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股茶叶第一股”的压力下入场,闽东红集团(ORIS.US)的表现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堪称惊艳亮相。
10月17日上市首日,闽东红集团大涨50%,成交量达165.52万股。之后的两个交易日,该股表现更是节节高,截至10月21日收盘,闽东红集团股价为8.74美元,总市值1.90亿美元,较发行价4美元大涨118.5%。
闽东红集团基本面能否支撑得起暴涨的股价呢?拆解其招股书,或可以为我们解惑。
近两年业绩显颓势
招股书显示,闽东红集团在中国福建省种植、加工和精炼白茶与红茶,并将茶叶销售给中国的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加工白茶是其主导产品。闽东红集团经营的茶园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拓荣县,截至目前,公司已经与福建省约721.2万平方米的茶园签订了合同管理和种植权协议。公司是宁德市茶园面积排名前十的茶叶公司之一,宁德市是福建省茶叶产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公司的历史增长,主要受到国内白茶市场规模增长的推动。根据中投报告,中国大陆白茶的国内销售金额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经历了强劲增长,从约4亿美元增长至约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2.8%,估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约24亿美元,2021-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9%。
作为白茶茶叶产品的供应商,闽东红集团趁着行业增长东风成长。不过,近两年,公司的业绩初显颓势。2022年至2023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2430万元(单位:美元,下同)及2410万元,同比微降0.8%;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150.1万元及1185.3万元,同比下降2.97%。
正如上文所言,初级加工白茶是闽东红的核心产品。2022年至2023年的总收入为2020万元及1990万元,分别占其同期总收入的83.2%和82.4%;初级加工红茶分别占总收入的16.7%和15.7%。因此,公司业绩出现波动向下,大多与初级加工白茶的销售表现有关。
近两年,公司加工白茶出现售价下滑现象。就量来看,2022年至2023年,加工白茶的销量分别为47.19万公斤及48.86万公斤;同期的每公斤平均售价分别为43美元及41美元。尽管销售有所增长,但依旧无法弥补售价下降带来的收入缺口。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录得温和增长,毛利润分别约为1265万元和1278万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约为52%及53%。毛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精制茶产品带来的盈利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精制茶的平均售价为125美元及228美元,几乎是翻倍增长。为了捕获精制茶赛道的增长,公司预计扩大精制茶销量。
除了业绩表现出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下降现象之外,公司的财务关键指标表现亦乏善可陈。
期内,公司销售和分销费用分别约为7万元及7.3万元,同比微增4.3%;财务费用同比大增42.8%,主要是由于折旧和摊销大涨。近两年,公司的折旧和摊销分别为4.4万元及25.2万元,同比增长472.7%。
此外,公司近两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约为1357.8万元及1263.6万元;同比有所收窄,与公司业绩下降趋势相同。同期,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85.9万元及93.6万元,同比微增9%。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大部分业务是按订单进行的,其财务表现取决于与主要客户保持关系以及与潜在客户开发新机会的能力。截至2022年及2023年止财政年度,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益分别约占总收益的40.5%及39.3%。根据中投报告,领先的初级加工茶饮生产企业,其头部客户产生的收入集中度较高并不少见。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通常在20%到50%之间。
不过,在业绩下降、现金流收窄的境况下,闽东红集团的应收款仍呈现增长趋势,可见公司的行业话语权并不高,这对其回款及资金营运能力均造成影响。
全国“一片白”格局加码产能扩增长
白茶是中国茶的一个重要品类,近年来,白茶以其清新淡雅、甘甜回味的特点,逐渐成为茶界的新宠。白茶主要产自福建省,与湖北、贵州等其他白茶种植区相比,福建产白茶亦享有更高的价格溢价。2021年,福建、贵州、湖北生产的白茶分别约占中国大陆白茶总产量的67.2%、12.3%、5.9%。在福建范围内,福鼎生产大部分白茶,约占2021年福建总产量的48%。
根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春季饮茶消费趋势报告》,“95后”的新消费群体也更偏爱白茶。随着白茶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中的“新贵”,除白茶主产区福建省外,越来越多省份开始布局白茶市场。如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地都在发力白茶品类生产。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白茶热”。2023年,全国白茶产量10.02万吨,10年间产量增幅达538.22%,稳居中国六大茶类产量增幅第一。
招股书显示,估计中国大陆白茶的国内销售价值到2026年将增至24亿美元(160亿元人民币),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9%。不过,就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的茶叶生产和销售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据闽东红集团称,2020年白茶市场的竞争对手就已达到了1000家。
为了抓住白茶市场增长机遇,闽东红积极加码产能。
一方面,公司计划通过收购茶园,增加其生产量。近两年来,公司分别收到但未承接金额约为1326万美元(人民币9176万元)和1426万美元(人民币9230万元)的采购订单。无法容纳客户下达的所有采购订单,限制了公司业绩增长空间。而获得额外资本购买和升级补充茶园将是一个有效和高效的策略,以提高产量、销量、收入和利润。不过收购茶园,产生的折旧和摊销也会随之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公司计划建设新的生产厂房、购买四条自动化生产线,用于生产初加工白茶。据悉,公司打算通过在浙荣茶工业区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工厂来扩大生产设施,该工厂的初始阶段预计总建筑面积约为9783.0平方米。新生产厂房的初期阶段将用于生产初级加工的白茶和精制茶以及储存产品。公司与浙荣茶叶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意向书,预计此次招标价格约为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70万元)。
尽管加码产能,对于扩大白茶市场份额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入局者增多,同质化竞争加剧。而且,2023年白茶销售总量8.3万吨,占六大茶类的3.4%。虽增速突出,但实际总量对比红茶、绿茶等超过10%的占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在市场总量还未做大时,越来越多“分蛋糕”的产地涌入,让白茶面临愈加显著的挑战。另外,在供给增加的基础上,白茶市场的价格是否具有韧性仍是一个考验。正如前文,一旦白茶价格下滑,销量的低增长恐无法弥补价格下降的缺失。闽东红集团能否通过扩产,焕发成长生机,仍需时间检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