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推動低碳轉型?吉利控股李書福、隆基綠能鍾寶申:政策、行業、企業齊發力

時代週報
8小時前

  作者:武凱

  新能源產業加速向前發展,綠色環保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日前,多位行業、企業專家出席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並發表了各自對綠色低碳轉型的看法。

  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錢智民日前表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爲我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降低了進口能源依賴度,提升了能源自給的安全性,對產業發展和能源結構優化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這一觀點得到多名業界人士的認同。“氣候問題備受全球關注,擺脫進口能源依賴也是我國產業發展的重要議題。”吉利控股(00175.HK)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新能源產業的進步對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隆基綠能(601012.SH)董事長鍾寶申也認爲,新能源技術的突破與進步正改善各自產業的發展模式,尤其以太陽能、氫能爲代表的綠色能源正讓綠色低碳走入尋常百姓家。

  持續探索綠色低碳路線

  中國汽車產業規模持續躍升,新能源汽車發展尤其迅猛。

  2024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3143.6萬輛,同比增長4.5%,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佔整體新車銷量的40.9%,繼續成爲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增長點。

  新能源汽車以節能、環保等理念受到市場廣泛認可,汽車產業的綠色低碳探索遠不止於此。當下,汽車產業還在探索更加節能、環保的動力方案,如氫能、甲醇能源等。與電能相比,這些能源在製造、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有望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以醇氫燃料汽車爲例,我們可以將太陽能風能等較不穩定的能源,轉化爲可在常溫下運輸、使用的綠色能源,即醇氫燃料,來降低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和有害物質的排放。”李書福說。

  光伏龍頭企業隆基綠能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該公司以太陽能電池板等光伏產品爲大衆熟知,在電池組件、分佈式光伏解決方案、地面光伏解決方案、氫能裝備等領域都有佈局。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認爲,光伏產業在農村地區有廣闊應用場景,能爲鄉村居民提供低價綠色能源。

  在業界人士看來,“雙碳”戰略持續向前推進,我國各行各業的減碳嘗試百花齊放,無論是降低碳排放、提高綠色能源使用效率,還是回收利用碳排放物,都對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積極案例。

  企業要算好社會“賬”

  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漸成各界共識。企業對自身發展責任也有了更清晰、成熟的認知。

  錢智民曾擔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在能源領域工作40年。在他看來,企業發展不僅要算好自己的內部“賬”,更要算好自身與社會的“賬”、現在與未來的“賬”。

  “如果一家企業盈利100億元,但對社會造成損失,社會治理需要承擔一定成本,那麼這家企業的盈利就要相應地減少。”這就是錢智民理解的“企業與社會的賬”。

  這一點得到了鍾寶申的認同。

  他介紹隆基綠能在陝西省銅川市的兩個案例:其中一個是在某村莊安裝光伏,將太陽能轉化爲電能,在滿足日常使用的同時也帶來了額外收益;另一個項目則是通過光伏產品在冬季取暖,代替傳統的燒炭取暖,同時降低取暖成本。

  在鍾寶申看來,這是企業與社會和諧共生、綠色發展的成功實踐,也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治理的具體體現。

  錢智民認爲,企業發展不能一味強調當下利益而透支未來的發展。李書福對此也深表認同。

  “企業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關鍵技術的突破也非一日之功。”李書福說,“比如在氫能領域,吉利已經進行了近20年的探索,纔有了一定進展。在這20年,吉利持續、大額投入技術研發,並未因成本高昂而放棄,而這正是爲了未來更健康地發展。”

  不少企業家均表示,企業生存離不開社會,其成長正是在與社會的互動中實現的。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不僅要重視自身發展成果,也要重視發展質量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在謀求進步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治理責任,尤其是在綠色、低碳領域。

  前景廣闊,挑戰仍存

  中國的綠色低碳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

  “從無法引起關注和響應,到現在全國上下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主管部門也出臺了諸多可操作的、切合實際的支持政策和解決方案。”李書福表示,“這讓我們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取得了顯著進展。”

  不過,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涉及能源結構依賴、技術創新瓶頸、經濟轉型成本、區域發展失衡、政策協同與執行、國際規則壓力、公衆參與度等多個方面。

  “技術瓶頸是限制我國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的首要難題。”錢智民認爲,以太陽能風能等爲代表的綠色能源,在轉爲電能、存儲、運輸和利用等多環節仍存在轉化效率較低、存儲運輸成本較高、規模有限等情況,根本原因是受技術限制。

  “以氫能源爲例,如果我們能夠高效地將太陽能等綠色能源轉化爲氫燃料電池,就能夠實現對進口化石燃料的替代,對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而言是個重大突破。”

  李書福則認爲,當下綠色能源的成本較高、規模較小,限制了進一步推廣發展。他表示,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已能夠在技術上實現轉化、併網,變爲甲醇等綠色能源。但由於當前此類能源的終端佈局有限,成本較高,因而難以推廣。

  “以吉利的醇氫燃料汽車爲例,如果我們有較廣泛的能源網絡、一年能售出幾十萬輛此類汽車,那麼就能一定程度上平衡成本。”他說。

  鍾寶申呼籲社會各類羣體參與到日常的綠色、低碳生活中,如更多使用綠色能源或節能減排產品。產業探索綠色發展離不開市場的積極參與,如此才能形成良性的綠色循環。

  針對我國在綠色、低碳方面遇到的挑戰,多名專家認爲,相關部門應出臺更明晰、具體的支持和管理辦法。他們希望通過政策引領,鼓勵行業在綠色、低碳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一定的措施推動企業主動減少碳排放。

(文章來源:時代週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