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博投研近日發佈研究報告,對AI遊戲行業進行點評,其主要內容包括:
AI遊戲是藉助人工智能技術來優化遊戲體驗和開發流程的遊戲類型。
在遊戲市場逐漸回暖、政策環境持續向好的背景下,國家新聞出版署加快遊戲版號審批,多項鼓勵文娛消費政策的出臺,推動了AI遊戲產業供給端的多元化增長,遊戲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峯。預計2025年下半年,首批AI原生玩法將實現商業化集中上線,遊戲內容也將迎來快速革新。
AI主要從兩個關鍵方面爲遊戲行業賦能。在研發環節,通過代碼生成和遊戲內容生成等AI應用,能夠顯著提升各流程的效率,例如騰訊的自研AI遊戲引擎GiiNEX,藉助生成式AI技術,爲開發者在3D圖形、動畫、劇情等多方面提供AIGC能力,使遊戲資產創作提效40倍以上。
在用戶體驗方面,將AI智能體或實時生成的AI內容融入遊戲,能極大增強玩家的遊戲感受,網易《逆水寒》中的AI競技場就是很好的例證,上線1個月內便成爲全球參與人數和有效投票數最多的AI競技場。
AI遊戲的發展遵循一定的路徑,參考移動遊戲的發展軌跡,休閒類遊戲往往率先出現爆款,且多由創業公司推出,大公司則擅長在玩法得到驗證後快速跟進。
不過,AI遊戲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AI驅動可能導致遊戲內容過於自由難以把控,AI交互對玩家的輸出能力要求較高,影響玩家體驗,原生AI遊戲玩法仍處於探索階段。
從驅動因素來看,政策持續利好,2025年相關政策明確鼓勵動漫、遊戲等消費,遊戲版號常態化發放,2024年國產遊戲版號達1416款,同比增長31.7%,2025年2月新增113款,這爲行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技術上,AI原生玩法加速落地,米哈遊、騰訊、網易等公司在AI技術應用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市場層面,2025年1月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311億元,同比增長28%,出海收入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29%。
AI全面重塑遊戲行業。在開發環節,2024 - 2033年全球生成式AI在遊戲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14.3億美元增長至111.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5.6%。在交互方面,AI從輔助工具轉變爲核心驅動力,革新了遊戲開發流程和交互體驗。商業化模式上,AI爲遊戲帶來了訂閱制、精準內購推薦和廣告精準匹配等新機遇。
在AI遊戲產業鏈中,AI技術提供商專注於技術研發,如MiniMax的“星野”產品。遊戲開發及運營公司利用AI提升研發效率和用戶體驗,衆多公司在AI方向的投入不斷加大。AI陪伴社交產品則通過AI提供情感陪伴和互動體驗。心動公司、騰訊、網易等衆多企業都在積極佈局AI遊戲領域,各自取得了不同的成果。
展望未來,AI實時生成遊戲雖已實現,但可控性有待提高。AI原生遊戲可能最先出現在敘事型遊戲中,RPG遊戲是重要的發展方向。AI原生遊戲有望吸引更多用戶,提升用戶付費意願,預計2027年國內AI原生遊戲市場規模有望超300億元。各遊戲廠商通過自研、投資和外部聯動等方式,加速在AI遊戲領域的佈局。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