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水運網
近日,青島港前灣港區碼頭現場,首次靠泊的8K等級(集裝箱標箱裝卸量在8000TEU以上)船舶“馬士基帕洛瑪”輪成功與碼頭實現了岸電連接。據瞭解,2025年一季度,青島港岸電接電量達到519萬kW·h,同比增幅144%,創出歷史新高。
亮眼成績的背後,是山東港口青島港積極踐行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堅定決心與不懈努力,是青島港在岸電建設與應用領域持續投入、創新突破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青島港充分發揮港口樞紐作用,不斷加大岸電連船服務推廣應用,在港船舶能源綠色化成爲常態化操作,實現全船型覆蓋,助力港口新質生產力澎湃發展。
——軟硬件再升級,岸電應用“全面開花”
從高、低壓岸電接電箱,到高壓岸電自行機器人,再到移動式岸電插座箱,岸電設備升級應用讓青島港“綠意盎然”。
自2020年交通運輸部《港口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施行以來,青島港始終堅持高標準、高要求,投入大量資金,對碼頭岸電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深入開展船舶岸電專項提升行動。截至目前,青島港建設高壓岸電設施23套,低壓岸電接電箱90餘套,通過高、低壓岸電設施交互配合佈置的方式,實現泊位岸電100%全覆蓋,爲岸電常態化應用提供保障;同時,增設保障裝置、改造升級設備,持續優化岸電設施,提升岸電接電適配能力,最大程度滿足船舶接電需求。
持續的投入升級,始終是青島港岸電蓬勃發展的堅實保障。
在硬件設施上,青島港不斷加大岸電覆蓋範圍,新建和改造多個專業化的岸電供電站,升級岸電低壓智能“充電樁”、新增移動式岸電插座箱等,並自主研製高壓岸電接電機器人,構建起完備的岸電供應體系。“人員遠程無線遙控操作機器人,可以在岸邊狹小的空間內,通過碼頭地面拖纜槽、軌道等複雜地形,長距離自動收放連接電纜,有效解決人工拖拽電纜以及船舶電纜過短無法使用岸電的問題,全面提升岸電接電率。”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工程技術部副經理潘海青介紹道。
在軟件系統上,青島港研發智能船舶低壓岸電系統,實現智能插拔岸電,有效解決“人電不分離”難題;此外,岸電應用管理逐步“智能化”,港區高壓岸電全部實現電量線上化計量,同步開展低壓岸電設施遠傳電錶改造及岸電智慧管控平臺建設工作……
通過持續升級,青島港岸電應用場景逐步實現全船型覆蓋,每一艘船舶都能在青島港順利接入岸電,岸電連船捷報頻傳——
2024年3月,完成首艘件雜貨船舶接電,開創件雜貨領域新紀元;2024年8月,自動化碼頭實現“三船同框”接電,晝夜接電8萬kW·h,創出新紀錄;2025年2月,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累計爲世界級船公司旗下共計38艘次船舶進行岸電輸電485147.6kW·h,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44%、167%……這不僅是數據上的跨越提升,更爲港口綠色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服務舉措再升級,質效齊增“好評如潮”
“應接盡接,效率服務一流”“從船舶預約靠港階段便介入服務流程,確保船舶到港即可快速接入岸電”……近年來,在全球航運業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青島港不斷創新岸電服務舉措,船舶岸電連接時間不斷縮短,連接成功率大幅提高,受到客戶一致好評。
爲進一步強化服務,青島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定《碼頭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創新性提出“一船一確認”管理模式,逐船規範記錄船舶岸電信息、停送電時間、未接電原因等內容;組建專業的岸電服務專班,積極開展岸電知識培訓,爲船舶提供全方位的岸電接入服務,促進岸電廣泛應用。
碼頭前沿,一艘又一艘船舶的高效岸電接電,見證着青島港岸電服務的順暢與優質。
“從正式接管集裝箱船舶岸電連船工作以來,我們多措並舉提升服務質量,成功開展岸電連船工作600餘次,減少碳排放量超1.3萬噸。”青島港供電公司岸電連船專班人員孔傑介紹道,爲暢通與外籍船員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專班人員總結編制了全國首份雙語版《岸電連船指導手冊》,更好地指導船方、岸方執行工作流程,“面對頻繁的岸電連船作業,我們隨叫隨到、24小時待命,堅決樹好對外服務形象。”
此外,青島港還積極探索岸電與新能源的融合發展,在碼頭區域建設了光伏發電設施,將清潔能源融入岸電供應體系,以全場景氫能應用爲引領,聚焦運輸結構低碳化、能源供給清潔化、能源消耗電氣化、岸電使用常態化、綠色低碳示範化,推動生產模式綠色升級。
“碳”路前行,“綠”動未來。正是一個個新服務舉措的持續,帶來了青島港一次次新的岸電接電紀錄。未來,青島港將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爲推進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多的港口力量,書寫綠色港口建設更加燦爛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