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三巨頭財報登場:德州儀器(TXN.US)、泛林集團(LRCX.US)、英特爾(INTC.US)的關稅解法

智通財經
04-21

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德州儀器(TXN.US)、泛林集團(LRCX.US)、英特爾(INTC.US)相繼公佈季度成績單,半導體板塊即將迎來"期中大考"。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約瑟夫·摩爾(Joseph Moore)提醒投資者,三家巨頭應對關稅的"解題思路"截然不同,直接影響其估值邏輯。

德州儀器:本土製造築起關稅防火牆

作爲本週三(4月23日)首個登場的企業,德州儀器預計交出每股1.10美元收益、39.1億美元營收的"標準答卷"。摩爾指出:“需求破壞雖不可避免,但客戶在關稅前增產以及爲應對地緣政治波動持有更多庫存,至少會部分抵消這一影響。”

不過,由於德州儀器的製造業務主要集中在美國,其在中國面臨追溯關稅的額外風險,這將對長期造成壓力,但鑑於其個人電子產品業務主要由代工廠提供,且在中國市場取得的工業 / 汽車業務可能是在美國晶圓廠製造的產品,預計短期內影響很小。

泛林集團:NAND強勁但後勁存疑

同日出場的泛林集團或能憑藉NAND閃存設備需求爆發,給出超越每股1美元收益、46.4億美元營收的"超預期答案"。據悉,同樣在 4 月 23 日發佈報告的泛林集團,可能會爲 6 月份季度提供強於預期的指引,因爲 NAND 設備表現強勁,且中國對晶圓廠設備的需求 “略高於預期”。

然而,摩爾認爲,該公司能否在下半年延續這一勢頭仍不確定。分析師預計泛林集團業績可能與華爾街預期一致或略好,但由於宏觀不確定性,華爾街預期進一步上調的可能性不大,且下半年能否延續強勢取決於中國晶圓廠設備需求的持續性。

英特爾:庫存迷霧中的戰略十字路口

週四(4月24日)壓軸登場的英特爾,表面上面臨123.1億美元營收的"及格線考驗",實則暗藏戰略轉型玄機。分析師一致預期英特爾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將達到收支平衡。

英特爾發佈報告可能提供 “良好” 的短期業績,但重點將放在長期方向上。摩爾表示:“針對第一季度給出的指導意見假設 12 月份關稅上調後個人電腦庫存會調整,但事實並非如此,反而可能有所加劇。

不過企業服務器業務保持穩定,第一季度收入環比下降 14% 符合預期,我們預計業績將達到或超過這一水平。”考慮到英特爾 CEO 過渡正在進行中,戰略重點仍在沿用 IDM 2.0 戰略,較爲保守且對未來挑戰更務實,投資者將對任何焦點的轉變保持警惕。

關稅迷局中的估值密碼

三家企業的應對策略折射出半導體產業鏈的地緣政治困境:德州儀器用本土製造規避風險溢價,泛林集團押注技術週期對沖政策波動,英特爾則在戰略惰性中承受估值折價。摩爾建議,短期可關注德州儀器的庫存對沖效應,長期需緊盯泛林集團的技術迭代速度,而對英特爾則需靜待"新掌門"的戰略破局。

這場半導體三巨頭的業績秀,不僅是數字遊戲,更是地緣政治壓力下的戰略生存賽。當關稅成爲新常態,誰能解開"技術+製造+市場"的三元方程,誰就能贏得下一輪估值重估的主動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