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美國銀行最新發布了一份關於軟件行業的深度研報,聚焦於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對軟件企業的影響。研報回顧了2022年軟件公司在高宏觀不確定性下的基本面表現,並以此為鑑,分析了不同業務模式(消費型、訂閲型及混合型)和終端市場(企業級、中小型企業/消費者以及混合市場)下的關鍵指標趨勢,包括營收增長、賬單增長、營業利潤率(OpM)以及銷售和營銷效率。
不同業務模式與市場領域的風險敏感性
研報深入分析了軟件公司在經濟衰退中的風險特徵。2022年的數據提供了有力的參考。當年,軟件公司的營收增長率和賬單增長率均出現下滑。報告指出,儘管宏觀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但需求信號並非全面悲觀,而是呈現出混合態勢。
在訂閲模式下,由於70%以上的收入來自傳統訂閲,這類公司具備較高的收入可見性,展現出更強的韌性。而消費型業務模式,其70%以上的收入與使用量或交易量掛鈎,在宏觀經濟放緩期間,可能面臨收入增長急劇放緩的風險。
從終端市場來看,專注於企業市場的軟件公司相對穩定,因為企業IT支出更具韌性。相反,面向中小型企業(SMB)和消費者的軟件公司,在經濟下行時,可能遭受更嚴重的衝擊。混合型公司則介於兩者之間,其風險取決於具體業務構成。
關稅對軟件行業的潛在影響
研報特別強調了關稅問題對軟件行業的潛在影響。直接風險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軟件領域。美國政府宣佈對所有國家徵收至少10%的關稅,並取消了對中國和香港地區的最低免稅額規則。這使得Shopify(SHOP.US)、Global-E Online(GLBE.US)和BigCommerce Holdings(BIGC.US)等電子商務軟件供應商面臨更高的關稅風險。
地域與行業垂直領域的營收風險暴露
報告還提供了軟件公司在不同地理區域和行業垂直領域的營收風險暴露情況。例如,某些軟件公司在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地區的營收佔比較高,可能更易受到當地經濟波動和政策變化的影響。在行業垂直領域,如製造業、零售業等,軟件公司的營收也可能因行業特定的經濟波動而受到影響。
股票估值與投資建議
美銀的分析師們對軟件行業的股票估值進行了詳細分析。報告指出,軟件行業的企業價值(EV)與未來12個月營收(NTM Revenue)的倍數已降至5.0x,低於5年和10年中位數的7-8x。這表明市場對軟件行業的預期已大幅降低,但也可能意味着當前估值具有吸引力。
報告還強調了自由現金流(FCF)收益率的重要性。約15家軟件公司的2026年FCF收益率達到8%以上,為投資者提供了潛在的價值支撐。
結論與展望
美銀的研報為投資者提供了一份全面的軟件行業分析,涵蓋了宏觀經濟、政策變化、行業動態和公司基本面等多個維度。報告提醒投資者,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軟件行業的投資需要更加審慎和細緻的分析。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指標、政策變化以及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以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在投資建議方面,報告推薦在經濟衰退中關注具有高收入可見性、強大自由現金流生成能力以及在企業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的公司。同時,隨着宏觀經濟的改善,投資者可以逐步增加對消費型和SMB市場敞口較大的軟件公司的投資。
風險提示
報告也明確指出,軟件行業面臨着一系列風險,包括宏觀經濟放緩、政策變化、競爭加劇以及技術變革等。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應充分考慮這些風險因素,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