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生態困局,一場不得不打的戰役

數智前線
7小時前

百度智能雲正在構建生態2.0體系,核心圍繞“產銷服一體化”,並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的夥伴聯合交付。

‍‍‍‍‍‍‍‍‍‍‍‍‍‍‍‍‍‍‍‍‍‍‍文|趙豔秋

編|牛慧

4月25日,百度智能雲一年一度的生態大會在武漢舉辦。2025年被視爲大模型開啓規模化應用的關鍵之年,正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說:模型會有很多,但應用纔是王者。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場To B行業生態圈的面對面互動,變得極爲關鍵。

與傳統數字化不同,大模型應用落地的路徑要更長,技術門檻更高,服務比重也更大。生態不僅關乎落地進程和效果,也影響着大模型的反饋迭代,已成爲關乎大模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戰略支點。

在會議期間,百度智能雲副總裁、百度智能雲渠道生態部總經理尹英利宣佈,百度智能雲構建了生態2.0體系,核心是“產銷服一體化”。業界認爲,該體系類似一個聚合平臺,目的是打通從模型開發到應用落地的全鏈路,而當下這一鏈路的門檻仍不低。

百度同時也對外披露了幾個關鍵信息,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雲事業羣總裁沈抖介紹,去年,在百度智能雲頭部客戶項目中,已有70%是與夥伴合作交付的。2025年計劃實現100%的夥伴聯合交付。百度智能雲也啓動了大模型行業合夥人計劃。

其實,過去多年,生態可以說是中國To B行業的“集體困惑”。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極度內卷的市場,國內並沒有建立起備受認可的To B生態體系。有業界認爲,進入大模型時代,生態演變爲技術、數據、應用的深度聚合體,有望成爲推動模型迭代升級、加速行業智能化轉型的 “引擎”。隨着生態戰略價值的日益凸顯,中國To B生態或將迎來新局面。

01

大模型時代,客戶要什麼?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產業鏈展現出不同態勢。

大年初二,衆數信科就接到了客戶的問詢。“由於DeepSeek爆火,今年整個產業呈現出非常正向的勢頭,一些央國企、龍頭企業,都在快速確定今年的建設內容和建設計劃。”衆數信科聯合創始人汪中告訴數智前線,這與去年下半年還在做項目策劃、方案溝通那樣不急不火的狀態,完全不同。

今年,衆數信科與百度的大模型項目合作金額,預計將增長一倍以上。

軟通動力百度生態業務相關負責人也告訴數智前線,今年整體的銷售商機增長迅速。“而且,去年我們接觸的一些AI項目,還偏AI客服或提效工具。今年明顯看到,很多AI開始走進企業生產核心或關鍵業務場景。”

該負責人也感受到今年創新氛圍大不相同。“今年爆發了很多有創意、有價值的AI產品,比如Manus、MCP。”他認爲,這進一步激發了業界的創新速度。

“2025年應用將規模化落地,所有夥伴都要在應用領域做創新和突破。”百度尹英利觀察,根據IDC的數據,未來三年,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預計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7%,是基礎雲市場的3倍。

不過,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並非一片坦途。

AI作爲新一輪產業革命,“企業的訴求與傳統信息化、數字化有很大不同,他們要全面落地AI技術。”埃森哲全球數據與AI高級總監胡定宇分析。然而,根據埃森哲對全球2000多個生成式AI項目的總結,去年僅有36%的企業實現了AI的規模化落地,實現規模化價值的企業,更是隻佔了13%,遠比想象中困難

那麼,企業規模化落地AI到底卡在哪些地方?一位AI應用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以央國企客戶爲例,客戶應用AI是爲了解決問題,因此他們需要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而非一個單純的AI底層建設。而全面的AI變革,也需要打造一個持續的創新機制。

要達到客戶這樣的訴求,這其中存在諸多技術或非技術的卡點:算力供應不均衡,沒有選對場景,缺乏專業人才支持,沒有高質量數據和知識,缺乏安全隱私機制導致員工不信任企業AI,沒有配套激勵措施,沒有專業團隊長期陪伴......

