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SH】七连冠!耐立克携多项研究第七次入选,其中1项获口头报告

美通社
06 Nov 2024

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和中国苏州2024年11月6日 /美通社/ -- 致力于在肿瘤等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亚盛医药(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有多项临床进展获选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年会,其中1项获口头报告。这是该品种的临床进展连续第7年入选ASH年会口头报告,充分体现国际血液学界对其疗效和安全性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司四个品种(耐立克、APG-2575、APG-2449、APG-5918)有多项临床和临床前进展入选ASH年会展示及报告,并获两项口头报告。

耐立克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全球层面best-in-class潜力药物,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该品种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由亚盛医药和信达生物共同负责。公司将在此次ASH年会上,口头报告其用于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P-CML)患者二线治疗的研究最新进展,该研究主要研究者为武汉协和医院黎纬明教授。此外,耐立克海外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该品种联合公司另一重磅品种Bcl-2抑制剂APG-2575(lisaftoclax)治疗复发/难治性(R/R)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儿童患者的研究数据也将以壁报展示形式公布。

一年一度的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全面涵盖了血液疾病的病因研究和治疗研究。第66届ASH年会将于当地时间2024年12月7日至10日间在美国圣地亚哥以线下结合线上的形式举行。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今年将是耐立克连续第7年在ASH年会上展示最新临床进展,又一次刷新其口头报告连续入选记录,体现了国际血液学界对耐立克这一全球层面best-in-class潜力药物的巨大认可。此外,今年,公司四个重点品种有多项进展入选ASH年会展示及报告,充分显现了公司的全球创新和开发实力。我们期待在后续会议期间与大家分享相关研究的详实数据。未来,亚盛医药将进一步加速推进临床开发,早日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ASH 2024亚盛医药产品相关研究一览:

展示形式 

品种

摘要标题

编号 

口头报告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Olverembatinib as Second-Line (2L) Therapy in Patients (pts) with Chronic Phase-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P-CML)

奥雷巴替尼用于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P-CML)患者的二线治疗

480

APG-2575

(Lisaftoclax)

Lisaftoclax (APG-2575) Combined with Novel Therapeutic Regimens in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 MM) or 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L) Amyloidosis

Lisaftoclax(APG-2575)联合新型治疗方案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或免疫球蛋白轻链(AL)淀粉样变性患者(pts)

1022

壁报展示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Olverembatinib (HQP1351) Overcomes

Resistance/Intolerance to Asciminib and Ponatinib in Patients (pts) with Heavily Pretreated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P CML): A 1.5-Year Follow-up Update with Comprehensive Exposure-Response (E-R) Analyses

奥雷巴替尼(HQP1351)可克服经深度治疗的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P CML)患者对Asciminib和Ponatinib的耐药/不耐受:来自1.5年随访的最新数据及综合暴露-反应(E-R)分析

3151

APG-2575

(Lisaftoclax)

Lisaftoclax (APG-2575) Demonstrates Activity and Safety When Given with Accelerated Ramp-up and then Combined with Acalabrutinib or Rituximab in Patients (pts)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CLL/SLL), Including Those with Prior Exposure to Venetoclax

Lisaftoclax(APG-2575)在快速剂量递增给药后与阿可替尼或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包括既往接受维奈克拉治疗的患者

4614

APG-2575

(Lisaftoclax)

Lisaftoclax (APG-2575), a Novel BCL-2 Inhibitor, in Combination with Azacitid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

新型Bcl-2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202

奥雷巴替尼

+

APG-2575

Safety and Efficacy of Olverembatinib (HQP1351) Combined with Lisaftoclax (APG-2575)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R Ph+ ALL): First Report from a Phase 1 Study

奥雷巴替尼(HQP1351)联合Lisaftoclax(APG-2575)治疗复发/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Ph+ ALL)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性:一项I期临床研究的首次报告。

1443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A Phase 2 Study of Olveremba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Myeloid/Lymphoid Neoplasms with FGFR1 Rearrangement

一项评估奥雷巴替尼治疗携带FGFR1基因重排的髓细胞/淋巴细胞肿瘤的II期临床研究

1781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Olverembatinib 30 Mg Versus 40 Mg Every Other Day (QOD) in Patients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Resistant or Intolerant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CP): A Multi-Center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隔天一次(QOD)30mg较QOD 40mg奥雷巴替尼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CP)患者:一项多中心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4529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Combination of Olverembatinib and VP Regimen for Newly Diagnosed Adult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奥雷巴替尼联合VP方案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

1449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Olverembatinib-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celerated-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China

奥雷巴替尼治疗加速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767

奥雷巴替尼

(HQP1351)

Olverembatinib-Base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eukemia: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China

基于奥雷巴替尼疗法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4528

APG-2575

+

APG-2449

APG-2449, a Novel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Inhibitor, Exhibits Antileukemic Activity and Enhances Lisaftoclax (APG-2575)-Induced Apoptosi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

