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全線大漲!交易所緊急發聲

券商中國
04-2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黃金一路狂飆。

  今日早間,黃金價格再度大漲,上期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一舉突破800元/克關口,創歷史新高;現貨黃金價格一度突破338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歷史最高點位。A股開盤後,黃金股全線大漲,曉程科技一度衝擊20CM漲停,鵬欣資源強勢漲停。

  與此同時,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告稱,近期貴金屬價格波動劇烈。請各會員提高風險防範意識,繼續做好風險應急預案,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同時,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展望後市,多家機構認爲,黃金價格或仍有上行空間,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配置意願持續增強。在高盛的樂觀情景假設下,若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黃金ETF的資金流入或將進一步提速,推動金價年內升至3880美元/盎司。

  黃金飆漲

  4月21日早盤,上期所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再度飆漲,一舉突破800元/克關口,創歷史新高,一度大漲超2%,今年迄今累計漲超30%。

  受此影響,A股開盤後,黃金股集體大漲,曉程科技一度衝擊20CM漲停,現漲超16%;鵬欣資源、潮宏基強勢漲停,赤峯黃金西部黃金湖南黃金山東黃金中金黃金山金國際等跟漲。

  與此同時,現貨黃金價格一度突破338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歷史最高點位,現漲1.56%。

  有分析稱,隨着投資者對美國資產信心下降,美元傳統的避險屬性正面臨挑戰,美元大跌爲黃金價格帶來支撐。

  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表示,受美國頻繁變動的關稅政策影響,美元作爲傳統避險資產的地位正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

  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事態進展也對國際黃金造成了擾動。

  有媒體爆料稱,特朗普數月以來一直在私下研究解僱鮑威爾,但其團隊內部對此意見不一。上週五,白宮方面證實,特朗普及其團隊正在研究能否解僱鮑威爾。

  在高盛的極端情景預測中,一個“聽話的美聯儲”將屈服於政治壓力,不顧通脹風險而大幅降息,這將導致對美元體系信心的崩塌,進而推動金價飆升。

  當美聯儲的決策不再基於經濟數據而是基於白宮的政治需求時,黃金將被作爲避險資產瘋搶。高盛指出,歷史上每當中央銀行失去獨立性時,都會導致法定貨幣信心危機,金價因此大幅上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表示:“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和依賴是在半個世紀乃至更長的時間裏建立起來的,但它可能會在眨眼之間消失。”

  後市如何演繹?

  在美國經濟衰退擔憂加劇和全球貿易摩擦升溫的背景下,多家機構認爲,黃金價格或仍有上行空間,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配置意願持續增強。

  美銀調查顯示,高達82%受訪基金經理預計全球經濟將走弱,創下30年來的歷史新高,全球股票配置降至2023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做多黃金”取代了持續24個月的“做多Mag7”,成爲當前最擁擠的交易。

  與此同時,在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創歷史新高之際,資金也大舉流入實物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進一步推動金價持續走高。

  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分析師王彥青指出,驅動金價上漲的核心邏輯在於,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正阻礙全球分工的供應鏈體系,同時破壞了以美元爲中心的貨幣體系。當人們使用美元會承擔更多成本時,市場對美元的信任度及需求就會降低。考慮到黃金仍然是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且無貨幣信用受損的擔憂,在“去美元化”的趨勢下,黃金需求將大大增加,爲黃金價格帶來持續支撐。

  中泰證券指出,“對等關稅”持續加碼,受避險需求影響,黃金價格持續上漲。中長期來看,十年期美債的真實收益率處於過去十年的高位區間,美國經濟逐步走向滯脹,美元信用體系的重塑已經成爲趨勢,金價有望持續走高。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表示:“適度配置黃金,已被證明能有效對沖貿易不確定性帶來的衝擊。”他預計,儘管金價已強勢上漲,但仍有進一步上行的潛力,“我們的基準預測是,今年金價有望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

  高盛分析師Lina Thomas及其團隊表示,目前黃金價格依然具有吸引力,並稱本輪上漲“具備結構性支撐,短期內較少面臨劇烈拋售風險”。

  高盛報告指出,本月金價的主要拉動力量來自亞洲官方機構買盤。“因此,我們認爲當前金價儘管已顯著上揚,但當前價格仍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入場點,預期金價年底目標價爲3700美元/盎司。”

  在高盛的樂觀情景假設下,若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黃金ETF的資金流入或將進一步提速,推動金價年內升至3880美元/盎司。

  但也有機構提醒投資者注意黃金價格高位回落的風險。金瑞期貨貴金屬研究員吳梓傑認爲,近期國際金價的大幅上漲,更多是投資者對市場恐慌和不確定性的過度反應,待基本面相對平穩後,同樣會增加價格回調的風險。個人投資者需要在市場過熱時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漲。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韋子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