汪中進一步拿傳統信息化項目生態與大模型落地做對比:傳統信息化應用通常是基於標品,夥伴做定製化開發和交付。這些工作通過標準的作業程序(SOP)就可完成,夥伴對客戶體驗度的影響相對較小。

而在大模型落地中,將一個大模型落地到企業的業務場景,中間的路徑比傳統信息化要更長,對技術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專業團隊陪跑。從場景設計到效果調優,夥伴要作爲“教練”服務客戶

在這樣的形勢下,大模型時代,生態的價值和戰略地位凸顯,生態模式也要隨之發生兩個主要變化:

一是企業都意識到,大模型時代,客戶需要全生命週期服務,大模型企業與夥伴需要構建一個面向客戶從售前、項目落地、數據反饋迭代的全週期服務體系。二是大模型落地不再是一家企業單槍匹馬就能完成的,企業將從“贏”轉向“共贏”,從“強競爭導向”轉向“賦能他人”。

02

2.0體系下,生態都要幹什麼

在這樣的生態模式變化之下,百度智能雲提出了構建產銷服一體化的生態2.0體系

夥伴認爲,這一體系體現了“聚合”理念。根據百度智能雲的介紹,它將大模型能力解構爲“樂高積木”式的可插拔組件。夥伴的算法、行業know-how與百度智能雲的AI能力,通過標準化接口無縫對接。夥伴間也可自由插拔組合。每個夥伴擁有多身份,優勢互補、按需組合,快速形成解決

方案和交付合力。

幾位合作伙伴認爲,產銷服一體化的生態是必要的,客戶、大模型企業和夥伴,可以形成場景、模型與數據的一個立體化競爭壁壘

有夥伴進一步提出,要建立這樣的生態,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多是業務決心和執行落地的問題,包括商業分潤體系的構建。一些夥伴看到,在一些合作場景下,分潤機制正在構建。

在生態2.0的戰略下,百度智能雲拿出了產品共創、市場共拓和服務共享三方面的強化舉措

而對於合作伙伴而言,雖然每家的需求不同,但大都面臨智能化時代的轉型問題。尤其今年以來,一些傳統集成商面臨的業務壓力極大。如何在這一時間節點上,與大廠互動互信,共同在一艘大船上遠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着夥伴下一個階段的命運。

以數喆數據爲例,這是一家做調查起家的企業,參與了人口普查、經濟普查等大型普查統計工程。“百度是國內最早面向大衆,推出大模型的企業,並積極推動大模型生態建設和相關技術應用。數喆先後派遣多名技術人員參加了其在上海、成都等地舉辦的培訓專班。”數喆數據副總裁張國麒說。

此後,在業內算力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數喆數據進駐了百度智能雲在北京石景山的大模型基地,利用了百度智能雲的算力資源和平臺,結合自身的行業積澱,成功研發兩款垂類模型——針對數據方向的“知數達理”大模型,以及針對政務應急方向的“居安應急”大模型,並推向市場,獲得良好的市場表現。

目前,數喆數據在自己的業務優勢地區,將大模型基地模式複製和推廣,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將百度相關平臺、生態中豐富的垂類應用、AI產業培訓和運營業務,帶到各地去。

“我們得到了一些積極的反饋和驗證,並且已有簽約項目。”張國麒坦言,由於與百度智能雲建立了緊密合作,公司在人工智能方向發展的節奏得到了加快。

目前,在大模型生態上,大廠基本沿用了之前互聯網平臺模式,分潤機制和比例相對固定。而在這些線下大模型基地共建中,一些由夥伴來牽頭的合作,模式和分潤機制也更靈活。但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各方合作過程中的分工和分潤機制仍需進一步驗證。

而對於軟通動力而言,在智能化時代,它有較早佈局。軟通動力這幾年與百度智能雲的合作,最早從項目合作、商機共享,一路走向了產品共創。

“我們現在正在做一件什麼事呢?”該負責人解釋,“百度的產品設計主要考慮通用性,滿足更多行業客戶的需求。但在一些特定行業和場景,我們實際上基於千帆大模型和自身的天璇MaaS開發平臺,做了深度整合,爲客戶做深度定製和集成,實現用戶的直接觸達,並形成可複用的行業大模型組件。

