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灰犀牛”逼近 美股脆弱性即將暴露無遺

智通財經
04-25

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關稅政策的出臺,美國股市在貿易戰中的脆弱性即將暴露無遺。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間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其實相當有限——自2004年以來,該指數中幾乎所有利潤率增長都來自蓬勃發展的科技板塊。若剔除科技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幾乎停滯不前。

本月投資者最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擬議關稅對美國經濟和企業利潤的影響。當前正在進行的一季度財報季表明,就連企業自身也難以預估潛在衝擊,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焦慮。

Murphy & Sylvest Wealth Management市場策略師兼高級財富經理Paul Nolte表示:“標普500指數吸收關稅衝擊的能力不僅比表面看起來更弱,而且我認爲,由於科技股的存在,該指數對關稅反而更加敏感。”

據Bloomberg Economics估算,雖然特朗普政府正與50多個國家進行貿易談判,但平均關稅率仍維持在22.8%左右,根據談判結果甚至可能升至32.6%。如此高的關稅勢必對美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導致成本上升、利潤縮水。

利潤緩衝墊單薄

過去二十年標普500指數中非科技類企業的利潤率增長乏善可陳,這意味着一旦關稅成爲重大阻力,指數內大多數美國企業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空間來消化衝擊並實現增長。

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計,2025年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2025年的平均運營利潤率爲16.4%,但剔除科技板塊後將驟降至13.5%——這一預估可能還未完全反映新貿易政策的潛在影響。而科技板塊今年預計將創造34.1%的驚人利潤率。

Miller Tabak + Co.首席策略師Matt Maley表示:“科技巨頭能在2023-2024年領漲市場絕非偶然——當其他行業舉步維艱時,它們卻在創造鉅額利潤。”

Maley認爲更需警惕的是,市場正在全面下調今年盈利預期。Bloomberg Intelligence彙編數據顯示,分析師目前預測2025年標普500指數利潤增長率僅爲7.9%,較年初近13%的預期大幅縮水。

Maley表示:“如果連唯一推動增長的板塊都失去動力,即便經歷近期大跌,很多投資者仍會措手不及。”他指出,4月2日特朗普對貿易伙伴加徵關稅引發的拋售潮就是明證。

這對過去幾年享受科技股推動美股大漲的投資者無疑是一記警鐘。由於市值加權機制,科技板塊對標普500整體走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考慮到科技股仍處高估值區間及其在指數中的巨大權重,該板塊股價極易波動,可能拖累整個大盤表現。

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O'Rourke表示:“關稅將重創該基準指數最大的盈利增長引擎,科技板塊很可能成爲拖累指數利潤率的最大因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