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到墨西哥一步的中国投资人

暗涌Waves
28 Oct 2024

| 任倩

编辑 | 刘旌

过去一年,墨西哥逐渐成为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新目的地。

几番考察后,大家的答案天壤之别。有人信心满满:“墨西哥VC生态稀薄,早期投资存在巨大机会”;有人驻足观望:“未来还是以欧美市场为主”;有人直接定论:“这个世界找不出任何一个国家是下一个中国、能够复制中国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模式”。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眼下,中国VC出海投资早已行至分岔口。我们曾在《给中国创始人的全球化指南:水平地切开世界》一文中系统地讨论过不同区域难以概述的复杂性。

比我们更熟悉的东南亚、欧美等市场都晚,墨西哥在2020年10月才诞生了第一个独角兽公司Kavak,这一数字在2022年变成6家,如今定格在9家。此外还有30多家估值在3亿-5亿美金的公司。

鲜为人知的是,曾在中国互联网浪潮中大杀四方的四家mega fund——软银、Tiger、Coatue、DST大约从2016年就开始频繁出现在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名单上。

软银甚至同时是二手车在线交易平台Kavak、智能手机端信用卡支付平台Clip、自动化数字货运代理平台Nowports、电商品牌聚合商Merama、面向墨西哥中小企业的在线贷款平台Konfio等至少5家独角兽的投资人。Tiger、Coatue、DST出手虽没有软银多,但各自至少也是2-3家公司的股东。

不过虽然它们更早在风大鱼贵的墨西哥布局,但据“暗涌Waves”统计,上述独角兽的融资进程大都停滞在了2021年及之前(除了Clara在2023年还融过一轮)。

中国投资人开始进军墨西哥的关键变量,是金融科技公司Stori的出现。2018年,美籍华人谌斌和4位联合创始人一起成立Stori。这家近几年墨西哥最异军突起的独角兽公司身后——

元璟在最早期几乎没有业务数据的情况下领投A轮,BAI在A+轮首次领投后的每一轮都在加码,与BAI同时进入的还有源码,之后GGV也多次投资。而作为Stori唯一的天使投资人,融360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叶大清也是最早投资墨西哥科技类项目的中国投资人之一。

对于中国视角的美元投资人来说,纯本土化的项目显然不是最佳抓手。墨西哥也并不会成为所有人的理想投资高地。但无论如何,先抵达之人总是有发言权的。

融360叶大清:触发剧情的NPC

在Stori所有的早期投资人里,叶大清是那个源头,是这只独角兽的伯乐。

事实上,当谌斌和团队第一次带着商业计划书寻找投资时,并未受到投资人认可。直到后来有了专注于墨西哥的数字金融业务。而叶大清一开始也不是抱着投资目的去的,他更乐见其成的是“认可团队能力,发掘新兴市场的金融科技大赛道,一起孵化新项目”。

投中Stori大抵是叶大清能力半径中会发生的事。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叶大清相继供职于科技和金融巨头PayPal、America Online、Capital One和美国运通。2011年,叶大清成为最早一批离开Capital One的创业者,在清华五道口的华清嘉园居民楼里创办了融360。而他与谌斌结缘,也是在Capital One期间。

从那年之后,陆续从Capital One回国的人组成了中国金融科技的“黄埔军校”,要么自己创业并成功上市,比如拍拍贷、陆金所、挖财、量化派等;要么成为互联网巨头、银行的高管,比如阿里、腾讯百度、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圈下中国金融科技的半壁江山。

叶大清很早就嗅到墨西哥金融科技行业的潜力,到访墨西哥也很频繁——先后去过八次。在美国生活过十几年的他,眼看着美国拉丁裔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人口占比越来越高,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18年初,他与Stori团队一起探讨出市场方向和团队构架,把目标市场锚定在拉美——首站人口过亿、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墨西哥。

叶大清的投资逻辑很简单,“最重要的是投人和赛道”。叶大清评价谌斌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人,身上有华人的拼劲和韧性。他看重的是Stori的成长空间和超越对标巴西最大数字银行Nubank的能力,当时Nubank的估值是80亿美元,“做到Nubank的20%,就是个独角兽了。”如今Nubank的市值已经600亿美金,而Stori的估值也已超当年预期。

叶大清不仅成为Stori最早的天使投资人,还帮助Stori引荐了后续融资,并在战略方向、人才引进和用户增长上提供支持。

元璟刘毅然:一次偶然

对于从未在墨西哥投资的元璟资本来说,此前已经在东南亚市场有多次成功投资,让他们开始关注跨境出海的机会,但一直在期待合适的华人创业团队出现,此时Stori撞了上来。

2018年夏天,在纽约中城一家普通酒店的昏暗大堂里,叶大清约同在美国出差的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见面。两人一起聊拉美市场和Stori到后半夜,越聊越兴奋。

当时刘毅然正好在美国走访投资机构,几家美国VC聊到拉美市场时都不可置否,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加上很多机构彼时都在投资东南亚(比如元璟投资的金融科技项目Advance受到追捧)。刘毅然心中充满担忧——为什么这个案子隔着大洋能给我,而不是给别人,美国人怎么不投?

