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資產市場遭遇大規模拋售浪潮,外資持有美國股市比例在2025年初達到18%的歷史新高,約17萬億美元。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自3月初以來,外資已拋售約600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引發市場對美元、美股及美國國債的信任危機。
歐洲主導拋售潮數據顯示,本輪拋售主要來自歐洲投資者,歐洲地區的美股ETF和互惠基金出現明顯資金流出。與此同時,歐洲投資者對歐洲本土股市的配置力度顯著提升,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化投資特徵。相比之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其他主要經濟體不僅未參與拋售,反而趁機增持美國權益類產品。
歷史性拋售規模高盛分析師Daniel Chavez團隊的研究顯示,自1980年以來,美國市場共發生過10次顯著的外資拋售事件。這些拋售平均持續11個月,累計拋售金額平均佔美國股市市值的0.6%,按當前市場規模計算約相當於3000億美元。基於這一數據推算,當前拋售潮仍有約2400億美元的潛在拋售空間。
市場聯動邏輯轉變本次拋售呈現出與往期不同的特徵。在過去10次外資拋售事件中,有7次期間標普500指數實現上漲,僅在1987年、1990年和2022年出現下跌。同時,過往拋售期間美元平均升值5%,而本輪拋售中美元卻出現大幅貶值,打破了傳統"美元-美股-美債"的聯動邏輯。高盛報告指出,雖然短期內拋售步伐可能放緩,但如果美國經濟前景持續惡化,外資或將繼續減持美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