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暴雷,利潤大跌 71%,馬斯克決定不當美國部長搞改革了

Ofweek維科網
昨天

特斯拉交出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堪稱近年來最慘淡的答卷:營收193.4億美元,同比下降9%,淨利潤僅剩4.09億美元,同比暴跌71%,若非新能源積分交易貢獻5.95億美元收入,財報數據將更爲刺目。

這份成績單背後,是汽車業務量價齊跌的殘酷現實——全球交付量33.6萬輛,創下2022年二季度以來新低,汽車業務收入同比縮水20%,直接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跌至17.4%,利潤率更是萎縮至2.1%。

馬斯克"棄政從商"的轉折點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明確表態"將工作重心重新聚焦特斯拉",而在此之前,他已經表示自己計劃於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務。

那問題來了,之前他的重心不在特斯拉,那又是在哪裏?其實瞭解實情的人都清楚,當特朗普當上總統後,馬斯克也當上了美國部長,負責“政府效率部”,幫特朗普改革呢。

馬斯克作爲特朗普欽點的"政府效率部"聯合掌門人之一,衝鋒在改革第一線,目標是"2026年裁撤75%聯邦機構、削減2萬億美元支出"的激進計劃。

政治豪賭的反噬效應這場政治豪賭的代價正在顯現,因爲他太激進了,導致衆多人下崗,還裁掉了很多機構,導致大家特別反對他。

而馬斯克與特斯拉的品牌形象是綁定的,反對馬斯克,自然就會抵制特斯拉,所以數據顯示——一季度歐洲銷量平均下跌30%,北美市場同比萎縮33.8%,中國以外地區交付量佔比從67%驟降至58%,當然一季度的業績就這麼慘了。

特斯拉的"戰場"那麼問題來了,馬斯克將重心回到特斯拉,就能否扭轉乾坤?市場仍存疑慮,因爲中國車企正以"周更"速度刷新產品力,比亞迪海鷗、小鵬MONA等車型已切入2萬美元價格帶,這正是特斯拉計劃用Model 2攻佔的市場,但如今Model 2已經被取消了,不過馬斯克在財報會上確認的"廉價版Model 3/Y"項目,實質是應對中國競品的被動防禦。

另外一方面,馬斯拉重心似乎也不在汽車上了,他的重心似乎在人形機器人Optimus、Robotaxi上去了,覺得這纔是未來,但大家也不是特別看好,認爲高估了這些的商業化。

迴歸之後的破局之道事實上,現在馬斯克需要直面的不僅是產品節奏滯後,更是特斯拉與個人IP的深度捆綁風險。當企業命運繫於一人政治抉擇,任何言論都可能引發市場地震。

要讓業績變的更好,特斯拉亟需在三個維度突圍:如何來規避關稅風險?如何推動Optimus快速落地?如何讓Robotaxi產生真正的商業價值,而不是PPT?還有Model系列汽車,究竟要怎麼搞?畢竟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留給特斯拉試錯的時間窗口正在收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