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FSD轉移服務北美地區限時迴歸
2.顧春霆: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
3.高端化學品及相關製造關鍵技術通過鑑定
1.特斯拉FSD轉移服務北美地區限時迴歸
4月25日,特斯拉宣佈FSD轉移功能在北美地區限時迴歸。據悉特斯拉S3XY及Cybertruck(Foundation、Launch版除外)均支持。
4月24日起購買特斯拉新車的車主,可將已有的FSD服務轉移到新車輛上。如果想在新舊車輛上均使用FSD服務,將無法享受該政策,需要在新車上重新購買。
特斯拉官方表示,轉移計劃可能隨時更改或終止,且不可追溯適用。二手車輛、商業和商用訂單不符合資格。
特斯拉FSD已在2月26日正式在中國推出,具備交通信號識別、導航輔助、智能變道等功能。而在去年10月15日,特斯拉官方推出FSD轉移服務,老車主若在2024年12月31日前訂購併交付Model S/3/X/Y全系車型,可將原車的FSD權益轉移至新車。
截至發稿,特斯拉中國並未透露支持FSD服務轉移的具體細節。(鳳凰網科技)
2.顧春霆: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
作爲2025上海車展的主題論壇之一,“2025汽車半導體生態大會暨中國車規芯片技術路演”於4月25日-26日在國家會議中心(上海)隆重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和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上海車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車電子產業投資聯盟聯合主辦,愛集微諮詢(廈門)有限公司協辦,旨在往屆上海汽車展高水準、高規格、強陣容的基礎上,搭建全球汽車半導體產業精英交流合作、成果展示的頂級平臺。在4月25日舉行的“2025汽車半導體生態大會”上,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春霆代表主辦方發表致辭。
在致辭中,顧春霆表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電動化與智能化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浪潮。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4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突破47.6%,預計2025年將持續攀升。這一成就離不開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智能化技術加速滲透,高算力芯片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汽車供應鏈從傳統的線性向網狀協同生態轉型。
但是,顧春霆也指出,過去幾年受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波動影響,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問題也暴露出產業鏈的脆弱性,讓供應鏈安全成爲全球焦點。目前中國汽車產業出海正在邁向新階段。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7.3%,新能源汽車的佔比持續提升。這一成績的背後是供應鏈企業從產品輸出向技術標準輸出的跨越,更是全球化佈局與本土化運營能力的雙重提升。半導體作爲大腦,車規級芯片的自主可控與性能突破,也將決定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顧春霆強調,希望通過共建多元的交流平臺,加速技術轉化和產業協同,同時也堅信中國供應鏈企業一定能以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融入全球市場,在開放中築牢安全底線,在競閤中探索共贏的路徑。
3.高端化學品及相關製造關鍵技術通過鑑定
由北京化工大學等多家單位完成的“高端化學品及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製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日前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記者瞭解到,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李羣生帶領團隊針對國家戰略需求,開發了高端化學品及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製造關鍵技術併成功實現產業化應用,成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此次鑑定會上,由舒興田、屠海令、錢旭紅、鄭裕國、馮志海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爲,該成果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鑑定,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
根據鑑定意見,該項目在多個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例如,建立了精餾塔內氣液兩相流的數學模型,研發了高效填料和導向複合塔板,填料分離效率提高了37.5%-50%,塔板分離效率達到75%-85%;發明了反應除雜技術,使四氯化硅產品純度達到99.9999999%(9N級);開發了高效抗雜質滲入技術,使電子級氫氟酸單個金屬離子雜質含量降至5ppt以下,突破G5標準要求……目前,項目團隊已取得獲授權的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該項目不僅在科技創新方面屢獲突破,在產業化應用領域也收穫累累碩果。項目成果已在多家企業獲得廣泛應用,並生產出百餘種產品,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據統計,近3年該項目技術應用還累計節約蒸汽116萬噸、電耗47763萬千瓦時,節能摺合標煤20.8萬噸,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51.8萬噸。“這是因爲項目技術可以顯著降低化工分離過程的能源消耗與環境負荷。”李羣生說,內蒙古雙欣高端醋酸乙烯生產應用該項目技術後,影響環境污染的醋酸甲酯等物質含量從0.04%-0.06%降低至150ppm以下,優於國際技術指標,同時回收大量醋酸甲酯,減輕了大氣污染。
李羣生表示,項目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後未來5年可望新增產值超300億元,助力我國高端化學品自給率提升。項目還將通過技術標準國際化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國方案在全球化工行業應用。(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