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道
終止火炬科技分拆上市不到一個月時間,動力巨頭濰柴動力(000338.SZ)再度謀求分拆子公司上市。
日前,濰柴動力對外發布公告,其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雷沃”)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濰柴動力方面強調,本次分拆完成後,其仍將維持對濰柴雷沃的控股權。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這已是濰柴動力近年來第二次推動濰柴雷沃登陸資本市場。2024年4月,濰柴動力方面曾表示,暫時終止濰柴雷沃至創業板上市。濰柴動力子公司分拆上市似乎頗爲曲折,今年3月份,濰柴動力方面還表示,暫時終止所屬火炬科技分拆至創業板上市。
“最近在A股上市並不容易,專精特新企業獲得支持的傾向性更大。”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向記者表示,港股估值要比A股低,對濰柴雷沃而言,從估值角度來說,其認爲並不會很高,“因爲成長性有限”。不過黃立衝也對此表示,這是大環境所致。
子公司濰柴雷沃轉戰港股
推動旗下的農業裝備企業濰柴雷沃至港股上市,濰柴動力近日的分拆之舉引發市場關注。
4月9日,濰柴動力方面對外表示,其擬將濰柴雷沃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通過本次分拆,濰柴動力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將濰柴雷沃打造成爲公司下屬獨立上市平臺。”
濰柴動力方面進一步表示,通過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推進其與濰柴雷沃的業務協同及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濰柴雷沃的綜合競爭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具體而言,在發行規模方面,濰柴動力方面表示,在符合分拆上市地最低發行比例、最低公衆持股比例、最低流通比例等監管規定的前提下,本次發行的 H 股股數佔濰柴雷沃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 25%(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前)。
“本次發行全部爲公開發行的新股,公司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本次發行可以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5%。”濰柴動力方面透露,濰柴雷沃將在其股東大會決議以及境內外監管機構批覆的有效期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並上市。
相關信息顯示,濰柴雷沃是國內農業裝備領頭羊,旗下收穫機械、拖拉機等業務連續多年保持行業領先,是國內少數可以爲現代農業提供全程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品牌之一。
截至目前,濰柴動力持有濰柴雷沃 61.098%的股份,爲濰柴雷沃控股股東;山東重工通過濰柴集團、濰柴動力合計持有濰柴雷沃88.360%的股份,爲濰柴雷沃實際控制人。
不過當下謀求港股上市的濰柴雷沃,其被納入濰柴動力旗下的時間並不長。
濰柴雷沃方面曾對外披露,2022年6月,爲發揮濰柴動力與濰柴雷沃之間戰略協同效應,濰柴動力向濰柴集團收購其所持有的濰柴雷沃 22.69%股權。在此次收購後,濰柴動力持股比例增至62.00%,濰柴集團持股比例下降爲 37.31%,發行人控股股東由濰柴集團變更爲濰柴動力,實際控制人仍爲山東重工。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濰柴雷沃在短短几年內第二次衝擊IPO。2024年4月份,濰柴動力方面曾表示,基於彼時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爲統籌安排濰柴雷沃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其擬暫時終止分拆濰柴雷沃至創業板上市並撤回相關上市申請文件。
在業內看來,與香港相比,內地資本市場門檻較高、審覈嚴格,若申請上市企業非專精特新類型,上市難度較大。對於濰柴雷沃此次轉戰港股,黃立衝就向記者表示,從上次申請角度來說,雖然港股估值要比A股低,但是如果看重上市,港股市場仍是最佳選擇。
失約500億營收目標
連續衝擊資本市場的背後,濰柴雷沃的業績表現如何呢?
