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國際金融報
天齊鋰業今年首戰告捷,但“突圍戰”還沒有結束。
4月24日,天齊鋰業A股(002466.SZ)、H股(9696.HK)齊漲。截至收盤,天齊鋰業A股股價收漲4.24%,H股股價收漲2.52%。
消息面上,天齊鋰業於4月23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爲8200萬元至1.2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8.97億元。
經歷了“傷筋動骨”的2024年,天齊鋰業今年首戰告捷,但鋰價跌破7萬元/噸的波動勢頭顯示,這場“突圍戰”還沒有結束。
一季度扭虧爲盈
鋰產品表現和重要聯營公司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業績是拖累公司去年盈利情況的重要因素,其整體情況在今年一季度有所改善。
首先是鋰產品表現回暖。
據介紹,儘管一季度鋰產品售價同比下降,但得益於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鋰礦定價週期縮短,其全資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在之前存在的時間週期錯配影響已大幅減弱。
隨着國內新購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天齊鋰業各生產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基本貼近最新採購價格。同時,在自產工廠爬坡及技改的積極影響下,公司一季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
其次是SQM收益預計實現增長。
目前,SQM尚未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鑑於SQM稅務爭議裁決對其淨利潤的影響已於2024年度確認,同時根據彭博社預測數據,SQM 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計將同比增長,因此天齊鋰業當前確認的相應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
天齊鋰業此前還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影響公司去年業績的主要不利因素已逐步消除。
不過,SQM的國有化風波尚未解決。
2024年5月,SQM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簽署合夥協議,將組建由政府控制的合資公司,預計從2031年開始,SQM不再擁有其智利阿塔卡馬核心鋰業務的控制權。
天齊鋰業對此表示,SQM未來收益可能發生變化,可能影響公司在SQM的投資收益及分紅,公司作爲其第二大股東的權益可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天齊鋰業方面提出的相關訴訟仍在進展中。
面對上述不確定性,有投資者曾向天齊鋰業提問:公司是否考慮出售所持SQM股權?
天齊鋰業回應稱,暫無可披露信息。公司一直密切關注SQM的公開信息,並持續對相關信息進行綜合考慮與謹慎評估。
鋰價跌勢未減
與此同時,最影響鋰企業績基本面的鋰價,仍在7萬元/噸關口附近“試探”。
4月23日,碳酸鋰期貨2507合約上漲1.14%至68980元/噸。現貨價格方面,電池級碳酸鋰平均價跌450元/噸至6995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下跌450元/噸至68200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粗顆粒)下跌200元/噸至68260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微粉)下跌200元/噸至73405元/噸。
光大期貨指出,目前對後市需求擔憂依舊,疊加供應減產力度仍較小,如果沒有新的價格利多刺激,碳酸鋰價格短期或延續震盪偏弱運行。
爲應對行業週期波動,天齊鋰業接下來的戰略重點仍是降本增效。
天齊鋰業表示,公司採用垂直一體化經營模式,將格林布什開採加工得到的優質鋰精礦直接應用於公司中游鋰化工產品的加工當中,在實現原材料100%自給自足、保證資源供給的同時,最大化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時結合公司領先的鋰化合物生產加工水平,有效實現鋰產品利潤空間最大化。
截至目前,天齊鋰業澳大利亞泰利森格林布什鋰精礦已建成年產能162萬噸,並正在推進化學級鋰精礦三號加工廠的建設。
另據Fastmarkets 2024年第四季度數據,格林布什現有化學級工廠的開採和加工成本在所有海外硬巖鋰礦項目中處於較低水平,其中尾礦再處理廠和化學級鋰精礦工廠一期的開採和加工成本處在海外硬巖鋰礦項目最低。
在銷售策略方面,天齊鋰業計劃2025年將採取以“長協爲主、期貨配合,點單作補”的銷售模式,通過三種互補模式結合來平抑市場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此外,天齊鋰業把目光繼續投向產業鏈上下游,計劃通過完善產業鏈佈局,尋找新的價值增長點。
據悉,公司重慶銅梁生產基地現有600噸/年金屬鋰產能,對其佈局固態電池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回應二代接棒
“回首2024年蔣安琪上任董事長以後的表現,我深感滿意。”在蔣安琪接班將滿一年之際,天齊鋰業創始人、董事會名譽主席蔣衛平在近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去年4月末,蔣安琪正式掌舵天齊鋰業。伴隨公司業績持續虧損等多重狀況,有部分投資者對二代接班能力提出質疑,也有部分觀點認爲,這更多源於行業週期而非管理問題。
蔣衛平對此回應稱,2024年是行業環境顯著變化的一年。儘管面臨壓力,蔣安琪仍引領公司團隊做出了很多紮實且亮眼的工作成果。例如在銷售方面,公司長單、大單數量大幅提升至新的量級。
在他看來,2024年既是困難且充滿挑戰的一年,更是蔣安琪團隊砥礪奮進、磨鍊意志的一年。經歷2024年以後,公司治理與管理團隊也在深入覆盤,思索如何熨平週期波動、減輕外部衝擊影響,確保公司根基穩固、穩健前行。
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