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昆明4月25日電 4萬多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商機,正在推動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企業加快提升服務能力。
“以往每年在數字化方面的投入不會低於3000萬元,今年會在這個基礎上持續增加投入。”新疆熙菱信息(維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費濤日前接受新華財經採訪時表示,今年還將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全生命週期服務工具鏈,進一步挖掘數據的價值,爲市場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2024年12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佈《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分批支持100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因地制宜探索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推動4萬家以上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效果初步顯現
新華財經記者近日在雲南變壓器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瞭解到,得益於數字化賦能,企業經營效益提升。“僅運輸成本一項,今年就比往年降低了30%左右。”該公司總經理王海波介紹說,除卻運輸成本之外,企業運營效率有了整體提升,產能提升至少10%,管理成本、場地成本等各項支出均有所減少。
傳統生豬養殖面臨生物安全體系不健全的風險,神農集團通過加大技術投入,建成國內首個規模最大生豬養殖生物安全人員隔離中心,使得其養殖死淘率以及平均成本位於行業領先水平。
“技術賦能後,公司養殖規模持續擴大,養殖完全成本仍有下探空間。”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表示,截至今年3月,公司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處於全行業較低水平。
賽迪顧問發佈的《2023—2024年中國數字化轉型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稱,2023年中國數字化轉型支出達到2.3萬億元,同比增長9.5%,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1萬億元。
受訪企業認爲,在政策推動下,數字化轉型領域將成爲投資熱土,投資機構會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相關技術與服務企業的投資力度,特別是專注於爲中小企業提供“小快輕準”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企業。
借力AI應對競爭
隨着各行各業對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提升,數字化服務市場的日益繁榮。賽迪顧問發佈上述報告稱,2023年中國數字化服務市場規模達7503億元,同比增長26.9%,2024年至202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8.8%。
“當前數字化服務市場競爭加劇,國內外衆多企業都在積極佈局AI領域,尋求技術創新和市場突破。”費濤認爲,在國產替代的宏觀趨勢下,今年企業將加快AI大模型在產品開發、業務應用等方面的融合,推動蓋婭平臺優化升級和應用,提升業務處理效率與智能化水平。
具體到新疆熙菱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會通過優化現有技術和創新研發新技術,提高算力的使用效率和性能。“除了智慧政務、智慧城市等領域外,AI大模型在行業的深耕服務 、以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業務會成爲企業新的增長點。”費濤說。
立昂技術總裁周路認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使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各行業對算力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不少行業巨頭紛紛加大在算力領域的投入,大規模投資數據中心基建,一些專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新興企業,也通過技術創新和差異化服務,在特定領域或細分市場嶄露頭角。“立昂的領算雲基於動態調度算法,實現算力資源秒級釋放,綜合成本可以降低30%。公司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鞏固領先優勢。”(參與調研:陳澤)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