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速“汽車+”,科技與供應鏈走向臺前

上觀新聞
昨天

  “技術流”當道,這是這幾日穿梭在“四葉草”內的專業觀衆對於本屆上海車展最直觀的感受。

  在整車廠拼新車的同時,“低調”的汽車供應鏈也走向臺前,10萬平方米的汽車科技與供應鏈展區堪稱寶藏展區,採埃孚、博世、安波福等全球百強零部件供應商組團出征,帶來本土化最新成果;地平線、Momenta、科大訊飛等國內科技領軍企業也加入“全球首發”陣列,彰顯中國在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領域的硬核實力;索尼英特爾、Mobileye等國際科技巨頭首次亮相,預示了科技融合汽車的深度與廣度。

  與往年車展不同,今年上海車展上的“汽車+”創新競速賽,科技企業、汽車供應鏈受關注度明顯提升。業內人士認爲,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推進了全產業鏈技術整合與跨界生態重構。能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上車”,“汽車+”的創新範式不斷拓展,汽車正加速向智能終端進化。

  在車展現場,採埃孚CEO柯皓哲博士成爲蔚來ET9首位外籍車主。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表示,兩年前雙方在德國慕尼黑簽署了深度研發線控轉向技術的合作協議,如今,蔚來ET9成爲中國首個將該技術量產上車的車型。爲中國速度、蔚來速度點讚的同時,柯皓哲直言:“我最喜歡中國的一點就是即使作爲供應鏈企業,我們也要時刻努力、保持競爭力,在中國經營企業就像去健身房,揮灑汗水才能跑得更快。”

  “不能引領科技創新的企業,很快會掉隊。”正如柯皓哲所言,這場由中國引領的汽車智能化競速,正從整車擴展到科技和供應鏈企業。

  拿下汽車供應鏈展區最大展位的全球汽車技術供應商佛瑞亞,一口氣帶來9款全球首發展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AI座艙產品“智·璨座艙”被各國觀衆圍得水泄不通。現場演示中,人機交互從單純的“語音助手”升級爲“出行管家”,“掃一眼”就能實現車輛操控,座椅內置的傳感器能判斷駕乘者的坐姿,將座椅調整到最舒服的角度。不僅是交通工具,座艙內靈活的拓展功能,讓車在家庭聚會、辦公場景、戶外露營等場景中無縫切換。佛瑞亞海拉首席執行官貝納德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對我們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全球每三輛汽車中就有一輛產自中國,中國在轉型、創新與響應速度方面均處於領先地位,我們將深入踐行本地化戰略,精準對接中國市場發展需求。”

  與小米汽車比鄰而居的動力電池“巨無霸”寧德時代,在車展現場開箱了驍遙雙核電池、鈉新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等3款“王炸”級電池,直擊充電補能速度慢、低溫環境續航衰減嚴重、極端情況下電池安全存疑等動力電池領域的痛點難點。除了電池,寧德時代旗下時代智能自主研發的磐石底盤也在上海車展亮相。“我們把電機、電控、電池三大核心繫統全部整合到底盤裏,包括控制平臺和軟件也均爲自主研發,這簡直就是新能源車的‘變形金剛’。”時代智能國際銷售負責人兼戰略專家詹姆斯介紹道,客戶拿到底盤,只需要裝上車身、擰緊螺絲,就能把一輛完整的車開走了,這將會顛覆新能源汽車生產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國汽車科技的硬核產品和技術已開啓“出海”新徵程。智己汽車與Momenta在車展上聯合宣佈,雙方攜手打造的IM AD智能輔助駕駛正式出海,將駛向東南亞、澳新、歐洲、中東等市場。據悉,該技術體系無需依賴高精地圖,可在海外多地複雜路況中實現“開箱即用”,樹立國際智能輔助駕駛標杆。

  另一家研發中心位於上海張江的人工智能芯片企業愛芯元智在車展現場發佈了最新車載芯片產品。愛芯元智創始人、董事長仇肖莘介紹,其自研M57芯片匹配多種成熟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兼顧電車和油車需求,基於M57芯片的首個量產車型已定點開發,即將“出海”歐洲。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