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開幕的2025上海車展,蔚來首次攜旗下蔚來NIO品牌、樂道品牌、螢火蟲品牌三大品牌亮相。不過《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樂道品牌並沒有與蔚來、螢火蟲同在一個展臺,甚至不在同一個展館。
對於樂道品牌單設展臺的做法,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接受《華夏時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爲樂道是一個獨立的品牌,蔚來和樂道的關係,就像雷克薩斯和豐田、奧迪和大衆,他們各有各的成長道路。”而螢火蟲是小車,與蔚來的產品定位不盡相同,就像Mini和寶馬可以經常在一起。“這是我們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論證以及參照行業裏面更成功、歷史更悠久公司的一些做法得出的品牌佈局。”
秦力洪認爲,樂道品牌推出後的市場表現未達預期,主要原因是營銷工作不夠理想。他希望通過調整營銷策略來改善樂道的表現,推進新品牌不斷演進。在本屆上海車展樂道汽車帶來了旗下第二款全新車型樂道L90。
30萬級新能源大三排SUV樂道L90亮相
樂道L90定位“智能大空間旗艦SUV”,車身長度5145mm,寬度1998mm,高度1766/1786mm,軸距3110mm,軸長比超60%。長軸距、短前懸和平行車頂的設計,讓這款車在視覺效果上更加飽滿,極具力量感。
作爲全新車型,樂道L90尚未公佈具體價格,不過,《華夏時報》記者從樂道汽車方面獲悉,這是一款30萬級新能源大三排SUV。
近年來,市場上推出了比較多的大三排SUV,包括星途攬月、騰勢N9、理想L9、問界M8等。後來者樂道L90此時進入,還有沒有增長空間,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對此,秦力洪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市場上相關車型多,“一方面,說明用戶需求旺盛,中國市場和美國有些類似,是爲數不多的大尺寸車型也能暢銷的國家之一,所以我們的初衷是在車輛的尺寸上進一步放開,把更多的空間留給用戶。”
“第二方面,市面上的大三排座椅SUV很多,但是既坐得下人、又裝得下足夠多行李的產品卻不多,甚至是一個痛點。”秦力洪繼續道。樂道L90採用36項高效集成的系統設計,提供240L智能電動前備艙和6人10箱的空間承載能力,滿足多元場景下的出行需求。
智能電動前備艙開口寬830mm,門檻低至600mm,無需動手掀起,開啓、閉合全程電動,且支持高度記憶。例如,其提供的“樂叩”開啓方式,只需敲一敲就可開啓。此外,智能電動前備艙還具有防夾功能和生命體監測功能。
除了新車亮相,蔚來能源第四代換電站也在車展現場開放,該型換電站的電池倉位數量增至23個,單次換電速度最快不到3分鐘,日服務次數最高可達480次,並支持多品牌、多車型自主換電。
截至4月,蔚來已在全國建成3243座換電站,日均換電服務超20萬次,覆蓋700餘座城市,其中,在上海市蔚來有180多座換電站。秦力洪表示:“我們自己要把上海市場的‘得與失’抽離出來,把這些好的要素複製到更多市場,包括今年推的‘縣縣通’。說實話,換電站的‘縣縣通’主要就是爲了樂道品牌,因爲樂道品牌的用戶分佈將來會比蔚來品牌廣得多。”
樂道將是蔚來公司盈利的關鍵
不過,自樂道品牌推出以來,其銷量表現並不理想。首款車型樂道L60上市至今,六個月的時間累計銷量超過3萬輛,平均每個月的銷量穩定在5000輛。在新能源汽車新車型按小時計訂單量,新能源月銷萬輛以上廠商的批發銷量佔總體新能源乘用車當月銷量超過90%的當下,這個數據確實無法達到預期。
銷量的不及預期,也讓樂道品牌在近期迎來了人事變動。4月初,樂道品牌原總裁艾鐵成因未能實現銷量目標而辭職,由蔚來能源負責人沈斐接任樂道總裁一職。本屆上海車展,帶着蔚來高級副總裁、樂道品牌總裁新身份出現的沈斐,正式接受了媒體採訪。
沈斐對記者表示,從能源業務轉型到汽車業務,自己還需要學習和熟悉。“大家不要太期待煥然一新的動作,我更多的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推動樂道慢慢去做改變。我們可能走得慢了一點,但我們走得很穩健,這是我們想看到、也正在堅持的路。”
蔚來公司要在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是蔚來自己提出來的,也是被媒體與公衆反覆提及與關注的問題。蔚來CEO李斌曾表示:“如果蔚來不盈利、不持續健康經營,那他作爲 CEO是不稱職的。”秦力洪在此次接受採訪時則表示,樂道將是關鍵。
“樂道要做多大貢獻很難給出一個量化的數字。不過,樂道會在裏面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如果樂道做得不好,整個公司的盈利都無從談起。樂道必須要把自己的銷售服務、新產品的成本、供應鏈方方面面做到一個非常好的水平。”秦力洪表示。
最後,秦力洪表示:“我非常希望到今年年底,蔚來和樂道是兩個體量相當的品牌。”2024年,蔚來公司銷量爲22.2萬輛,同比增長38.7%。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於建平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