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时间里,恒生科技指数暴涨20.23%,恒生综合、恒生指数等涨幅均在13%以上。受此影响,香港市场ETF产品成交额也迎来“飞升”。
仅9月27日当天,香港所有ETF成交额便达到了767亿港币,其中,南方恒生科技成交额达105亿港币,为2020年上市四年来的历史新高。另据港股通对香港市场ETF持仓数据,本周以来,港股通系统持有恒生科技ETF、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安硕恒生科技等产品的市值和份额也在持续增长。
从内外资近期的公开发声来看,不少机构看好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在他们看来,全球流动性更好的港股可能得到更好分母端流动性支撑,但核心还是在于分子以及盈利增长的预期。
港股市场ETF成交额“起飞”
政策刺激叠加降息效应,港股迎来持续反弹。9月27日,恒生指数涨3.55%,一举站上20000点关口,成交额达到4457亿港元,超过3年前的3607亿港元,创下历史单日成交额新高。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自9月19日以来,恒生指数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亿港元,较上半年的日均成交水平已然翻倍。
同日,香港所有ETF成交额达到了767亿港币。南方东英量化投资部门总监王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这几天对政策反馈都非常强劲,他也看到有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一轮的政策转变。
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南方东英旗下ETF产品成交额达216亿港币,在香港市场的占比高达28%,其中南方恒生科技成交额达105亿港币,为2020年上市四年来历史新高。
另据互联互通ETF买卖数据,南向资金本周前四天的累计买卖总额达到了107.93亿元,其中9月23日和9月24日的买卖总额均超46亿元,总体保持着上升趋势。
从港股通ETF持仓情形看,截至9月26日,港股通系统持有恒生科技ETF(3032.HK)的份额为5987.36万份,持有市值为2.11亿元,较9月23日(本周一)增加3282.48万份,市值也增加了1.21亿元。
同期,港股通持有盈富基金份额为1.01亿份,持有市值达到18.08亿元,较9月23日增加2039万份,市值也增加了4.29亿元。此外,本周以来,港股通持有恒生中国企业、安硕恒生科技、GX恒生高股息率、华夏恒生生科等产品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不少境内港股ETF本周“吸金”效应也较为显著,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本周累计成交额达127.53亿元,其中前四天的规模增长了6.13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本周累计成交额达72.31亿元,前四天规模更是增长了18.13亿元。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夏沪港通恒生ETF等产品前四天规模增量均超过了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证监会(SFC)于9月25日发布的最新《证券业财务回顾》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香港证券业净盈利总额录得进一步增长,而平均每日市场成交额以及活跃现金及保证金客户数目均见上升。
该报告显示,香港联交所于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为1104亿元,环比增加17%。所有联交所参与者合计净盈利总额为102亿元,环比增加68%。
内外资机构纷纷看好港股市场
从内外资机构近期的公开发声来看,不少机构看好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摩根士丹利表示,随着美联储最近的降息,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对上行有更大的弹性。
鉴于更强的盈利修正趋势、更有吸引力的绝对估值和A/H溢价、更具支持性的南向资金流动,以及在降息周期中对美联储动作的敏感度更高,高盛研究部更看好港股。
“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以及中国及时推出系列重磅货币政策支持举措,预计港股将同时受益于海内外流动性改善,以及全球资本再平衡,迎来阶段性上涨。”交银国际称,后续更多提振内需的财政措施举措出炉,将利于促进内需改善,分子端亦有望迎来积极改善,港股有望迎来反弹。
恒生前海基金经理邢程指出,港股对外部流动性更为敏感,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或将阶段性对港股市场估值的分母端形成一定支撑。同时,港股是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第一站”,政策预期转变提升了外资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意愿。另外,长期的低估值助推反弹高度。“目前无论是流动性,还是基本面,都有明显的边际改善,对港股的估值修复提供明显有力的支撑。”
邢程认为,中国经济温和复苏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大趋势均较为确定,且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和潜在经济政策出台有望为港股市场提供持续支撑。较低估值水平不仅将为市场抵御外部波动提供缓冲,也有望使港股市场对增长修复和政策信号更为敏感,从而提供更大的弹性。他建议,未来关注平衡型策略,即一方面关注成长赛道中对利率下行敏感型行业的机会,如互联网、新能源车、科技硬件和生物医药等久期较长的板块,另一方面关注拥有更为确定性股东回报的高股息标的。
在光大保德信基金看来,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降息周期将减轻货币掣肘并明显提高货币政策自主空间,这将是中国宏观政策非常重要的一步。风险资产方面,全球流动性更好的港股可能得到更好分母端流动性支撑,但核心还是在于分子以及盈利增长的预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