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這份“恢復供貨”通知值得華盛頓深思

環球網
11小時前

來源:環球時報

近日,來自美國零售巨頭的“恢復供貨”通知,引發廣泛關注。據香港《明報》4月26日報道,正在進行的廣交會上,多名中國出口商透露,包括沃爾瑪塔吉特家得寶在內的美國零售公司,已通知他們“恢復發送”因美對華加徵高額關稅暫時停運的貨物,關稅費用“由美方買家承擔”。沃爾瑪等企業目前尚未確認該消息,不過此前有報道稱,上述三家美國零售巨頭的CEO當地時間21日共赴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討論關稅政策對他們這些“依賴進口”企業的影響。沃爾瑪中國近日還宣佈將爲符合條件的外貿企業開設綠色通道。中美企業都在自覺維護供應鏈的正常運行,這從一個側面再度說明關稅壁壘無法扭轉中美經貿的剛性需求。

目前還不清楚沃爾瑪等零售商通知的具體範圍和細節,上個月沃爾瑪曾因關稅壓力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被中國商務部約談。如今,這一劇情的轉折意味深長,卻並不令人意外。像沃爾瑪這樣的跨國企業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無疑受益於經濟全球化,而隨着美國濫施關稅,其商品價格和供應鏈體系都將受到嚴峻考驗。按照目前的關稅稅率,一家美國公司進口一件價值100美元的中國商品,必須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繳納至少145美元的關稅。這筆費用會抹去公司原本可能獲得的任何利潤,迫使其虧本賣貨,或者將價格提高到消費者難以承受的水平。美國政客可以高喊“脫鉤”,但普通人的柴米油鹽不會等待口號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有出口商告訴《明報》,目前“恢復供貨”的仍然只是部分訂單,另一部分訂單則被取消。的確,在這樣的高關稅下,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商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取消中國商品訂單,要麼將關稅成本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沃爾瑪等美國零售商之所以奔走白宮,爭取繼續與中國供應商合作,不惜自己先承擔關稅,就是因爲他們很難在短期內找到“中國製造”的替代品,價優質優的中國商品很大程度上關係到他們的生存、運轉和利潤空間。可以說,美國政府的關稅大棒揮來揮去,最終結結實實地砸在了本國民衆的身上。而這樣的混亂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作爲全球體量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經貿合作爲雙方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從中國的大量進口支持了美國製造業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發展,豐富了美國消費者選擇,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國民衆特別是中低收入羣體實際購買力。即便限制進口,美國國內對“中國製造”的消費需求並不會自動消失。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24年4月發佈的報告,中國是美國商品和服務出口主要市場。2022年,中國是美國3個州的最大出口市場,32個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場以及43個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場,當年美國對華出口在美創造了93.1萬個就業崗位。中美經貿合作是自然稟賦與市場需求共同書寫的經濟學,而所謂“對等關稅”不過是一場代價高昂的政治表演,最終將被現實拉回本來的軌道。

事實證明,以鄰爲壑的逆全球化做法不僅有害,也成不了氣候。世界各國不可能退回到關起門來自給自足的狀態中去,在全球產業鏈中“排除中國”更是癡人說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沃爾瑪的這份“恢復供貨”通知值得華盛頓深思,希望美方能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儘快糾正錯誤的關稅政策,回到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的正確道路上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