該負責人明顯感受到,百度智能雲今年要實現頭部客戶100%由夥伴聯合交付的動向。“百度智能雲共享來的商機,直觀感受較往年有顯著增長。”

2024年百度智能雲與夥伴合作的相關數據

對於衆數信科這家定位在行業AI應用落地的創業公司來說,今年與百度智能雲的合作已經開始下沉——從去年主要聚焦的硬件層面,走向了能力層和平臺層,如智能體等。

汪中觀察,因爲DeepSeek的普及和行業教育,受衆市場比原來更廣了,但客戶對於怎麼將大模型用起來,還是很困惑。“大企業現在需要四件套,算力、模型、中臺和應用。我們上半年幾個國企大單,客戶都採購了中臺和應用的組合,其中應用解決業務問題,中臺解決後續集團內或行業內複製智能體的能力問題。”

他觀察,百度智能雲今年加強了組合包的銷售和支持力度。比如,百度公有云版本工具鏈目前甚至兩三週更新一次。

一位夥伴表示,相比一些雲大廠,百度智能雲“體量不算特別大,有動力來調整”。汪中坦言,總體來說,百度智能雲在做生態的決心和力度來說,目前是比較領先的。

03

走向企業核心應用

在生態大會期間,格林深瞳資深人士告訴數智前線,他們今年最關注的是與客戶的底層業務進行有機結合,而不僅僅是用AI生成文檔或PPT。“也就是說,我們是往核心上去。”

比如,在道路交通場景,通過大小模型的結合,不僅分析每條道路的擁堵狀況,還要基於大模型的理解和推理,給出優化的解決方案。展區中,格林深瞳與百度智能雲共創了一體機方案,採用崑崙芯片。

埃森哲的調研發現,今年企業會投入往年的4.5倍,放在多智能體架構上,因爲大家發現,構建單一智能體並不能解決系統性問題。

在生態大會期間,沈抖向合作伙伴介紹了百度智能雲的最新升級,核心是支撐更復雜的應用。百度發佈了文心4.5 Turbo 和 X1 Turbo。而模型能力的提升,會給應用帶來新一波機會。爲了更快把模型轉化爲產品價值,百度智能雲同步升級了全棧的基礎設施

在算力層,全新發布了崑崙芯超節點,一個機櫃的算力最高可達到傳統形態下8臺8卡服務器,實現對MoE大模型單節點訓練性能5-10倍、單卡推理效率13倍的提升。

同時,升級了百度百舸GPU算力平臺。根據預估,AI推理市場將以每年近20%的增速快速擴大。百舸GPU算力平臺已完成了推理系統的重構,幫助千帆公有云服務,實現推理吞吐量提升20倍,推理速度提升50%以上。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應用開發層,提供了更爲強大的千帆企業級Agent和MCP服務,讓Agent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我們看到了確定性紅利,希望與合作伙伴共同抓住這些機會。”沈抖說,“MCP、A2A這些開放協議,有機會推動應用拐點的出現。3年後,到2028年,大模型應用市場有望突破1.2萬億元。MCP把工具規模化、標準化,讓智能體可以訪問更多工具和數據。而A2A協議,可以讓智能體更好的協同,組合解決更復雜的任務,未來我們將兼容A2A。”

在生態大會期間,合作伙伴也表達,隨着AI應用走向企業核心場景,大家期望百度智能雲的開放能更爲底層,比如開放到組件級,甚至API能力級,讓他們把一些強勢能力接入進去;再如在做垂類場景中,讓一些客戶能人工干預行業模型訓練或調優策略、參數等。

當下,大模型生態建設,正站在技術革新與產業轉型的交匯點上。業界看到,真正的好生態,將以大模型深入企業關鍵業務邏輯爲核心,推動生態圈各方的共擔、共建和共享。而百度智能雲推出的生態2.0體系,正與夥伴一起,探索這一目標的實踐。通過勾勒出產業協同的新圖景,爲大模型的規模化落地,打造強勁“引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