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漲瘋了,鑽石卻跌成“白菜價”?

深水財經社
昨天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標語已經收割不動消費者了。

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倪大九

昨日(22日),COMEX黃金期貨曾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重要整數關口,再創歷史新高。國內金飾價格也穩穩站在千元之上,多數已經突破1050元/克。

雖然今天黃金價格部分下跌,但價格還是依舊高挺。相比之下,鑽石的熱度可就沒那麼高了。

據瞭解,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戴比爾斯(De Beers)自2024年起多次降價,部分品類價格降幅達25%,2024年鑽石銷量同比下滑28%。

DR鑽戒母公司迪阿股份披露的2024年三季報顯示,迪阿股份前三季度營收11.12億,同比下跌36.19%;淨利潤2019萬,同比下滑72.77%,業績可謂“慘淡”。

今天中午,深水財經社趁着飯點去了趟南京人氣較旺的景楓商場,實地求證了一下鑽石品牌的價格波動以及門店人流量情況。

(聲明一下,標題純屬“標題黨”,跌成白菜價是不可能的)

據深水財經社觀察,在景楓二樓賣珠寶的地塊,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黃金店鋪門庭若市,而鑽石店鋪門可羅雀。

深水財經社走進DR,想詢問一下他們門店近期鑽戒的價格波動趨勢,大概是問題比較尖銳,店員拒絕回答。

但在深水財經社觀察的半小時裏,DR店鋪沒有走進一個人,其實中午的商場人流量還算多,其他黃金店鋪顧客絡繹不絕,所以這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此外,深水財經社還求證了一傢俬人定製的鑽戒店,店員告訴我,近幾年鑽戒的銷量確實大不如前,價格短期波動不大,但總體也呈現下降的趨勢。

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全球鑽石批發價格下跌了約40%。

去年年末,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戴爾比斯(De Beers)將其銷售的大部分商品的價格下調了10%至15%。幅度歷史罕見。

在戴爾比斯宣佈降價的同時,反映鑽石市場整體表現的鑽石標準指數(Diamond Standard Index)也已跌至自2022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

鑽石標準指數走勢 圖源:華爾街見聞

這一現象在業界引發了廣泛關注。那麼,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鑽石價格最近幾年大跳水,主要還是和供需關係有直接關係。鑽石的需求越來越萎縮,而供給量越來越多,所以引發了鑽石價格的崩盤。

首先,從需求層面來看,鑽石的需求主要來自婚慶和時尚奢侈品這兩大場景,婚慶場景是鑽石最主要的消費終端,當全球主要鑽石消費國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鑽石消費自然也就會大幅萎縮。

除了婚慶場景之外,時尚奢侈品是鑽石另外一大重要需求,這幾年也是大受衝擊。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具備奢侈品屬性的商品都不太好賣,從豪車到名錶再到服飾類奢侈品,銷量都在放緩。對於昂貴的鑽石而言,也難以逃過消費降級的衝擊。

其次,技術發展推動培育鑽石產量大幅攀升,這也是關鍵因素之一。據《培育鑽石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2024年全球培育鑽石毛坯產量接近3000萬克拉。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鑽石毛坯生產國,其產能佔全球市場的75%以上,而河南的產能又佔全國的80%以上。

不過零售價格方面,小克拉鑽戒的價格相對穩定,而大克拉鑽戒價格受到的影響更大。

例如,戴比爾斯在2024年的首次看貨會中將原鑽價格下調了約10%,2克拉以上的原鑽降價幅度在15%以上。

據權威機構統計,目前我國毛坯鑽石年產能高達2200萬克拉,佔據了全球超過70%的份額,而更爲引人注目的是,在這一龐大的產量中有八成源自河南。

此外,得益於先進的培育技術和成熟的產業體系,河南還孵化出一批能與戴比爾斯等傳統巨頭相抗衡的新興鑽石品牌,近期在淘寶、京東等平臺異軍突起的柘光,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拓光在淘寶與京東的店鋪

據柘光品牌負責人反饋:“近期前來定製大克拉鑽石的顧客非常多,張口就要10克拉的用戶也已不計其數。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年輕人對1:1復刻孤品、定製DNA紀念鑽等服務感興趣。”

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搜索鑽石產品不難發現,目前市面上1克拉的寶石級天然鑽石,珠寶品牌售價在6-11萬元不等,但培育鑽石1克拉裸鑽的售價僅需6000到8000元,價格相差懸殊。

如今透過市場的種種表現,可見鑽石業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但戴比爾斯的首席執行官阿爾·庫克卻依然保持樂觀,並堅信形勢會向好發展:“我們堅信隨着時間推移,天然鑽石的價格終將回升,到那時現有的鑽石庫存將得以順利消化。”

總的來說,黃金與鑽石的“冰火格局”,本質是消費者對“保值”與“情感溢價”的重新定價。當黃金因避險屬性成爲“新剛需”,鑽石卻因技術革新和理性消費褪去光環。

這場博弈不僅關乎市場供需,更折射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人們對“真實價值”的深度反思。

編輯校對 | 曉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