但他隐约察觉,这会是一个新机会。就在见完叶大清后,元璟团队决定赶赴墨西哥实地调研。几个月后,在Stori很早期几乎没有业务数据的情况下,领投了A轮,“市场需求明确,同时这样背景的创业团队即使在成熟的中国市场也能打高分,”刘毅然说。

在全球化的投资中,要比美国VC动手早,还是需要些勇气的。这是墨西哥升温的前奏。很快众多美国VC重新南下,软银也在2019年组建了首期拉美基金,一半的钱投进金融科技。

Stori是目前元璟在墨西哥唯一投资的项目,其出海投资更多以北美和东南亚为主,此外涉及拉美、中东和非洲等。2017年,元璟团队提出了跨境出海投资的“时光机”理论,他们认为过去十年中国PC互联网借鉴了美国,而下一个十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路径将为其他新兴市场提供参考。而这两年,这一理论有所迭代:“跨境出海投资就是要在新兴市场寻找各个领域存在错配情况的机会”。

具体设计和策略上,元璟将硬科技、计算迭代和跨境创新做为美元投资的三个重点领域,重点关注“什么是中国的强项,什么是世界的趋势,什么是中国+世界的结合”。

BAI资本:坚定的掘金者

所有中国投资人中,BAI资本大概是唯一一家因为顺着金融科技的主线,看到Stori发展背后的底层逻辑,而越发坚定投资墨西哥的基金。

两个表征:2020年迅速领投Stori的A+轮,且在之后的每一轮持续加注(多轮充当领投);除了Stori,它还投出6家墨西哥公司。

当时谌斌与团队回国找融资,问“中国谁投金融科技比较好?”Fintech圈的朋友第一时间把他介绍给了当时BAI负责Fintech的投资人赵鹏岚。

Stori的确是符合BAI主流认知赛道、也符合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审美标准的项目。BAI从2014年系统布局金融科技主题,曾公开一组数据:投资了20多家公司,其中一半以上成长为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10家已经规模性盈利,7家成长为独角兽公司,7家成为上市公司或正在上市过程中。

多年一线给BAI带来的体感是,这些年海外新兴市场的Fintech产品和项目,没有任何一个模式是在中国未曾出现过的。中国金融科技能力全球领先,是具备对外输出能力的,而这种能力形成的原因更是无法被复制的。将中国的金融科技优势输出到海外新兴市场,一直是 BAI 投Global Fintech最重要的逻辑原点。

源码资本:早期连投三轮

较早投资墨西哥(主要是Stori)的中国投资机构,还有源码资本。

金融科技创新在新兴市场蕴含着大量机遇,也是源码在出海领域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源码资本从2017年起开始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机构沿着“三横九纵”投资地图中“全球+”主题,覆盖了重点区域的金融、电商、生活服务等多个细分赛道,投资了OPay、 Zenjoy、Panpay、Stori、星迈等多家出海企业,在过程中积累起了团队搭建、行业研究、实地考察的投资经验。

GGV:推进独角兽进程的关键角色

除了上述几位投资人,对墨西哥热衷的还有曾投中小米、Wish、小红书等项目的GGV(曾用名)管理合伙人Hans Tung(童士豪)。另据接近人士透露,童士豪除了重点投资北美项目外,这两年也频繁往返于墨西哥,已在墨投出至少4个项目。根据公开信息,商务信用卡和费用控制平台、独角兽Clara Card便是其中一个。

GGV曾在2021年11月领投Stori的C轮1.25亿美元的融资,又在2022年7月的C+轮1.5亿美金融资中继续追加,这两笔投资对Stori很关键——之后公司估值突破12亿美元,成功晋升独角兽。

2023年9月,GGV宣布分拆为美国和亚洲两个机构,变成两个完全独立的运作实体,GGV这一使用了18年的英文名字也不再沿用。

在Stori最新一轮融资中,与BAI联合领投的正是Notable Capital(GGV的美国品牌)。

作为一家base美国的基金,Notable目前在墨西哥的投资阶段还比较后期。这似乎也印证了此前一位投资人对于关于墨西哥VC生态的观察——不超过20家的本地VC只能投A轮及以前,美国的mega fund 更愿意投资C轮等后期,“1500-2000万美金的B轮是巨大真空”。

而这,可能恰恰是中国VC的机会。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