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兩年前剛經歷市場震盪的美國大型銀行,如今再度面臨波濤洶湧的金融環境。但這次,得益於充足的資本儲備,幾乎無人質疑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種信心恰恰源自銀行家們曾經極力反對的資本積累機制。
富國銀行證券資深銀行分析師Mike Mayo表示:“如今是銀行業資本儲備的巔峯時刻。當你綜合考量銀行的整體資本、儲備以及盈利能力時,會發現它們的韌性達到了近幾十年來的高水平。”
過去三年,美國20家最大銀行的資本激增超過1750億美元。這使得銀行業最受關注的指標——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在上個月底達到近1.3萬億美元。
銀行手頭資金充裕,銀行家們正計劃將更多資金回饋給股東。初步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20家最大的銀行至少回購了265.6億美元的股票。其中摩根大通(JPM.US)斥資71億美元,美國銀行(BAC.US)花費45億美元——其首席財務官Alastair Borthwick表示,回購規模方面還有“一定的上調空間”。而回購進度滯後的花旗(C.US),則準備在未來兩年實施200億美元的鉅額回購計劃。
在Mayo等觀察人士看來,這是一次姍姍來遲的行業調整。此前,在金融危機之後,銀行被敦促儲備資本,同時還需要應對拜登時代監管機構爲滿足《巴塞爾協議 III》國際標準而提出的更高資本要求。
2023年幾家大型銀行倒閉後,監管機構提出的這項提案要求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銀行將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總計提高16%。在銀行業術語中,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被視爲質量最高的資本,能夠最有效地吸收損失。
銀行家們曾極力反對這項額外的資本要求,其中包括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等一些態度強硬的反對者,他稱這項要求“令人極度失望”。如今,銀行家們期待監管機構能做出更爲寬鬆的修訂,由於美國政府換屆,這項監管更新已被無限期擱置。
梅奧在2010年曾主張提高銀行資本儲備,但他表示,此後出臺的複雜資本監管規則數量“有些過頭”,這使得美國銀行在與外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充裕的資本緩衝
對於一些首席執行官來說,多一些額外的抗風險能力也許並非壞事,因爲新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擾亂商業活動,削弱貸款需求,並影響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KeyCorp(KEY.US)首席執行官Chris Gorm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擁有超額資本——你可以認爲我們確實擁有——並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優勢。”
這家總部位於克利夫蘭的銀行董事會已授權回購高達10億美元的股票。Gorman稱,這一決定是在3月做出的,儘管這是銀行長期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並不會因關稅政策的公佈而改變。
截至第一季度末,KeyCorp的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比率從2023年3月的9.07%提升至11.8%,遠高於監管要求的最低標準。
更高的收益
爲了充實資本,KeyCorp去年以約28億美元的價格向豐業銀行(BNS.US)出售了少數股權,Gorman表示,他將繼續拋售存在未實現虧損的證券,轉而購買收益率更高的債券。
Citizens Financial(CFG.US)首席執行官Bruce Van Saun表示,隨着債券的到期,銀行持有的處於虧損狀態的債券對資本的拖累也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自然減輕。Citizens預計,到2026年底,約5億美元的未實現虧損將消失,這將使其調整後的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比率(目前位9.1%)提高30個基點。
美國製商銀行(MTB.US)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向股東表示,在當前市場動盪來臨之前,該行已基本消除了未實現虧損的影響。
“當前的經濟背景確實因近期的消息而充滿變數,但我認爲,與同行相比,美國製商銀行的資本狀況,尤其是資本實力方面,處於令人羨慕的地位,”該行財務總監John Taylor表示。
這三家地區性銀行都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回購股票。Citizens在第一季度回購了2億美元的股票,美國製商銀行回購了6.62億美元。KeyCorp預計從下半年開始將斥資10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
美國製商銀行指出,股票回購使其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比率下降了18個基點,至11.5%,並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醒稱,如果經濟形勢惡化,該行可能會放緩或暫停股票回購計劃。
總回報
除了股票回購,銀行還在支付股息。例如,Citizens今年迄今爲止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向股東返還了3.86億美元。
但與花旗相比,這些銀行的舉措就顯得相形見絀了。花旗的股價一直遠低於其有形賬面價值。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銀行今年1月宣佈了一項2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其中第一季度回購了17.5億美元。花旗首席財務官Mark Mason表示,這是基於該行“強大的資本和流動性狀況”,並計劃有意降低銀行的關鍵資本比率。
Mason在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正如大家所預期的那樣,我們對這項回購計劃仍然充滿信心。這是一項明智的舉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