以挑戰美元儲備貨幣的地位,而關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意味着關稅帶來的通脹更可能是一次性的。其他令市場擔憂的還包括美國債務重組的討論,以及在美國國會反覆上演的債務上限問題,但這些往往不會對儲備貨幣造成影響,也不會影響美元的相對“穩定”地位。

地緣政治和法治問題有可能會削弱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但目前未對其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近期美國圍繞移民的討論,可能會導致人們認爲美國的法治環境出現了變化,影響人們對美元作爲儲備貨幣的看法。地緣政治和經濟民族主義對美國及美元來說可能是一個風險。

隨着美元相對優勢的減弱,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可能會繼續走弱。同時全球貨物貿易佔全球經濟活動的比重或下降,任何儲備貨幣地位的重要性也將隨之變小。因此,在未來可能收縮的全球外匯儲備規模中,美元佔比或同步收縮。然而,美元的主導地位可能難以被取代,單一貨幣也不大可能異軍突起。瑞銀財富管理CIO認爲未來可能與20世紀30年代更相似,當時英鎊地位下降、多種貨幣在外匯儲備中的地位崛起,但類似1947年英鎊被迅速取代的場景或不大可能發生。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