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康波:僅退款終結背後,“貓拼狗”備戰AI時代

鈦媒體
昨天

爭議中的僅退款,迎來了終結日。

據《北京商報》報道,拼多多、淘寶、抖音、快手、京東等多個電商平臺將全面取消“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貨”申請,將交由商家自主處理。

這一轉變絕非簡單的規則調整,僅退款的誕生與消亡,折射出一個更深刻的命題:當流量紅利見頂、技術週期迭代,企業如何在“內卷”與“創新”之間抉擇?

答案正藏於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的規律中。過去二十年,電商乘信息技術革命的東風扶搖直上,而今,上一輪康波週期漸入尾聲,以AI爲核心的新週期曙光初現。

取消“僅退款”,是行業對舊規則的自我糾偏。“貓拼狗”們正在告別以犧牲生態健康爲代價的零和博弈,轉而擁抱新一輪技術驅動的價值重構。

“僅退款”退場:康波週期裏的新起點

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理論(康波週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經濟規律:技術的顛覆性革新驅動着50-60年的經濟波動,每一輪週期都經歷繁榮、衰退、蕭條與回升四個階段。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蒸汽機、電氣化、信息技術等革命性技術依次主導了前幾次康波週期。其中,信息技術週期的繁榮期,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讓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實現飛躍式發展。

然而,隨着技術紅利的邊際遞減,全球經濟增長動能顯著放緩,電商行業陷入“存量博弈”的困局。

在此背景下,“僅退款”政策應運而生。拼多多率先以“退款不退貨”規則撬動下沉市場,淘寶、抖音等平臺迅速跟進。

這一政策本質上是平臺利用規則制定權,通過犧牲商家利潤換取用戶增長與市場份額的短期策略,反映了康波衰退期內資本投入與技術創新脫節的典型特徵。當技術停滯導致行業陷入“內卷化”競爭,平臺依賴非生產性規則,比如價格戰、流量補貼等維持增長。

過去一年,“僅退款”政策雙刃劍效應已經相當明顯。在短期內拉動了用戶活躍度,但長期卻導致商家利潤空間被壓縮、羊毛黨氾濫、物流與保險成本激增,甚至威脅中小商家的生存。

是時候踩下剎車了。從淘寶鬆綁僅退款起,各大平臺都陸續優化這一政策。電商平臺逐漸意識到,需要一種更加具有長期價值的發展模式。歷史反覆證明,能夠穿越週期的企業往往具備兩大特質:一是對技術革新的敏銳洞察;二是對生態健康的長期堅守。

當前,全球正處於上一輪康波(信息技術週期)的尾聲與下一輪康波(以AI、生物科技等爲核心)的萌芽期。在這一歷史性轉折點上,“僅退款”政策的落幕,既是電商行業對舊增長模式的告別,也是對新康波週期的擁抱。

今年以來,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都在加速擁抱新興技術和商業生態的變革,一方面構建“平臺與平臺、商家、消費者”多方共贏商業生態,另一方面加大對AI技術的應用探索。

在新一輪康波的起點上,電商行業的競爭已從“規則的博弈”升維至“技術與生態的競速”。誰能將創新根植於實體經濟的土壤,誰就能在技術長潮中錨定未來座標。

供給側之變:尋找創新的最大公約數

歷史經驗表明,上一個技術康波週期中的巨頭往往會成爲下一個週期的奠基者。此時的“貓拼狗”,就引領着電商行業新一輪變革。

首先,三大平臺率先開啓戰略調整,從“流量內卷”到“價值迴歸”,優化營商環境,扶持優質商家,降低內卷以將更多精力放到增長與創新中去。

鬆綁僅退款之餘,淘寶、京東、拼多多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商家發展。淘寶天貓已經帶領美妝、服飾、運動戶外等行業商家打響了“增長戰役”,由平臺一手治理營商環境,一手籌劃扶持和激勵策略;京東昇級“春曉計劃”,爲品牌和商家投入至少10億廣告金補貼;拼多多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態建設,自去年推出“百億減免”,今年再次推出“千億扶持”計劃。

