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拉松,月薪三萬也快高攀不起了
4月19日,北京亦莊舉辦了首屆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
機器人選手們跑馬的視頻引發了海量討論。圍觀之餘,有網友感嘆“看機器人們跑得很開心,但自己已經快跑不起馬拉松了”。
這並不是在誇張。
熱門比賽的超低中籤率,正在讓普通人跑馬拉松變得越來越難。
以今年3月下旬的無錫馬拉松爲例,比賽共吸引64個國家和地區近43萬選手報名,馬拉松中籤率約爲6.00%、半程馬拉松中籤率約爲3.26%、歡樂跑中籤率約爲4.59%。
社交平臺上,有不少跑友表示現在馬拉松比賽名額太搶手,自己每天不是在報名就是在報名的路上,但大多數時候都中籤失敗,“花錢不一定跑得上”。@Dennis 今年上半年至今共報名了9場馬拉松賽事,但只中籤一場。
我們好奇,連機器人都要湊一湊熱鬧的馬拉松現在到底有多火、跑一場馬拉松要花多少錢、辦馬拉松又靠什麼賺錢?
01
馬拉松數量連續兩年增長,但和5年前相比基本“持平”
最近的馬拉松比賽確實很多。光是五一假期前後的兩週,國內就有25場馬拉松即將在各地鳴槍開跑。
中國田協將路跑賽事分爲認證賽事和非認證賽事(除認證賽事外,參賽人數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其中認證賽事主要指被中國田協認證的A類和B類賽事,主要是“全馬”(42.195公里)、“半馬”(21.0975公里)和少量10km賽事。
根據中國馬拉松網,2024年全年,無論是各大賽事的數量,還是馬拉松的參賽人數,都同比2023年有明顯增長。
不過,這些數據和2019年相比,只能算“剛剛恢復”。
2024年路跑賽事共749場,累計參賽人數爲705萬人,其中認證馬拉松賽事180場、認證半程馬拉松141場,2019年全馬和半馬的認證賽事場次則分別爲173場、145場。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參加馬拉松的人數和2019年差不多,但人羣結構發生了變化。
很長一段時間內,馬拉松被戲稱爲屬於中年男人的“中產運動”,現在,越來越多年輕女性加入這項運動。
根據《2023年中國路跑藍皮書》及《2024年中國路跑藍皮書》,2024年全程馬拉松認證比賽女性跑者佔比超過20%,且認證賽事女性完賽選手中,30歲以下選手的比例從6.18%增長到12.7%,佔比翻倍。
02
6成跑者跨城跑馬拉松,跑一次大概要1000-3000元
馬拉松賽事熱火朝天的同時,吐槽馬拉松比賽“變貴”的聲音也變多了:“月薪X萬跑不起馬拉松”“馬拉松越來越燒錢了……”
馬拉松真的變貴了嗎?
如果想要參加一場馬拉松,費用主要包含三大塊:賽事報名費、交通住宿費(尤其是異地跑馬拉松)和裝備費(如跑鞋、能量膠、腰包等),其中跑鞋等裝備費用個體差異較大。
報名費確實變貴了。
剛剛過去的2024年,部分地區的馬拉松比賽將報名費上調,如哈爾濱馬拉松從150元漲至200元;順德半程馬拉松從130漲到198元;深圳南山半程馬拉松由150元漲至198元……
我們查看了目前國內報名人數較多的10場馬拉松比賽的歷年全馬報名費,發現馬拉松的報名費從以100-160元爲主逐漸變成了以150-200元爲主,2025年200元的報名費可能會成爲“標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無錫馬拉松、成都馬拉松、北京馬拉松爲代表的多場馬拉松比賽,早在2021年甚至更早以前,報名費就是200元。
多位馬拉松跑友也告訴《DT商業觀察》,雖然對比十年前報名費確實有所上漲,但國內馬拉松比賽的整體配套也在不斷進步,幾十元的漲幅可以接受。@雲竹(2019年開始跑馬拉松,參加過近20場馬拉松賽事)強調說“不能忍受級別或者服務跟不上的小比賽盲目漲價,哪怕沒到200元”。
對於很多馬拉松跑友來說,如果要計算跑一場馬拉松需要花多少錢,比賽的報名費屬於“小頭”,異地跑馬拉松的交通住宿費纔是掏空口袋的“大頭”。
交通住宿費雖然“豐儉由人”,但一個事實是:馬拉松參賽者們確實在“越跑越遠”。
根據《2024中國路跑藍皮書》,2024年認證賽事選手參賽半徑,有60.68%都是非本地選手,且這個數據較2023年也有小幅提升(2023年爲59.5%)——這意味着至少有一半以上跑友們需要爲馬拉松付出交通和酒店成本。
他們具體要花多少錢呢?
