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中院公告: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建工”)破產清算。這家擁有67年曆史、獲得多個榮譽獎項的老牌國有建築企業將退出歷史舞臺。
嚴重資不抵債
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資產總額127.3億元,負債總額162.29億元,淨負債缺口3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27%。今年3月,法院指定了破產管理人並開始破產清算。
合肥建工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合肥市建工局,歷經改制、合併,2008年併入安徽安糧集團,2018年成爲海螺集團旗下企業。作爲安徽省建築業龍頭,其註冊資本達10億元,業務涵蓋房屋建築、市政工程等領域,曾參與大量重點項目建設。
作爲老牌建築企業,合肥建工曾獲得3項“魯班獎”,並進入全國建築業500強、中國承包商80強,2024年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先進工業企業”等榮譽。
曾爲恒大大量墊款
合肥建工和恒大有着非常深的合作關係,高峯期甚70%以上的項目都依賴於恒大,2021年其2.7億元的工程款無法收回,成爲危機爆發的直接導火索。
合肥建工集團曾於2024年2月內部通知:“受恒大債務危機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據統計,恒大2萬億負債中,除了3000多億的金融欠款和1萬億的合同欠款,剩下的基本上來自於建築公司。除了合肥建工之外,南通三建、南通六建民營等均受牽連。
供應商方面,4月2日擁有38年曆史、470項專利、多年蟬聯中國門窗百強榜第一名的嘉寓集團被申請破產清算,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案。這是繼三棵樹、廣田集團後,又一供應商被大型地產公司牽連墜入深淵。
恒大風險處置進行中
目前,恒大集團的風險處置還在進行中。截至2023年完成75個房地產項目過戶,通過資產處置回籠部分資金,資產處置與子公司風險隔離主要措施包括:
房地產項目:地方政府通過成立專班、國企接盤等方式推動項目復工,但進度滯後。
金融板塊:恒大人壽因資不抵債,其保險業務於2023年9月由地方國企合資的海港人壽承接;恒大財富(P2P平臺)進入清算程序,相關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盛京銀行股權:恒大通過多次轉讓徹底退出該行股東序列,回籠資金183億元。
境外債務方面,2024年1月29日,香港法院判令中國恒大清盤,一年多時間中,由於資產結構複雜,債務負擔龐大,清盤工作進展緩慢。
(轉自:建材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