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暴涨200点!后市何去何从?

Wind万得
05 Dec 2024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12月4日,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截至发稿,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日内升值超200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均收复12月3日的贬值幅度。

// 人民币汇率走高 //

12月4日,人民币汇率快速走高。据Wind数据显示,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早盘阶段小幅走低后快速升值超百点,震荡后午盘阶段再度冲高。

截至发稿,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2779,日内累计升值超200点,美元兑人民币报7.2690点,较前日收盘升值超100点,均全部收复12月3日的贬值幅度。

此前于12月2日-3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在岸人民币最低跌至7.2996,直逼7.3关口,离岸人民币则跌破7.3关口,最低跌至7.3148。

// 美元升势放缓 //

对于人民币此前快速走贬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受此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支持美元言论,以及市场对欧洲央行下周大幅降息预期升温等影响,12月2日美元指数快速冲高,就已经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贬值压力。而在前期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过程中,人民币贬值幅度相对有限,积累了一定的被动贬值动能,这会在美元指数反弹过程中逐步释放。

据Wind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经过上周(11月25日至11月29日)的调整后后,于12月2日再度走强,对非美货币造成贬值压力。

不过,近两日美元指数升势放缓,整体震荡为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截至目前,美元指数报106.3861,本周累计上涨约0.48%。

中金公司外汇研究团队认为,若美元指数的支撑有所放缓,且伴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年末偏强的季节性仍有出现可能。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 //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也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影响。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走低,并于12月2日跌破2.0%重要心理关口,报1.9810%。12月3日小幅回升,但依旧在2%以下,报1.9886%。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有对中国央行降准降息的预期。但近期跌破2%,更多是对《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的反应。该倡议可能让资金从同业活期存款流出,转而流向债券市场。

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使得中美利差扩大,推高了人民币贬值的风险。

对于近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人民币汇率的联动,光大证券认为,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0%后,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当前利率和汇率的决策核心是国内政策,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是政策博弈的关键时间点。合理的市场预期意味着政策加速当前市场趋势的概率不大,但若维稳汇率的诉求增强,货币当局可能重新安排境内流动性,从而削弱债市上涨支撑。

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认为,目前,市场对中国10年期国债已经过度反应了,未来其收益率大概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60基点,大概为“1.5%+0.6%”,为2.1%的水平。

// 后市怎么看? //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后市表现,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提醒,根据近年来的数据表现,从人民币汇率走势看,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在100附近,反映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势稳定,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之一。

其表示,短期人民币存在波动,但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保持基本稳定。尽管人民币汇率受影响因素较多,会受中美经济、政策、关税、地缘冲突等方面影响,但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外贸有望保持韧性,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基础坚实。

同时,央行不断向市场释放稳定汇率的信号。今年11月,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曾表示,要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外需预期转弱的情况下,若内需相关的刺激政策持续保持强度,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外部风险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冲击。与此同时,央行稳汇率工具储备充足,也有助于防止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单边波动。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易峘称,目前人民币汇率极具竞争力,并不具备大幅、无序贬值的基本面支撑。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制造业全方位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业相对海外主要经济体的价格优势更为突出,同时中国制造业持续升级,中高端工业品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历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实际汇率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