根據採訪,跑友在本市內跑一場馬拉松的成本多數在500元以內,跨城參加馬拉松的成本則通常在1000-3000元區間。
在上海工作的 @Mila(2016年開始跑馬拉松,參加過15場馬拉松)告訴《DT商業觀察》,她通常坐高鐵往返於上海和跑馬目的地,像廣州、大連、廈門等遠一點的城市,會選擇優惠機票,交通成本都在一千元左右。
在異地跑馬拉松的過程中,@Mila 發現馬拉松比賽起點附近的酒店,在比賽期間會價格“飛漲”,極端情況下經濟型酒店也會漲至千元以上,爲了住得更舒服、不花冤枉錢,她通常會選擇遠一點、價格在千元以下的酒店。
@Dennis (2018年開始跑馬拉松,2024年參加了3場馬拉松)通常選擇報名北京或者周邊地區的馬拉松或者越野賽事,去年他請假一天參加了西安馬拉松,在西安,除了1000元左右的高鐵往返費用和500元左右的住宿費用,他爲了品嚐當地美食特意去了回民街,也買走不少當地特產,花了1000多元。
當然,交通和住宿的具體花費因人而異,@花寶(跑步10年,年跑量4000公里左右,參加過13場全馬)向我們提供了他今年從雲南出發參加無錫馬拉松的支出,單程的機票花費1400元(商務艙)、4天的喜來登套房共花費5616元。與此同時他說自己也有朋友“每次出去比賽都是坐綠皮火車,住站前旅社”。
另外,除了官方報名費微漲、跑友們越跑越遠導致的成本增加,一部分跑友想在低中籤率的情況下保證自己成功參賽的訴求,也讓二手平臺上的馬拉松“直通名額”身價飛漲。
在閒魚搜索“馬拉松報名”,出現的“直通名額”鏈接價格499-1500元不等(通常情況下,獲得馬拉松參賽名額的方式有:抽籤、直通、慈善名額、贊助商名額、官方邀請等),以大連馬拉松爲例,商品簡介頁面顯示售價1500元,且“名額有限,不議價”,是官方報名價格的10倍左右。(大連馬拉松全馬報名費爲180元)
不過,針對這種現象,@Mila 表示雖然有需求就有市場,但她和她身邊的跑友都沒有嘗試過這種方式,認爲可能會涉及“替跑”等風險。
03
一場馬拉松,一年爲城市帶來15億元收益
跑友們花了很多錢跑馬拉松比賽,那馬拉松比賽的主辦方賺到錢了嗎?
答案是不一定。
通常情況下,中小賽事成本在500萬-1000萬元之間,大型賽事則在千萬元以上。
而馬拉松賽事舉辦方的收益主要來自三大類——報名費、政府補貼、贊助。
雖然報名費越來越貴,參賽人數也在逐漸增長,但報名費對主辦方賺錢的助力其實不多。
漢馬體育(武漢馬拉松的運營公司)的總經理包波曾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提到,漢馬體育的收入裏,政府補貼佔總收入的比例在15%至20%,報名費收入佔10%左右,剩下的基本都是贊助費收入。(馬拉松的贊助商通常有冠名贊助商、官方合作伙伴、贊助商和供應商、熱門比賽有*合作伙伴、專項服務商和官方合作酒店)
但並不是每一場馬拉松比賽都能像武漢馬拉松一樣獲得足夠數量的品牌贊助。品牌在選擇合作馬拉松比賽時,通常會結合比賽的級別、專業度和影響力綜合考慮。
那麼,作爲一場馬拉松比賽的收入來源的大頭,哪些品牌*贊助/參加熱門馬拉松?
