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本地商家的效率革命。
作者|景行
編輯|楊舟
“兩斤雞翅根七塊九,兩盒藍莓九塊錢,兩公斤衛生紙十四塊九一提。”
這是朝陽佳惠超市,在快手一則普通的短視頻內容。
佳惠超市在遼寧省朝陽市有22家分店,打開佳惠超市的相關快手賬號主頁,用戶看到的是一連串促銷信息,超市已經將快手作爲公告欄,將日常特價商品信息及營銷內容放在視頻中展示。
但正是這樣看似不起眼的促銷內容,卻能帶來營業額的大幅增長。
佳惠超市在2024年初上線快手本地生活平臺後,四季度GMV環比增速就已達到100%。目前,通過快手本地生活產生的GMV,能佔到佳惠超市總GMV的近20%。
背後是一整座城市消費習慣的數字化進程。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遼寧省朝陽市的快手日活用戶滲透率超過六成,該市全年在快手本地生活的GMV水平,同比猛增了466%。
過去,本地生活賽道的主戰場是一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的新線城市長期處於被忽略的位置。行業普遍認爲,這部分市場熟客客源比重高,熟人推薦權重大,線下客流優勢更明顯,且用戶消費習慣固定,遷移成本更高。
但來自快手的數據否定了這一刻板印象。17日召開的第二屆快手本地生活聚力大會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朝陽的增長並非個例。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新線城市增長迅速,三線及以下城市GMV增長均在220%以上,支付用戶數增長120%以上,新線城市用戶貢獻了近60%的本地生活GMV,同比提升8%。
從品類看,到店餐飲、自助餐、日用商超等日常生活剛需類商家均出現大幅增長。
在高線城市激戰的本地生活市場,爲何被長期忽視的新線城市,反而成爲快手的“印鈔機”?
01 超大型增量市場
中國不同線級城市中,誰的本地消費增長潛力最高?
根據《2024中國下沉市場藍皮書》數據,從2018年到2023年,我國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是5.8%、6.6%和6.1%,三線及以下城市則是7%;人均消費支出增速分別是1.7%、5.8%和5.7%,三線及以下城市則高達7.1%。
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當然是數據基數,從人均水平看,高線城市的消費水平顯然比新線城市更高。但新線市場勝在體量極大,中國有七成人口分佈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總體量超過10億人,2023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6萬億元,而一線城市僅爲5.4萬億元。
過去主攻高線城市市場的頭部品牌,也在關注新線城市機遇。
兩輪電動車企業九號公司中國經營事業部總裁何飛龍透露,公司在快手實現生意規模突破3億元,其中,新線城市成交人羣佔比達到75%,快手也成爲2024年九號公司生意增長最快的平臺之一。
蜜雪冰城招股書披露,截至2024年末,品牌全球門店總數已經超過4.6萬家,其中超過半數的門店都分佈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瑞幸2024年財報顯示,品牌主要開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聯營門店數量達到7749家,佔門店總數約三分之一。另一邊,星巴克2024財年進軍了國內166個縣級市場,一半新增門店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比重創下歷史新高。
究其原因,新線城市擁有高移動互聯網普及率,以及旺盛的消費需求,同時卻面臨品牌集中度低的現狀,這裏坐擁海量的中小商家及區域品牌,不少商家對數字化營銷工具認知仍然不強。
更重要的是,新線城市的本地生活市場存在明顯矛盾,供需錯配令該市場擁有巨大增長潛力。據《2024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報告》,新線城市商家中僅有30%使用過線上營銷工具;另一邊,以到店覈銷爲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務,正在被新線城市消費者快速接受,並促成本地生活平臺在此的快速增長。
在今年春節檔中,《哪吒之魔童鬧海》躋身現象級爆款作品,同樣爆火的還有主營線上影票銷售的守兔極光。去年上線快手本地生活後僅45天,守兔極光就達成了千萬級成交量。守兔極光影票線上渠道運營總監李秋鑄表示:
“今年春節檔期間,我們實現了連續7天單日交易額突破千萬級別,總體交易額規模突破2.4億,並且新線用戶消費佔比突破了70%,更加進一步驗證了新線用戶的消費潛力。”
守兔極光影票的成功經驗是性價比策略,在快手上,守兔極光提供影票代金券產品,每張電影票可優惠3到10元,並提供雙人代金券等多種團購商品。憑藉低價策略,守兔極光已登頂快手春節檔電影票類目冠軍。
快手則成爲商家觸及新線城市市場的核心場景。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快手超7億用戶羣體中有六成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平臺月消費能力超千元的用戶佔比達到73.7%。
“快手的大部分用戶集中在新線市場,用戶對價格更敏感,消費忠誠度也更強。”李秋鑄表示。通過短視頻、直播乃至搜索場景,商家能迅速將用戶引入交易鏈條並推動成交。
同樣,在快手本地生活通過性價比戰略爆發的品牌還有鍋圈食匯。針對新線市場用戶價格敏感的特點,去年鍋圈食匯在快手發佈了一批五到六折的火鍋套餐產品,並迅速引爆銷售,實現月成交額環比增長4360%,訂單量增長了2806%。
多品牌案例均表現出,相比高線城市消費者,新線城市用戶更側重商品性價比,在形成消費習慣後,復購意願也更強烈。反過來也意味着,商家只要能用高性價比商品及服務有效觸及用戶,新線城市仍然能爆發出巨大消費活力。
02 從經營工具到效率革命
與新線城市本地生活市場快速增長對應的,是商家羣體的相對遲疑。一方面,依靠線下客流已成爲不少商家的思維定勢;另一邊,內容創作、套餐設計、營銷投放也令商家感到頭痛。不少商家的觀念是:“如果哪天客人不夠了,我就考慮做線上營銷。”
針對新線城市商家,快手也在打響效率革命,降低商家運營門檻。
以促銷週期爲例,平臺與商家往往有各自的促銷節奏,如快手本地生活有雙11大牌日、寵粉團購節、國慶團購節等大促。而另一邊,中小商家常借週年慶等節點促銷。
對此,快手的解決方案是“週週有小促”,在全國百城同時發起百場小促活動,用更貼合本地商家的方式,保證全年52周,週週都有營銷活動在線。快手本地生活事業部產品中心負責人郭柏悅評價小促活動:
“平時做小的練兵,大促纔來做衝鋒。”
圍繞小促活動,商家將獲得更精確的流量投餵,以及平臺資源傾斜。例如,快手將進一步精確推薦算法,向近場用戶推薦本地生活內容,並以平臺與商家共同補貼的方式,降低商家的獲客成本。
再如內容生產,這是中小商家的一大難題,列出專職崗位做內容費錢費力,不做內容則難以打通流量。
AIGC能力則爲此提供瞭解決方案。藉助AI,商家可以一鍵生成圖片、短視頻乃至直播內容,已有餐飲品牌藉助數字人直播技術,實現在快手上的24小時直播,且該品牌近一個月超過一半的總GMV由數字直播帶動。
在初步吸引客流後,藉助AI助手,商家在直播間及視頻互動區自動回覆用戶問題,實現徹底的輕量化運營能力。
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面對本地市場的複雜營銷生態,商家如何規劃營銷,才能用最少的投入完成增長?