這意味着,此刻的電商戰場,巨頭們已悄然換軌。而驅動電商巨頭從短期流量爭奪轉向長期生態重構的動力,無疑是新的康波週期到來,更多增長機遇正在孕育。

以AI爲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開啓下一段長達數十年的繁榮長波。業內率先將新技術應用至傳統領域的企業,已經喫到了第一波紅利。比如,京東通過“硬件+算法”的深度整合,使京東物流履約效率提升了40%。此外,阿里媽媽也表示,AI能力已在商家經營中展現了顯著的助力成果,AIGC圖生視頻的應用則爲商家帶來了點擊率(CTR)65%的顯著增長。

毫無疑問,電商巨頭正在以自身資源優勢,搶先瓜分AI電商時代的大蛋糕。

阿里巴巴重視AI操作系統定義電商生態規則。阿里豪擲3800億元佈局AI大戰略,旗下淘天集團不斷推進其AIGX技術體系、大模型家族等技術進展。

京東則重視“產業AI”優勢。比如,拓寬供應鏈護城河。近三年,京東累計研發投入超400億元,其中超30%投向AI領域,成功打造了數智供應鏈。以京東零售智能供應鏈平臺爲例,通過將AI能力應用於各供應鏈場景,對於自營業務千萬量級SKU進行精準預測、智能決策以及高效協同,將京東庫存週轉時間降至31.2天。

此外,拼多多則將70%的AI資源投向交易環節,通過技術突破農產品流通壁壘。CTO陳磊表示:“工程師必須下田頭、進車間,技術價值要用斤兩衡量。”這說明拼多多AI戰略面服務於下沉市場與農業數字化。

儘管路徑因業務痛點不同而略有差異,三巨頭都在轉向技術驅動的生態構建,以資源傾斜和技術創新扶持商家與產業鏈升級。

因此,這場變革不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產業邏輯的重塑。

電商巨頭從短期關注流量變化,到中期佈局生態重構,長期押注技術轉化。中國電商正以一場集體轉身,叩響新一輪康波週期的大門。而事實將證明,敢於掙脫短期主義的桎梏,在技術長潮中前進,將收穫更豐碩的果實。

對於投資者而言,此時是重估電商產業的關鍵時期。正如周金濤所言:“人生的財富積累依賴於對康波階段的精準定位”,電商行業的未來估值邏輯正在從“流量規模”轉向“技術滲透率與生態協同能力”。

AI時代電商估值邏輯的範式遷移

當以AI爲核心的新一輪康波週期拉開序幕,全球電商產業正經歷自移動互聯網革命以來最深刻的估值範式遷移。

傳統電商估值模型中的GMV增速主導邏輯正在失效,AI技術滲透率與生態協同效率構成新的價值座標軸。

從最直觀的業績指標來看,瑞銀分析師Kenneth Fong團隊表示,隨着未來AI技術不斷增強,將進一步助力京東提升用戶體驗、提高履約效率,從而鞏固其未來的增長潛力和利潤率提升空間。

從生態協同來看,阿里巴巴AI技術對零售、金融、物流等業務的賦能效應,將釋放跨場景協同價值,推動長期估值溢價。對此,國信證券指出,看好阿里巴巴在AI產業驅動下對其他各業務線的賦能作用。此外。拼多多也通過科技賦能農業的持續投入使其田間-倉儲數據交互效率不斷提升,驗證了數智化技術對垂直場景深度改造的價值創造路徑。

即將到來的年中大促將成爲檢驗電商平臺AI化的試金石。阿里媽媽提出了“AI驅動 質贏618”的主張,強調AI全鏈路經營提效路徑;京東集團旗下的一站式數智營銷服務品牌京準通則以“智匯·共升”爲主題備戰大促;抖音電商目前正開發首款面向C端的AI電商服務“AI購物小助手”。種種跡象都表明,沉寂已久的電商大促正迎來更多新看點。

當然,目前各大平臺對AI賦能電商的應用仍然比較初級。從效率革命到最終的範式顛覆,AI電商的想象力還遠遠沒有打開。站在長遠視角下,AI大模型仍處於快速迭代的早期階段,時代先鋒者需要通過一次次探索,才能實現飛躍。

可以預見,當AI帶來的邊際成本下降曲線與GMV增長曲線形成黃金交叉,電商產業將突破傳統電商的估值天花板。

在這場百年未有的商業形態變革中,那些能持續輸出δ值(邊際改善率)的先行者,終將在康波週期輪動中捕獲α機遇。這既是商業文明的進化論,也是產業週期下的價值重估預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