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天元智能”技術品牌 東風汽車欲破解“缺芯少魂”困局

南方都市報
04-27

  新一輪汽車行業AI熱潮之下,作爲“車企國家隊”的東風汽車,也在智能化賽道拋出了自己的殺手鐧。

  上海車展期間,東風汽車加快智能化躍遷,正式發佈“天元智能”技術品牌,構建了“一核雙基雙元”智能化技術體系。此次發佈的“天元智能”,是東風汽車在智能化新賽道上爲用戶打造的超級安全、超級智能的技術品牌。

  東風這波智能化“操作”有點猛

  在“天元智能”技術品牌之下,東風汽車構建了“一核雙基雙元”智能化體系。簡單來說,一核是以企業級太極大模型爲核心,雙基是天元電子電氣架構和天元OS爲技術基礎,衍生出天元智駕與天元智艙“雙元”應用。對於用戶來說,感知最明顯的將是太極大模型、元天智駕、天元智艙,因爲這是最貼近用戶日常的三大智能化技術。

  憑藉 “太極大模型”,東風希望持續推進汽車進化爲用戶“智慧出行夥伴”。更重要的是,太極大模型是面向企業運營的全場景應用,能夠深度適配業務場景、垂直整合企業全價值鏈數據,將 AI 能力深度賦能運營、製造、生態等全流程場景,驅動運營效能和生產力躍遷。從效能提升來說,該模型已實現新車研發週期縮短35%、生產產能利用率提升30%,並通過雲端實時監測技術將車輛健康診斷準確率提升至90%以上。可以說,這種全棧自研的大模型不僅優化了企業內部流程,還爲車輛全生命週期的智能化提供了底層支持。

  天元智駕通過T100至T1000四個級別方案,提供了從高速NOA輔助駕駛到L5級無人駕駛的全棧方案,以確保可靠性、安全性。對於現階段的智能輔助駕駛,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尤崢在發佈會上明確表態:“守護生命線,才能迴歸造車本質。”而天元智艙融合了千億參數規模,在全系接入Deepseek和豆包等人工智能系統以後,成功構建了“視覺、語音及生物感知”技術,可以精準識別用戶意圖並主動推薦服務,打造更好的智能化出行體驗,爲用戶帶來超懂你的“第三生活空間”。

  能否找到攻克“缺芯少魂”的國產化路徑?

  芯片取得突破、加上操作系統生態共建的持續進化,是東風汽車攻克“缺芯少魂”的國產化路徑給出的“解題”方法。

  去年,東風汽車研發總院牽頭研發的中國首個完全國產自主可控高性能車規級MCU芯片--DF30正式發佈,這標誌着中國汽車芯片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但進一步填補國內行業空白,也降低了對進口芯片的依賴。

  結合天元OS的開源策略,東風構建起兼容國際主流芯片與地平線、黑芝麻、芯馳等十餘款國產芯片的硬件生態,因爲東風深知,操作系統的持續進步必須形成車企、供應商、芯片夥伴等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

  另外,東風牽頭與騰訊、中信科等14家合作伙伴開展戰略合作,共建了創新聯合體,有助於加速AI、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落地。而由創新聯合體單位研發的高邊驅動芯片已經在東風汽車新能源車型上正式量產搭載,這正是說明以東風汽車爲代表的一批國家隊正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

  在“自研+共創”雙輪驅動下,東風找到了中國汽車攻克“缺芯少魂”的技術路徑,更推動了中國車企從“技術追隨者”向“標準定義者”轉型。天元開源OS與國產芯片適配方案,也爲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路徑,加速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作爲車企“國家隊”,東風汽車此次推出的“天元智能”技術品牌,通過技術自研、生態開源、安全築基與用戶導向的多維創新,不僅提升了自身在智能化賽道的競爭力,更通過技術普惠和行業協同,爲行業提供了可參考的範本。有業內人士稱,東風此舉在推動中國從“汽車製造大國”向“智能化定義者”的角色轉變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將是重塑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格局的關鍵舉措。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