快手選擇將投放產品極簡化,通過套餐包的方式,讓商家實現兩步完成投放,併爲商家提供門店推廣、線索獲取、訂單轉化等精確營銷目標。另一邊,平臺算法能優先找到近場用戶中消費能力、成交意願更強的消費者加以分發,提升用戶的到店覈銷率。
另一個現象是,本地商家因屬性不同,追求的營銷目標也有所差異。如長鏈條、重交付品類商家希望獲取藉助直播和短視頻內容觸達精確客戶,獲取銷售線索;餐飲、零售類商家則更希望吸引用戶購買團購產品,並完成到店覈銷。
同時,越來越多的線索類商家開始探索在快手進行雙線經營,上線團購商品,去年快手團購和線索廣告雙線經營商家數同比上漲了493%。
爲此,快手提供了面向本地生活商家的本地投產品,支持商家一次性解決銷售線索收集以及訂單的轉化。以新上線商業私信功能爲例,支持商家將用戶從短視頻場景無縫引導至私信窗口,藉助AI客服能力,商家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促成用戶的轉化,且無需人工盯後臺。
在經營壁壘降低後,商家往往能實現業績的冷啓動。去年快手本地生活雙十一大促中,首次參加促銷的萃華金店就實現了單場直播業績破千萬,正常直播曝光量高達數百萬。如快手高級副總裁、本地生活事業部負責人笑古的表述:
“本地生活還會有持續紅利,尤其是以新線市場爲主的本地生活會有巨大紅利。”
03 AI改寫本地市場
不容忽視的一點是,AI大模型能力正在打破本地商家的數字化壁壘,讓線上營銷觸手可及。
郭柏悅講述了一個案例。如果在一年之前,快手很難讓商家在全國百城同時發起小促活動,原因是成本與人力要求太高。如今在AI的輔助下,這一夢想走入現實。
如快手AI的智能場景識別能力,能對用戶“讀心”,當用戶搜索商品關鍵詞,就能向用戶推薦附近高性價比的團購商品,進一步優化消費鏈條的轉化效率。
對商家來說,AI能通過識別用戶行爲理解背後的訴求,並對全國不同區域的消費熱點進行分析並追蹤,並向商家推薦爆款商品組合。
通過AI的智能上品、智能選品、智能營銷等功能,商家能做到一鍵發佈並優化商品信息,一鍵搭建促銷活動會場,生成優惠策略,並選擇AI託管所有的內容生產工作。智能選品則能幫助商家實現小時級別的數據監測,並幫助商家投放內容,組裝品牌貨架。
藉助AI,商家可以自由生成圖片,並實現智能美化,也能在文本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的能力下,診斷並優化商品信息,也能讓AI主播輔助直播,AI客服接待消費者。
郭柏悅提到,AI能根據當前區域熱點情況,以及商家商品的價格區間和過往表現,智能選擇補貼策略,並衍生出所有會場所需的相關素材。在AI輔助下,平臺一場活動從策略制定到上線,只需要3小時的時間。
而在過去,同樣的工作需要數十人前後忙碌一個月。
AI營銷工具正在重塑本地生活服務的底層邏輯。正因如此,當前在快手平臺上,已有1萬多商家開始逐步使用AI工具進行經營。如頭部餐飲品牌必勝客,藉助AI直播以及AIGC的達人分銷能力,已經爲品牌帶來百萬級的GMV增長,日均能實現超百場商家直播開播。
更重要的是,AI能力剛剛起步,其迭代提升效率極快,在本地生活市場的應用也是剛剛開啓。在未來,面向商家的AI爆單助手功能即將上線,不僅能做到智能產出爆單話術提示詞,還能應用到視頻腳本的生產中,解決商家的內容產出焦慮。
可以預見,當AI完成對本地生活的全鏈路滲透,屆時,AI將成爲本地商家新的“水電煤”。脫離了AI基礎設施,就意味着失去競爭的可能性。
而把握AI與新線城市雙重紅利的快手本地生活平臺,則在成爲新線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最佳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