截至4月22日,今年國內以武漢馬拉松、無錫馬拉松、重慶馬拉松、蘭州馬拉松爲代表的多場馬拉松比賽報名人數再創新高。我們統計了這4場報名人數超過20萬的比賽贊助情況發現,食飲品牌、互聯網與科技企業、運動裝備品牌*和馬拉松比賽合作。
其中,4場馬拉松比賽的冠名商分別是海瀾之家(無錫)、中國銀行(武漢)、蘭州銀行(蘭州)、長安汽車(重慶),*合作伙伴則主要是特步、李寧、喬丹、怡寶、京東買藥等品牌。
以特步爲例,從2007年起,特步累計贊助了超千場馬拉松賽事,前文提到的亦莊半程馬拉松,特步也是贊助商之一。
在特步2024年年報中,“馬拉松”出現了72次。根據財報,2024年,特步共贊助全國44場*馬拉松及路跑賽事,其中包括連續16年贊助著名的世界田徑白金標賽事廈門馬拉松。此外,特步還贊助了其他金標馬拉松賽事,包括重慶馬拉松、揚州鑑真半程馬拉松、太原馬拉松、長沙馬拉松和成都馬拉松等。
持續的贊助和投入,不僅給賽事主辦方帶來了收益,也給品牌帶來了正向反饋。
特步集團CEO丁水波曾表示,2024年,特步在主要六大國內馬拉松賽事中擁有最高的全局穿着率。
2024年3月發佈的特步360X碳板跑鞋,是其2024年最暢銷的跑鞋;特步旗下的跑鞋品牌索康尼,去年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
有十幾年跑馬拉松經驗的 @劉賓成(2013年開始跑馬拉松,參加過70多場馬拉松比賽)表示:自己是索康尼的“老用戶”,大概七八年前開始穿索康尼菁華系列,隨後一直穿這個系列的鞋沒有變過。
通過馬拉松比賽來建立甚至強化品牌心智,是很多企業贊助馬拉松的目的之一。
韶音中國區品牌營銷總監劉雅婷告訴《DT商業觀察》,2025年他們成爲了武漢馬拉松和無錫馬拉松的官方供應商,希望通過馬拉松賽事合作,強化“運動場景*韶音開放式耳機”的用戶心智,同時在現場獲得跑友們的一手反饋。
蒙牛旗下運動營養品牌邁勝也表示,現在跨行業的人都進入馬拉松賽道了,品牌們想贊助馬拉松也“競爭激烈”,與馬拉松賽事合作時,他們更在意好感度和認可度,對銷量轉化沒有具體的要求。
成爲贊助商和去現場“應援”之外,也有品牌選擇和運動員或者網紅博主合作,通過某個具體的穿戴場景增加曝光。
除了主辦方和贊助商賺到了錢和關注,當地文旅可能是馬拉松的*受益者。
被稱爲“最美賽道”的武漢馬拉松,今年專設了20多處櫻花打卡點位,以省博物館的玉器漆器文物爲靈感設計的獎牌,吸引參賽者邊跑邊感受荊楚文化,從“參加一場賽”到“玩遍一座城”。
@雲竹 會因爲對國內某個具體的城市好奇,去主動搜索當地有沒有馬拉松比賽,如果有,就跑馬拉松順便去體驗。
作爲參考,武漢商學院編制的《2024武漢馬拉松賽事綜合效益評估報告》顯示,2024武漢馬拉松賽事產生綜合效益24.12億元,產生武漢城市效益15.71億元。
04
寫在最後
舉辦馬拉松時,各地提高馬拉松基礎配置的同時花樣也越來越多。
如今,互聯網上關於馬拉松的討論除了資深跑友們關注的個人*成績、跑道設計,沿途觀衆加油鼓勁的氛圍感、比賽獎牌設計的質感都成了衡量一場馬拉松比賽體驗的標準。
@雲竹 說,自己今年去無錫馬拉松健康跑時體驗非常好,除了賽道美,補給包和完賽包很豐富、和全馬幾乎沒有區別也是不小的加分項。@劉賓成 在哈爾濱跑馬拉松時,也關注到沿途的補給站有非常多諸如紅腸一類的當地美食。
都說跑馬拉松的盡頭是越野跑,但在此之前,一批人可能先跑一座城愛上一座城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