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双十一,暴跌30%,抖音美妆“一哥”也不灵了?

蓝鲸财经
09 Oct 2024

文| 摩根商研所

同样是抢跑,同样是4小时左右的直播时长,同样是韩束的品牌专场。10月8日,贾乃亮在今年的双十一抢跑首秀,比今年618首播的销售额直接降了30%,跌了近千万。

有电商博主在小红书上展示了两个不同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数据显示,该场直播的销售额为2352万,播出时长为4小时15分钟,比618抢跑期播出3小时49分钟、销售3337万的专场低了近一千万,更远低于去年双十一其在10月21日播出“韩束破价专场”的4538.9万。

对于抖音美妆的双十一,乃至整个网红带货场域,这个局面已经可以说是“天崩开局”了。

从去年双十一以来,贾乃亮一直是抖音美妆的两大断层式的超头主播之一。今年618期间,贾乃亮的总销售额与另一头部主播广东夫妇均超过5亿。

而韩束也是美妆护肤品牌在抖音的断层式销售标杆。韩束的母公司上美股份在2024年中期报告中公布:“2024年上半年,韩束在抖音平台总成交额(GMV)均位居美妆品牌第一。”去年以来,韩束已经连续14个月登顶抖音美妆榜。

仅仅过了不到半年,在年度最大的电商促销节点,头部达人带货头部品牌,销售额竟下跌了近三分之一。

况且,618那场播出的5月10日,平台大促机制尚未启动,各种优惠机制有赖于商家和直播间提供。而双11这一场属于抖音的“双11先享好物节”,理应有更多平台资源的加持,表现却还不如618。

抖音电商的走势,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增速放缓,抖音直播电商现首跌

随着日活跃用户数(DAU)和视频观看量(VV)趋于平稳,不论是贾乃亮还是韩束,都应该意识到,抖音不会再有更多流量分给头部们了。

抖音曾有个著名的“天花板”定律,即推荐流展示的商业内容一旦超过8%,用户留存、使用时长等就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平台业务拓展,流量广告投放、达人带货、店铺自播,以及新近崛起的本地生活服务,都要占用这8%的份额。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玩家在涌入抖音。“2024抖音电商作者盛典”上,据抖音官方公布,去年入驻的新商家数同比增长83%,电商直播间日均开播时长同比增长33%。

泼天的流量也总有不够分的一天。或许,让双十一的第一炮没有那么“响”,正是抖音的主动选择。

今年8月,野村证券一份题为《抖音电商:为缓和GMV失速调整低价策略》的报告透露了不少端倪。

报告显示,自第二季度以来,抖音电商的增长放缓速度超过了其管理层的预期。7月份的同比增长率低于25%,而24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约为55%。这种显著的放缓使其24财年GMV增长30%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

商家给平台带来的收入增长也出现了显著放缓。抖音电商的付费GMV在202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约30%,增速远低于2024第一季度的约55%。

另外,抖音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着力推行低价策略,大力引入白牌和中小商户,低价商品大量占据市场,虽然靠薄利做到了多销,但低价策略也拉低了总的销售额。

2024年7月,抖音的活跃消费者(MAC)数量同比增长23%,但平均订单价值(AOV)同比下降了10%。

报告还指出,阿里巴巴也在2023年下半年实施低价策略并发起补贴大战,给抖音带来了很大困扰。

一切的结果是在7月, 抖音直播电商的GMV首次出现年同比下滑,与去年7月相比下滑1%。这种情况为抖音电商有史以来首次出现。

而抖音商城的日活数(DAU)哪怕在今年下半年达到680万的目标,也只占整个抖音平台月活的不到1%。

直播电商较为依赖投流,在抖音做生意,流量成本偏高。平台的GMV一旦开始下滑,商家之间的内卷无疑会继续加剧。

消费投资人、原峰瑞资本执行董事黄海曾向媒体透露,不管是短视频、达人带货,还是店播,品牌要交给抖音电商的营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基本在40%~50%,部分流量打法的团队甚至超过60%。而直播带货容易鼓励冲动消费,退货率偏高,如果产品毛利率没有70%乃至以上,很难盈利。

“它一口气把这个钱加到商家刚好能承受,盈利或亏损线边缘,商家有增长。”黄海说。

接连退场,抖音美妆生意失稳

抖音整体的增速放缓乃至下滑,也影响到了美妆护肤乃至整个快消品生意的领域。

2024年上半年,美妆护理行业广告投放费用媒介分布里,抖音市场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19.9%下滑到2024年上半年的14.8%,减少了5.1%。

今年8月,抖音美妆的GMV增速下探至22.3%。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其增速还有42%。再往前看,整个2023年的抖音美妆GMV增幅在60%以上。

今年9月,据垂类媒体“青眼情报”,抖音美妆类目环比下滑8.64%,同比也仅增长18.42%,对比去年动辄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长率,增速已经大大放缓。

增速的下降对国际品牌、国货品牌和白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8月,韩束在抖音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已经降至低于10%。

