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週五表示,由生成式AI新星DeepSeek爲代表的文本生成模型正面臨“需求萎縮”,與此同時,百度正試圖重塑其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
李彥宏在百度開發者大會上對這家中國AI“寵兒”模型侷限性進行了罕見的質疑,稱像DeepSeek這種只能生成文本內容的模型存在諸多限制。他當天發佈了兩款新的多模態大模型——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X1 Turbo,不僅支持文本,還具備音頻、圖像和視頻的處理能力。他補充稱,DeepSeek的模型更容易產生誤導性的“幻覺”,在速度和成本方面也不如國內其他競爭對手。
李彥宏指出,大模型的競爭格局在不斷變化,市面上不斷湧現出“功能強大的新模型,爲用戶提供更多選擇”。他表示,過去一年,大模型世界風雲變幻。一邊是大模型廠商“卷生卷死”,另一邊是開發者無所適從,不敢放心大膽做應用。“只要找對場景,選對基礎模型,有時候還要學一點調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做出來的應用是不會過時的。”
這一表態正值百度努力重塑AI領導者形象之際。此前,百度被迫調整策略,取消了對其聊天機器人的訂閱服務,並將其模型以“開源”形式免費提供。百度正面臨來自阿里巴巴等國內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後者也推出了性能強勁的開源多模態模型。
百度還展示了其多模態模型在多個場景下的應用,包括升級版的AI數字人平臺,使商家能夠創建類人虛擬形象,用於直播帶貨和產品推廣。
儘管李彥宏指出了DeepSeek模型的侷限,但自DeepSeek因其R1推理模型發佈並迅速登上中國大語言模型頭部位置以來,百度仍積極採用其模型。最近幾個月,百度已將DeepSeek模型接入其企業級平臺“千帆”,並集成到百度地圖和搜索產品中。
Forrester Research副總裁查理·戴(Charlie Dai)表示,百度在週五發佈的新動向將“加速中國各行業對AI的採用,降低開發者門檻,並加劇與其他領先廠商的競爭”,這些廠商包括阿里雲、華爲雲和騰訊雲。目前,DeepSeek據悉仍專注於推動模型研發,其工程團隊正在全力推進下一代R2和V4模型的發佈。
自2022年11月ChatGPT問世以來,百度是首家對OpenAI這款熱門聊天機器人作出回應的中國企業。2023年3月,百度推出了文心一言,移動端隨後更名爲“文心一言App”。
文心一言在中國市場起初表現亮眼,但隨後被字節跳動的“豆包”以及DeepSeek的聊天機器人超越。今年,百度因用戶訂閱意願不強、競品免費產品豐富,最終取消了其訂閱服務。
起初堅持“閉源”策略的百度,也最終轉向“開源”,允許開發者更靈活地基於其模型構建應用。
週五,百度還發布了一款名爲“心響”的全新AI智能體應用,正式進軍這個由阿里巴巴的夸克App及Manus AI等初創公司產品主導、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