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平臺完成轉型,商業模式已被驗證。
從概念到盈利,再到淨利潤爆發式增長,“成熟”已經成爲平臺經濟的核心命題,並且會繼續貫穿企業的成長。
此前,快手發佈了2024年財報以及Q4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快手實現營收1268.98億元,同比增長11.8%;歸母淨利潤爲153.44億元,同比增長139.8%;全年經調整淨利潤爲177.16億元,同比增長72.5%;經營利潤爲152.87億元,同比增長137.7%。
據悉,這已經是快手第二年實現規模化盈利。
營收放緩,淨利潤爆發式增長,預示着平臺經濟進入了新階段。
當下,對於平臺經濟而言,其已經過了燒錢換用戶的階段,用戶增長遭遇天花板之後,資本要求企業必須快速完成規模向利潤的轉變。
當盈利能力成爲衡量企業優劣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任何不賺錢的平臺,都會被市場拋棄。而快手顯然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盈利目標。
侃見財經預計,快手淨利潤未來兩年還將繼續放量。
從用戶規模的角度來看,Q4快手應用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7.36億,同比增長5.0%,創下了歷史新高;平均日活躍用戶數達4.01億,同比增長4.8%;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5.8%。由此來看,快手用戶增長已經到了瓶頸期,想要破局,出海就成爲了唯一可行的選擇,但是難度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當平臺過了“拉新”階段,商業化的變現成果,定會讓市場眼前一亮。快手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稱,“2024年我們在‘科技爲本,用戶爲先’的理念下,用AI技術全面賦能現有內容和商業生態,爲用戶和合作伙伴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強勁的業績表現。日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爲財務業績的穩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快手的視覺生成可靈AI大模型自從去年6月推出後持續迭代,保持全球領先的行業地位。”
他還表示,快手如今正處在人工智能技術和視頻大模型重塑視頻內容創作、提升用戶體驗並拓寬商業生態邊界的行業變革前沿。侃見財經認爲,AI將成爲快手下一階段的新故事。
一份滿意的“答卷”
從快手的收入結構來看,其主要收入來源一共分爲三大板塊,即線上營銷服務、電商、直播。
2024年全年,快手的線上營銷服務724億元,去年同期爲603億元,同比增長20.1%,該業務佔公司的總收入爲57.1%,爲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具體到Q4,其線上營銷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達206億元。此外,AIGC能力大幅提高客戶營銷素材生產效率,Q4快手AIGC營銷素材日均消耗超過3000萬元。
其直播業務收入爲371億元,去年同期爲391億元,同比下降5.1%;面對直播業務的下滑,快手解釋稱,是由於公司正努力建設健康及可持續的直播生態系統造成的。
實際上,直播作爲電商板塊重要的入口,隨着商業模式的完全成熟以及大環境的影響,直播板塊的增速放緩甚至增速下滑都是在所難免的,快手直播業務增速的下滑,我們認爲並非常態。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快手的電商GMV達到1.39萬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爲1.18萬億元,同比增長近18%。由此可見,快手電商板塊,潛力巨大。具體到第四季度,Q4快手的電商GMV爲4621億元,同比增長14.4%,該季度快手的電商月活躍買家數達到1.43億。
此外,Q4快手的用戶規模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其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7.36億。
需要說明的是,2024年快手的其他服務的收入爲174億元,同比增長23.4%。
面對這份滿意的“答卷”,市場表現則不夠“興奮”。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進入四月之後,快手的表現雖然強於恒生科技指數,但是仍下跌了7.9%。
最新收盤市值爲2156.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029億元。據悉,快手已經在底部橫盤達四年時間之久,且隨着業績的持續放量,股價並未體現真實的價值。
爲了提振股價,快手則選擇了加大回購力度。其2024年7月宣佈,公司未來三年回購不超過160億港元的公司股份,首期60億港元則計劃於2024年8月8日至2025年5月30日執行。
根據統計顯示,2023年快手一共回購了約16億港元的公司B類股份;2024年快手回購規模進一步提升至約60億港元;今年以來,快手的回購金額約爲15.5億港元。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快手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爲297.87億元,足見快手有能力支持股份回購並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
侃見財經認爲,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持續穩定的回購彰顯了快手強大的信心,以及回饋股東的決心。當然,面對市場的表現,我們認爲應該耐心等待風口的到來。
另外,其財報還顯示,2024年快手研發支出達到了122億元,約佔全年總收入的10%。
“低估”的快手
業績發佈之後,機構對於快手的表現則相對比較滿意。
高盛發佈研報稱,快手人工智能戰略及快影的變現潛力極爲矚目,管理層認爲快手在快影人工智能方面具備技術優勢。另外,廣告業務板塊管理層預計2025年全年在高基數下可力求同比增長14%至15%。同時,管理層預計電子商務業務2025年商品交易總額(GMV)同比增長13%,主要由泛貨架電商推動,而直播電商預計同比個位數增長。
因此,高盛維持快手“買入”評級,將目標價上調至62港元。
麥格理則發表研報稱,快手去年第四季度業績表現基本符合預期,電商業務佣金率略爲疲弱,相信是由於對優質商家提供了更多流量支持,憧憬視覺生成大模型“可靈”在全球範圍取得成功,正開啓內容創作新時代,亦向投資者展示了其AI商業化能力。因此,維持快手“跑贏大市”評級。

交銀國際則發佈研報稱,維持對快手2025年收入12%增長預期,料電商GMV年增13%,行業競爭影響持續,貨架貨幣化率提升或帶動佣金率小幅優化。線上營銷營收同比增長14%,其中一季度受高基數影響。其他收入增加20%,可靈貢獻收入增量。考慮AI算力投入增加抵銷成本費用端優化。
交銀國際稱,快手核心商業穩健。公司可靈AI不斷迭代升級,目前圖生視訊效果全球第一,並形成2C訂閱+2BAPI接取+客製化場景解決方案變現模式。截至2月,累計實現商業化收入1億元。因此,其維持快手“買入”評級,將公司目標價提升至64港元。
天風證券發佈研報稱,考慮到快手外循環廣告增速較高疊加可貢獻收入增量,該行預計公司2025年至2026年營業收入分別爲1413億元、1522億元;考慮到公司在AI上加大投入,該行預計公司2025年2026年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196億元、234億元,因此,其維持快手“買入”評級。
4月15日,快手旗下可靈大模型2.0版本及可圖大模型2.0版本正式面向全球發佈。數據顯示,自去年6月份發佈以來,可靈AI已累計完成超20次迭代,截至目前,全球用戶規模突破2200萬。
侃見財經認爲,隨着平臺經濟進入新階段,快手未來的淨利潤水平將繼續提升,且隨着AI發展進入深水區,快手下一階段的目標也將過渡至AI驅動。目前,快手動態市盈率僅爲13倍,明顯低於騰訊等企業。侃見財經相信,隨着平臺經濟的進一步深化,未來快手的估值也將繼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