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牛刀商業評論 姜月
本地生活賽道正成爲“兵家必爭之地”。
快手本地生活在笑古的帶領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數據顯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長200%,日均支付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00%。
整體新線城市用戶佔比超過了62%,成爲快手本地生活實現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
近日,快手本地生活舉辦2025聚力大會,笑古在會上將“新線大市場,AI新機遇”定爲戰略座標。
然而,本地生活賽道的競爭愈發激烈,美團、餓了麼、京東等大平臺紛紛加大資源投入,真正的博弈必將是長期較量。
快手本地生活“押注”的AI創造的收入較爲有限,且市場對可靈的商業化前景尚存有疑慮。
發力本地生活
大半個世紀前彼得·德魯克的觀點,“企業存在的目的不是創造利潤,而是創造顧客。”換個說法,就是找到增量需求。
隨着互聯網行業的流量紅利逐漸見頂,單純憑藉廣告或電商變現模式,已經難以實現持續高增長的目標。
快手本地生活的底氣在於龐大的7億老鐵用戶羣體,誇張一點說,即便是一杯9塊錢的飲料,乘以“7億”的基數,也將成爲消費領域的超級增量。換言之,這便是快手作爲超級增量平臺得以立足的核心邏輯。
與一二線城市高度競爭的消費環境相比,新線用戶展現出強大的消費活力,其根源在於“有錢有閒”的消費特徵。
消費結構的轉型和新線市場消費升級兩大趨勢下誰能更早地佈局新線市場,誰就能夠拿到更大的增量。
快手本地生活業務自2022年9月成立以來,在負責人笑古的帶領下,該業務迅速在本地生活領域嶄露頭角。
在策略層面,快手本地生活通過差異化策略精準挖掘未被充分開發的增長空間。
這種差異化戰略主要體現在“低價+低線”的雙重佈局上。一方面,以低服務費策略爲商家提供更大的利潤空間,由此向用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另一方面,通過深耕下沉市場,“復刻”類似拼多多“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率先佔領低線城市用戶心智,開闢出一條自己的增長路徑。
進入2024年,快手持續加大在本地生活領域的投入與佈局。在供給側,通過業務升級,拓寬業務範圍,吸引更多優質商家與商品;與此同時,加大補貼力度,以便吸引到更多用戶與達人入駐。
笑古曾在3月的大會上放出豪言:“作爲擁有7億老鐵用戶的增量平臺,所有團購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
爲達成該目標,快手在營銷上投入十億級平臺補貼、千億流量,扶持上千個百萬級品牌。
果然,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業務迎來了快速增長期。GMV同比增長200%,其中新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GMV同比增長均超過220%。
日均支付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00%,整體新線城市用戶佔比超過62%,成爲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品牌新客同比增長83%,品牌商家GMV同比增長140%,且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增速均超過200%。
(來源:2025快手本地生活用戶洞察報告)
儘管快手這份成績單的數據亮眼,但仍未能完全打消市場的憂慮。此番表述並未公佈具體的基數,僅僅強調增速或有美化數據之嫌疑。相比之下,抖音本地生活業務的5600億GMV則顯得底氣更足。
用戶來了,能把用戶留下才更具有實際意義。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9月線上高消費意願用戶增長貢獻率方面,新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居民開始成爲消費的主導羣體,佔比高達佔比44.2%。更多的品牌商也早已將目光投向了下沉市場。
在消費品牌趨同的情況下,平臺對於消費者的作用,就只剩下比價了。面對京東等大體量的競爭對手,快手難以通過持續低價策略來穩固用戶基礎,長期承受高昂的運營成本壓力任誰都不會好受。
博弈是長期的
根據艾瑞諮詢的預測,2025年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有望超越35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12.6%。本地生活領域正成爲繼電商之後,各大企業競相角逐的新戰場。
各大平臺紛紛加大資源投入以搶佔市場。美團市場根基深厚,形成強競爭壁壘;餓了麼(阿里旗下)不斷拓展服務,尋求新增長;京東入局,市場格局更添變數。此外,抖音作爲快手勁敵,在本地生活領域持續發力。
