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報稱,在關稅摩擦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下,行業配置方面,重點推薦關注三條線索:1)對美風險出口風險敞口較小的領域,如PCB、稀土、摩托車、白電等;2)國產替代重點突破領域,如半導體設備、高端醫療器械、高端科學儀器等;3)具有精神屬性的消費、適老齡化消費、政策支持方向消費、小額高頻可選消費領域,例如遊戲、動漫、自然景區、娛樂用品、鐘錶珠寶、零食、乳製品、軟飲料、醫療服務、影視院線、寵物食品等。
招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2018年貿易爭端對A股影響的覆盤。
回顧特朗普第一任期對華貿易爭端,市場整體呈現“先抑後揚”的局面,整體風格以大盤爲主。行業漲跌方面,1)受關稅落地、恐慌情緒升溫,傳媒、電子、通信等TMT行業,以及環保、地產、有色等順週期行業表現較差;2)關稅加徵重點領域、中國對美出口比重較高的輕工、紡服、電子、電力設備、機械、汽車、家電等行業表現普遍較差;3)內循環相關消費領域如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建築裝飾、美容護理等相對抗跌;4)石油石化、銀行、煤炭等防禦板塊表現相對佔優;5)計算機、國防軍工等自主可控領域漲跌幅也處於中上游水平。
本次貿易爭端與2018年的差異對比:
關稅政策方面,特朗普此次關稅政策與第一任期相比,對華關稅政策的實施力度加大、稅率強度提高、覆蓋範圍擴張,同時實施着力點從消費品轉移至科技板塊及相關供應鏈層面,由此看出中國科技在當前全球以不可阻擋之勢發展。美國此次“對等關稅”針對全球稅率均有提高,目前多國紛紛對美國採取了關稅反制措施。宏觀環境方面,中美的經濟週期和產業結構較18年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當前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通脹風險提高,美元資產信用削弱,“東昇西落”的地位轉變下,當下的中國與18年相比有更多的話語權和政策制定空間。
我國出口格局逐步多元化。
出口目的地方面,我國對東盟、俄羅斯、“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的份額逐步提升,而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佔比多數下滑。主要出口產品中,服裝、傢俱等勞動密集型產成品主要向歐美出口,中間產品以及資源品主要向東盟出口;電子產品大多通過香港轉口貿易;新能源產品,以及航空裝備等主要向歐盟出口。
中美貿易佔比降低,產業鏈對美依賴度下降。
自從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發生,兩國之間的供應鏈一直在持續調整,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聯繫在持續下降,體現爲中國出口美國佔比和美國自中國進口占比在2018年以後均呈現下行趨勢。各行業對美出口依賴度普遍下降,尤其航空裝備、風電設備、電視機、乘用車、元件等;從24年數據來看,當前我國在塑料、機械、電子、家電、紡服、輕工、電池行業等商品上的對美出口依賴度仍然較高,並且出口份額內部佔比較大,或是本次關稅受損重災區,而鋼材、煤炭、石化、商用車、生物製品、風電設備、船舶等商品對美出口依賴度較低,在本輪關稅衝擊中或受損較小。
從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及後續關稅政策的影響來看,關稅對行業盈利的整體影響負面,縱向來看呈現階段性差異。
具體表現爲:關稅落地前因“搶出口”效應形成短期盈利支撐,而這一支撐實爲透支未來需求,導致關稅生效後企業業績較大幅下滑。行業盈利方面,呈現以下特點:1)2018年前兩輪關稅加徵商品涉及的主要行業業績在關稅落地前後有明顯反轉,如基礎化工、汽車零部件、乘用車、造紙、文娛用品、黑色家電、醫療器械等;2)內需相關板塊盈利較爲穩健,如飲料乳品、休閒食品、白酒、旅遊及景區等。
風險提示:全球經濟恢復不及預期,關稅貿易摩擦升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