相關數據顯示,2022—2024年,濰柴雷沃營收分別爲171.6億元、146.9億元、173.9億元,增速分別爲-0.30%、-14.40%、18.38%,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69億元、7.72億元、8.95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爲-37.52%、0.39%、15.83%。
儘管2024年濰柴雷沃營收、歸母淨利潤皆保持增長態勢,但與此前確定的500億元營收目標,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將時間撥回2021年1月6日,公開信息顯示,彼時,濰柴動力控股股東濰柴集團在山東濟南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正式完成對濰柴雷沃前身雷沃重工的戰略重組,雙方已於2020年12月29日完成了股權交割。
“雷沃重工一定要上市。”濰柴集團原董事長譚旭光當時表示,雷沃重工未來將聚焦高端農業裝備,打造世界一流的農業裝備集團,2025年前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進入全球行業第一梯隊。
但梳理相關數據可發現,自2019年以來,濰柴雷沃營收一直保持在百億元規模,與譚旭光此前確定的500億元營收規模相去甚遠,不僅如此,2023年,濰柴雷沃營收甚至同比下滑14.4%,僅爲146.93億元。
記者翻閱濰柴動力2023年年度報告發現,其似乎從“側面”解釋了旗下農業裝備業務當年營收下滑的原因。濰柴動力方面彼時表示,2023年,農機市場出現階段性深度調整。“排放升級、糧食價格等多重因素疊加、農機市場大幅下滑。”不過濰柴動力方面仍表示,其“農業裝備業務逆勢而上,主要產品市佔率全面提升”。
對於此前確定的500億元營收目標,黃立衝直言,除非濰柴雷沃採用收購模式,達到成長目標的可能性“在未來幾年比較渺茫”。
業績存在明顯波動的另一邊,頭頂“國內規模最大、產品矩陣最完備的農業裝備企業”的濰柴雷沃,在此前衝擊創業板上市的過程中,就因盈利能力一般、毛利率低於同行等問題受到外界關注。
相關信息顯示,拖拉機和收穫機械爲濰柴雷沃核心業務。濰柴雷沃方面曾對外介紹,2022年,其玉米收穫機械國內市場佔有率單體排名第一,合併口徑排名第二,拖拉機和履帶式穀物收穫機械國內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拖拉機出口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儘管如此,濰柴雷沃的相關業務毛利率水平卻低於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關數據顯示,2020—2023年上半年,濰柴雷沃農業裝備業務毛利率分別爲13.97%、16.00%、13.49%及14.13%。
而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這一數據分別爲17.84%、15.71%、17.11%、18.50%。濰柴雷沃方面曾解釋,其原材料主要依賴外部採購,自制率相對較低,整機成本較高,因此毛利率較一拖股份和沃得農機偏低。“整體來看,公司毛利率位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合理區間內,符合公司實際情況。”
子公司IPO接連終止
不僅僅是濰柴雷沃,濰柴動力旗下火炬科技IPO籌劃四年,近期也宣告終止。
今年3月17日,濰柴動力方面對外表示,公司2025年第二次臨時董事會和2025年第二次臨時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議案,同意暫時終止所屬子公司火炬科技分拆至創業板上市相關事項。
對於終止上市的原因,濰柴動力方面表示,基於目前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爲統籌安排火炬科技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後,其擬暫時終止分拆火炬科技至創業板上市相關事項。
記者注意到,在近年來急於推動旗下多個子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背後,除了政策支持、把握行業發展機遇等因素外,也與相關子公司債務率較高、亟須融資支持有關。
相關數據顯示,2020—2023年上半年,濰柴雷沃負債總額分別高達 120.28億元、138.68億元、104.38億元及 119.85億元,同期資產負債率分別爲85.45%、84.84%、83.40%及 82.54%,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記者注意到,濰柴雷沃方面在此前申請創業板上市時表示,其發行募集資金50億元,其中補充流動資金爲10億元。濰柴雷沃方面坦言,自身“資產負債率水平較高,資本結構亟待優化,速動比率水平低於1,經營性負債壓力較大,募集資金及補充流動資金均具有合理性與必要性”。
“假設本次募集資金50億元后,公司報告期末的資產負債率將降低至61.40%,處於同行業合理水平,債務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濰柴雷沃方面在2023年9月份如此表示。
儘管如此,對於持續分拆旗下子公司上市,外界也不乏質疑聲音。今年4月份,就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向濰柴動力“發問”:“貴司資本市場分拆子公司上市攤薄上市公司權益,不利於母公司股東,分拆A股失敗後又H股分拆,對資本市場融資樂此不疲,而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大比例回購註銷這類應該做的而不做,與公司形象嚴重不符。”
“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全面提升濰柴雷沃的綜合競爭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進而有助於提升濰柴雷沃持續盈利能力,公司也將享有更大的利潤增長空間。”濰柴動力方面此後如此回覆。
對於濰柴雷沃撤回創業板申請僅一年即謀求赴港上市、濰柴雷沃近年來營收波動幅度較大等原因,記者此前致電致函濰柴動力方面,其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因爲當前正在靜默期,相關事項暫無法披露。”
(編輯:石英婧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