快手本地生活憑藉運營扶持、冷啓動獎勵降低達人機構試錯成本,加之流量支持與技術指導護航成長,成爲其拉開與對手差距的關鍵優勢。
而美團、餓了麼等傳統本地生活平臺雖在供應鏈、騎手團隊及配送體系上佔據顯著優勢,但在內容驅動消費的新趨勢下,仍存在明顯短板。
快手的對手抖音則是在北部大區、南部大區上線了一系列降低經營成本、扶持商家的政策,包括資源補貼、佣金減免、免費培訓等。
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本地生活的未來將不僅僅是服務的競爭,更是內容、技術、資源的全面較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能在服務創新、內容驅動和生態構建方面佔據優勢,誰就將引領本地生活賽道的未來發展。
當前,新線城市本地生活市場的快速增長與商家羣體的相對遲疑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不少商家習慣依賴線下客流;另一方面,內容創作、套餐設計、營銷投放等問題讓商家望而卻步。
對此,快手推出“週週有小促”活動,在全國百城同時發起百場小促,以貼合本地商家的方式,保證全年營銷活動不斷。
另外,新線城市本地生活市場供需錯配,存在巨大增長潛力。但目前新線城市商家中僅有 30%使用過線上營銷工具,而到店覈銷服務正被消費者快速接受。
而對於商家和用戶來說,這場競爭的加劇無疑將帶來更多的選擇與更好的體驗。互聯網的“下半場”,本地生活真正的博弈將是一場長期的較量。
笑古在聚力大會上表示,未來本地生活市場仍蘊含着持續的增長潛力,特別是在新線市場領域。意味着新線市場依舊是快手本地生活的“重要戰場”。
AI商業化前景待驗證
AI不僅是一種技術工具,更是商業變革的強大催化劑。隨着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顯著提升,推動成本大幅降低,爲AI技術改造各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同時也爲商業營銷開闢了全新的機遇。
在笑古的帶領下,通過AI技術與本地生活場景的深度融合,快手本地生活以“AI技術+內容+場景”三重優勢,將AI技術全面融入商家經營全鏈路,賦能業務增長。
(來源:2025快手本地生活用戶洞察報告)
在財報中,快手明確表示“AI正在重新定義視頻創作、用戶體驗和商業生態的邊界”,並已將發力AI列爲“公司戰略”。
當前,快手在AI領域確實取得了一定進展。其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於去年6月正式發佈,經過版本迭代,其在語義理解、畫面表現及動態質量上均實現了顯著提升。
財報顯示,可靈AI的商業化進程正穩步加速,自商業化啓動以來,截至今年2月,其累計營收已突破1億元大關。
儘管可靈的數據表現不錯,但其商業化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
首先,商業化壓力較大,短期內難以看到AI對收入的顯著拉動作用。從整體營收結構來看,可靈AI的貢獻仍顯薄弱,不足快手全年營收的千分之一。
另一方面,平臺上的AIGC營銷素材和虛擬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日均消耗超過3000萬元,視頻大模型的高昂訓練費用使得可靈的利潤能否覆蓋硬件成本成爲未知數。
(來源:快手財報)
其次,快手在技術儲備和投入上相對不足,尚未形成足夠的競爭優勢。財報顯示,快手2024年的研發投入爲1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與騰訊、字節等科技巨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對於未來的投入,快手僅表示今年AI相關的資本支出將較2024年有所增長,用於算力採購和提升可靈的推算能力等,但並未給出具體數據。並且,該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可靈AI能否脫穎而出仍存在不確定性。
第三,快手的競爭力建立在“真實、信任、強關係”的社區氛圍之上,而AI的大量使用可能會削弱這種“真實”的社區基礎,破壞用戶對“真實記錄”的信任感,導致“半熟人關係鏈”的稀釋。
此外,AI生成的內容也難以塑造真實人格,批量生產的套路化內容也會導致內容同質化,體驗感較差。
笑古在快手本地生活2025聚力大會上將“新線大市場,AI新機遇”定爲戰略座標,將持續加碼AI技術投入以賦能商家全鏈路經營,並同步推出“爆品引擎計劃”與“內容引擎計劃”,通過近十億級現金及千億級流量扶持,爲商家提供全維度增長動能,驅動業務實現規模化躍升。
對於當下的快手,雖傳統業務尚能維持一段時間增長,但需突破自身瓶頸以尋求新的增長動力。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屠穎而出。快手本地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