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核心專利呼籲“安全平權” 解碼吉利的造車價值觀

中國經營報
昨天

  統一智能輔助駕駛方案發佈一個月後,吉利汽車再度“出手”——整合旗下電池業務。

  4月23日,在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開幕日,吉利方面對外宣佈,將整合旗下電池業務,成立全新電池產業集團,據悉,吉利旗下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一爲神盾金磚電池品牌。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統一旗下電池業務外,吉利還將向全行業開放電池底部安全專利集,將爲消費者與行業帶來整車電池安全設計與技術驗證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對旗下電池業務進行整合與對外開放專利的背後,汽車電池行業正邁入強監管時代。相關信息顯示,工信部正式發佈GB38031-2025《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將於2026年7月1日施行,據悉,相比2020年版國家標準,上述版本提高了技術要求。

  “今年4月以來,無論是電池的標準,還是智能輔助駕駛的一些標準,國家相關部門提出了一些相關的監管要求,我認爲非常及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對包括《中國經營報》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我們認爲守住安全底線,纔是造車的主線。就像在百人電動會議的時候,當時我也說安全平權纔是真正的平權。”

  向全行業開放電池底部安全專利集

  除了密集發佈重磅車型外,各大車企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宣佈的戰略規劃,也成爲外界關注焦點。

  “吉利控股集團將整合旗下電池業務,成立全新電池產業集團——吉曜通行,並將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一爲神盾金磚電池品牌。”4月23日,淦家閱在2025年上海車展對外如此表示。

  在外界看來,今年3月份,吉利發佈統一的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千里浩瀚”,僅僅一個月後,就宣佈整合旗下電池業務,接連進行的兩大戰略舉措,與吉利謀求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密不可分。

  “《台州宣言》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指引,通過‘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五大戰略舉措,進一步聚焦汽車產業主業,持續推動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全面提升競爭力。”淦家閱坦言。

  “爲什麼神盾金磚短刀電池是動力電池的最優解?從汽車的產品第一性原理來分析,汽車在不斷運動,機械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就是汽車的底層邏輯,所以我們要把動力電池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做好。”淦家閱表示。

  相關信息顯示,吉利神盾金磚短刀電池,長度比長刀電池短40%左右,厚度是18.2mm,而長刀普遍是13.5mm,短刀的尺寸更短、結構更優,發熱量也更小。淦家閱直言:“所以安全性、穩定性與使用壽命是比長刀電池高很多,電芯的安全行駛里程能達到100萬km以上。神盾金磚短刀電池的‘安全冗餘’可以完全覆蓋汽車全生命週期、用戶全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23日當天,除了對外宣佈整合電池業務外,吉利方面還對外透露,向全行業開放電池底部安全專利集。

  “針對電池新國標增加的底部碰撞試驗,作爲該項測試國家標準的主要參與者,吉利還將向全行業開放電池底部安全專利集,爲消費者與行業帶來整車電池安全設計與技術驗證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吉利方面介紹,吉利投資20億元建設的全球全域安全試驗中心,也將在今年落成使用並向全行業開放。

  “吉利今天開放的不是一個專利,而是一組專利。”淦家閱在4月23日表示,“第一個是電池包底板的防護專利,通過複合材料與高強鋼板夾層設計,既降低了重量,又提高了電池底部耐腐蝕和抗衝擊性能。”據悉,吉利對外開放的另外兩項電池技術分別是電池包防撞梁專利、底部碰撞實驗裝置專利。

  此外,吉利全球全域安全試驗中心也受到外界關注。淦家閱對此介紹,該試驗中心有10多項全球和國內首創的試驗功能。“擁有全球首家室內全天候氣象環境模擬測試區,可實現極端環境下的輔助駕駛測試,還是國內首家可0—90度無級對撞角度調節的試驗中心,可真實還原實際交通事故中各種角度的碰撞場景。”

  安全專利不是“炫技工具”而是推動行業“安全平權”

  受到外界關注的是,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接連開放電池專利集與試驗中心的吉利,其出發點又是什麼呢?

  “推動新能源汽車安全向上、安全平權。”吉利方面介紹,“在吉利看來,安全專利不是‘炫技工具’,而應當成爲全行業共享的標準。”相關信息顯示,2 024年8月,吉利曾宣佈向全行業開放隱藏式門把手安全專利集羣。

  在淦家閱看來:“吉利始終堅持把汽車產業作爲一項馬拉松長跑,我們不是在短跑,而是堅持方向正確,所以我們還是要把這些事情作爲第一要素來做。吉利一直講安全第一,這也是我們刻在骨子裏面的造車基因。”

  “1998年第一輛車下線的時候,吉利就說要‘造老百姓買得起的車’,後面緊接着升級爲‘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再到2007年的時候,我們就正式提出要‘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車’。最安全就是安全第一,最環保是新能源,最節能是減排、綠色。”淦家閱表示。

  “後面吉利爲什麼會收購沃爾沃?因爲兩個企業有着共同的價值觀,就是對安全的重視,我們跟沃爾沃的理念是契合的。到3.0階段,我們又提出‘造每個人的精品車’。”淦家閱進一步分享,“現在到了智能化時代,我們就要‘造每個人的智能精品車’。這就是我們大的造車邏輯。”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李傳海強調,吉利造車將近30年,一直把“健康安全”作爲第一性原理。2016年,吉利在行業中首創“安全識別圈”理念,將傳統安全開發技術內容進行拓展,打造車輛安全整體解決方案。

  “2020年,吉利又在行業內創新提出‘全域安全’的開發理念,按四大域、九大安全系統進行開發。”李傳海透露,“最近10年,吉利的研發投入超過2000億元,在安全開發上的投入更是不遺餘力。”

  對於國家對智能輔助駕駛的強監管,淦家閱直言:“長遠來講一定是好事情,行穩致遠。現在的‘智能駕駛’很多在偷換概念,應該叫智能輔助駕駛。在車上睡覺這種宣傳噱頭,不能有。”

  “我們3年前發佈的博越L,就已經率先搭載了高速/高架NOA,但我們不能誇大宣傳。關乎安全的問題,我們必須實打實,必須說真話。”在淦家閱看來,“出了一起事故,對企業來講可能是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但對用戶來講是百分之百。”

  而在重視安全與技術創新之間,吉利又將如何平衡也受到外界關注。

  “吉利一直說安全是第一優先級,最關鍵的就是智能輔助駕駛如何更安全。不安全的智能輔助駕駛,就是根基不穩的空中樓閣。我們首先要堅持做正確的事,再去做到領先,如果同時做到領先、難而正確,就更好了。”淦家閱強調。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