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大家好,來看下熱點消息。
美聯儲官員:若特朗普高額關稅致失業率飆升,將支持降息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警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引發的貿易戰可能很快會導致失業率上升。
據悉,因爲其他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美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已面臨風險。若外國客戶減少訂單,美國一些依賴出口的行業可能被迫裁員。
沃勒表示,若關稅維持現狀,7月之前將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顯著影響。如果特朗普政府恢復激進的關稅水平,企業可能會開始裁員,如果失業率大幅上升,他將支持降息。
沃勒強調,一旦勞動力市場出現嚴重惡化,他預計很快會有更多降息。
特朗普稱已爲俄烏問題設最後期限,屆時美國態度或生變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俄烏衝突發表了一系列言論。特朗普指出,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有實現和平的意願,雙方都必須加入談判。他還透露,自己已在俄烏問題上設定了一個最後期限,期限過後,美國的態度將會有所不同。
不過,俄羅斯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23日稱,特朗普從未指定任何日期,且俄方認爲設定俄烏停火的最後期限並不合適。
在談及對俄羅斯的態度時,特朗普表達了對俄羅斯襲擊基輔的不滿。當談及是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時,特朗普表示,他“寧願在一週內回答這個問題”,但如果無法達成協議結束衝突,“事情就會發生”,並強調美國會竭盡全力與烏克蘭合作。
當被問及烏克蘭割讓領土問題時,特朗普表示,這將取決於具體割讓哪些領土。
此外,特朗普認爲,俄羅斯並非和平的阻礙,目前美國正在對俄烏雙方施加巨大壓力,以推動和平進程。
利多因素階段性兌現,生豬期價回落
經歷一輪反彈後,生豬期貨本週開啓下跌模式。週四盤中,生豬期貨主力2509合約最低跌至13530元/噸,收盤報14135元/噸,跌幅1.74%。
中信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李藝華表示,前期推動生豬期貨價格反彈的因素包括二次育肥、宏觀情緒、成本上漲等。近期,特朗普對關稅的態度有所鬆動,市場情緒好轉。同時,勞動節假期臨近,二次育肥和壓欄的大豬在月底可能面臨一波集中出欄。從肥標價差(肥豬與標準豬價差)和肉豬比價來看,終端消費表現一般,在前期利多因素有所減弱後,生豬期貨價格出現回調。
近期生豬現貨市場表現偏強,4月24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爲14.89元/千克,較月初上漲2%。李藝華認爲,4月以來,二次育肥持續參與,養殖企業出欄均重增加,上游出欄進度偏慢,生豬供需關係暫時收緊,導致現貨價格出現小幅反彈。但由於去年行業產能持續擴張,生豬供應總量依舊充裕,所以現貨價格反彈幅度有限。
方正中期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宋從志認爲,4月份消費季節性走強是帶動豬價上漲的主要因素。3月底,國內生鮮食品價格出現共振走強,其中牛肉價格領漲,令豬價邊際壓力減輕。此外,2月份以來,外盤農產品見底以及特朗普持續加碼的關稅政策爲飼料養殖產業鏈注入利多,生豬遠端養殖成本預期抬升,加之豬肉進口下降以及國內整體凍品庫存偏低,爲豬價的季節性反彈創造了條件。
從生豬自身供需格局來看,宋從志認爲,當前行業主要生產能力的提高體現在效率而非絕對產能水平上,能繁母豬累計增幅不大,而效率的持續提升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另外,散戶在經歷長期的虧損後存在明顯“疤痕效應”。這些都與過往週期相差甚遠。因此,當前生豬產業上游雖然經歷較長時間盈利,但並未積累過高風險,生豬期現貨價格表現抗跌。
李藝華表示,從期貨市場來看,生豬期貨遠月合約主要交易成本抬升的預期,近月合約交易現貨偏強的現實。4月份,貿易摩擦導致成本擔憂,利多情緒發酵,生豬期股聯動上漲。從基本面來看,4月二次育肥和壓欄分流了供應壓力,生豬現貨表現抗跌,在期貨貼水現貨較多的情況下,近月合約出現反彈。近期利多因素已經階段性兌現,生豬現貨價格繼續上漲的難度增加,週四生豬期貨價格下跌,反映了市場對增產週期中供應壓力的擔憂。
展望後市,李藝華認爲,二季度,生豬價格仍有利多驅動,但考慮到目前生豬體重偏大,預計價格上行空間有限,建議謹慎操作。從基本面來看,2024年10—12月仔豬存活率下降,新生仔豬數量微降,按照“仔豬—商品豬”6個月的生長週期推算,2025年4—6月商品豬供應壓力將緩解,豬價或出現反彈,同時也要關注大豬庫存的累積和釋放節奏帶來的波動。三季度,生豬增產週期恢復兌現,關注逢高沽空機會。2024年5—12月全國能繁母豬產能持續增加,按照“母豬—生豬”10個月的兌現週期推算,2025年三季度生豬供應壓力較大。從仔豬環節來看,2025年初新生仔豬量重新開始增加,且絕對數量較大,驗證2025年三季度生豬出欄增幅,供應壓力繼續推動週期向下。
宋從志表示,當前國內生豬供需矛盾並不突出,尤其是仔豬價格已回到出欄成本上方,暗示產業盈利週期有望繼續保持。2025年上半年,在宏觀預期轉強的大背景下,價格處於低位的商品存在估值上修的條件。對於生豬而言,在低於13500元/噸的養殖成本時以逢低做多爲主,或買入看漲期權。
責任編輯:趙思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