而受影响更大的或许是抖音特有的白牌生态。在“化妆品观察”总结的2024年9月抖音美妆top20榜上,近期大热的白牌温博士、VC也已经退出了前20名,上榜白牌仅有C咖、原生密码,以及被朱梓骁带火的澳大利亚品牌澳诗茉。

抖音曾经一度是美妆护肤白牌的天堂,“厦门帮”、“广州帮”商家通过大量广告投放,可以在几个月之内,迅速推动一个品牌的销售额从0冲到数亿。

但如今,这些白牌的寿命越来越短,上榜也越来越难。

2021年7月,FV和朱莉欧这两个品牌首次进入抖音美妆TOP20。此后,FV连续在榜单上待了19个月,朱莉欧更高达23个月。但到了2023年,像面肌时光、IYIY、黛莱皙、里季和后美国际等品牌,在TOP20榜上的生命周期都不超过2个月。

美妆白牌的集体退场像一个信号,昭示着抖音直播间流量生意的彻底退潮。

白牌的流量投放可以占到销售额80%以上,而今年7月,有抖音商家对媒体指出:“5月下半旬开始,直播间的投流成本增加了3倍。”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尚且可以凭借自然流量换规模,白牌则只有退场这条路可选。

此前,带货主播七老板被曝串通美妆白牌“米加”,直播间销售的面膜先“抬价”再“破价”,通过假数据引诱消费者下单,可以看作高流量成本下白牌打法向违规化发展的一个注脚。

商家又回到了拼经营内功的时代,任何平台都概莫能外。

“韩束奇迹”复刻难,谁是下个贾乃亮?

抖音的算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个凡人爆得大名的奇迹,前有“挖呀挖”、郭有才、“王妈”,最近则是带货主播K总。

贾乃亮双十一抢跑的“哑炮”则似乎在说,抖音容不下这样的例外。

在达人侧,娱乐明星转行带货的贾乃亮,以敬业的态度和相对稳定的质量成了直播“劳模”。但这样的主播在抖音反倒稀缺,“翻车”才是近期的主流。

三只羊尚未彻底从质量风波中恢复,主账号“疯狂小杨哥”自9月7日以来一直没有直播,也未再更新短视频。东北雨姐深陷“红薯粉里没有红薯”风波,小英一家由于人设造假和带货问题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曾经的抖音“美妆一哥”骆王宇于近期宣布复出,并已经针对此前存在问题的商品赔完了全部的“退一赔三”。

不过,“翻车”对其造成的影响可能难以逆转。骆王宇去年双十一总销售额高达3.37亿,但从8月30日复播至今,其直播间所有带货单场的销售额均未超过100万,与其1770万粉丝的体量极不相称。

以销售美妆护肤为主的达人中,贾乃亮的双十一头炮未能炸响,而另一大超头广东夫妇上次直播已经是9月23日的澳洲洗衣粉专场了。第三方数据显示,整场的销售额不到一千万。

明星朱梓骁最近在抖音表现活跃,有望接替贾乃亮“一哥”的位置。10月6日,朱梓骁在韩国完成了11小时的两场双十一开门红直播,总销售额5248万,与去年双十一广东夫妇和贾乃亮爆发场次的破亿规模相比,仍有距离。

在品牌侧,韩束则是整个抖音全部行业的特例。

韩束从去年7月起摸索出了短剧带货的打法,通过抖音发布短剧,大量投流吸引观众,植入产品并引流店铺直播间的做法,将月销售额突破至行业第一。这些短剧几乎只推荐一款产品,就是售价399元的红蛮腰套盒。

这种势头仍延续到今年上半年。韩束不再专注短剧,选择合作更多类型的达人,品牌营收达29.27亿元——平均每月4.87亿。整个上美集团收入35.02亿,营销费用高达16.9亿元。

瓶颈已经悄然出现。今年7月,韩束在抖音的销售额仅2.7亿,8月约4.5亿,仅比去年8月的4.22亿增长了6.6%。

迄今为止,抖音上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复刻韩束的成功,就连韩束自己也很难把这种成功无限延续下去。

2023年,线下大量关店、经营一度陷入困境的零食品牌三只松鼠重押抖音,在“抖+N”战略下,2024年Q1,公司营收达36.46亿元,同比增加91.83%,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加60.80%。

但在2024年5月29日,三只松鼠召开全域生态大会,宣布要重回线下,并发布了新的五大店型。

逼迫三只松鼠重新挑战线下的仍是抖音的流量成本。今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了79.37%,达到销售额的16%,对于休闲食品这种低毛利率赛道是不可承受之重,而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的0.24%。

贾乃亮和韩束的“天崩开局”,不仅是某个品牌或主播的衰落,更像是抖音电商全行业固有问题的一次症兆。双十一的节奏刚刚开始,大多数平台还没有启动促销。在开局不利之后,抖音美妆行业和直播电商急需自我调整,才能不把这个一年一度的营销节点白白放走。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