新型局灶性黏附激酶(FAK)抑制剂APG-244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显示了抗白血病活性并强化了由Lisaftoclax(APG-2575)诱导的细胞凋亡

4150

APG-5918

Embryonic Ectoderm Development (EED) Inhibitor APG-5918 Demonstrates Robust Antitumor Activity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T-Cell Lymphomas (TCLs)

胚胎外胚层发育蛋白(EED)抑制剂APG-5918在T细胞淋巴瘤(TCL)临床前模型中显示了强效的抗肿瘤活性

1415

在线发布

奥雷巴替尼

+

APG-2575

Olverembatinib (HQP1351) in Combination with Lisaftoclax Overcomes Venetoclax Resistance in Preclinical Model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奥雷巴替尼(HQP1351)联合Lisaftoclax(APG-2575)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前模型中克服Venetoclax耐药

5777

耐立克入选2024 ASH年会的主要研究摘要如下:(APG-2575入选ASH年会的摘要详细信息参见同期发布的另一篇新闻稿)

口头报告

Olverembatinib as Second-Line (2L) Therapy in Patients (pts) with Chronic Phase-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P-CML)奥雷巴替尼用于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P-CML)患者的二线治疗

展示形式:口头报告

摘要编号:480

分会场:632.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

报告时间: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上午9:30 - 11:00(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凌晨1:30 – 3:30(北京时间)

第一作者:武汉协和医院 黎纬明教授

核心要点:

研究背景:奥雷巴替尼是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耐药和(或)不耐受至少2种TKI或伴有T315I突变的CML患者中显示出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奥雷巴替尼二线治疗无T315I突变的CP-C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介绍:这是一项针对既往使用过一种TKI治疗后耐药或不耐受(包括伊马替尼、氟马替尼、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等)的CML-CP患者的开放性、单臂、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估隔日口服40mg奥雷巴替尼在一种TKI治疗耐药/不耐受的非T315I 突变CML-CP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生活质量。

入组患者和研究方法: 截至2024年7月29日,共入组非T315I 突变的CML-CP 患者42例。奥雷巴替尼采用隔日给药(QOD)的方式,28天为一个周期。

疗效数据

  • 截至2024年7月29日,33例(78.6%)患者接受了至少1次疗效评估,28例(66.7%)接受了至少2次疗效评估,23例(54.8%)接受了至少3次疗效评估。3例患者尚未进行首次疗效评估。
  • 至截止日期,75.0%(24/32)的患者获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40.6%(13/32)获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第6、9、12、18个周期评估的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53.4%和28.6%、64.8%和32.5%、69.1%和32.5%、77.7%和43.9%,提示疗效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改善。
  • 在32例疗效可评估的患者中,有23例曾以第二代TKI作为一线治疗,其中19例(82.68%)获CCyR,10例(43.5%)获MMR;在既往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获CCyR(55.6%),3例获MMR(33.3%)。

安全性数据:中位(区间)治疗时间16.0(1 ~ 18)个月。共有37例(88.1%)患者发生了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19例(45.2%)发生了≥3级TRAEs,5例(11.9%)发生了与奥雷巴替尼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s)。非血液学TRAEs包括皮肤色素沉着(38.1%)、高尿酸血症(23.8%)和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1.4%)。TRAE多为1 ~ 2级。≥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38.1%)、中性粒细胞减少(21.4%)和贫血(7.1%)。与奥雷巴替尼可能相关的任何级别心血管事件包括高血压(4.8%)和房性心动过速(2.4%),所有这些事件均为1级或2级。奥雷巴替尼相关SAEs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7.1%)、贫血、骨髓抑制和发热(各2.4%)。无死亡报告。

结论:奥雷巴替尼可能为二线CP-CML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一线使用二代TKIs治疗失败的患者。

壁报展示:

Olverembatinib (HQP1351) Overcomes Resistance/Intolerance to Asciminib and Ponatinib in Patients (pts) with Heavily Pretreated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P CML): A 1.5-Year Follow-up Update with Comprehensive Exposure-Response (E-R) Analyses 奥雷巴替尼(HQP1351)可克服经深度治疗的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P CML)患者对AsciminibPonatinib的耐药/不耐受:来自1.5年随访的最新数据及综合暴露-反应(E-R)分析

展示形式:壁报展示

摘要编号:3151

分会场:632.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壁报展示II

报告时间: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下午6:00 - 8:00(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上午10:00 - 12:00(北京时间)

第一作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Elias Jabbour教授

核心要点:

研究介绍:对第三代(3G)TKI Ponatinib和/或Asciminib(一种特异性靶向ABL 肉豆蔻酰 (STAMP)的抑制剂)耐药/不耐受的CP-CML患者亟需新的治疗选择。奥雷巴替尼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TKI,具有克服其他TKI耐药的潜力,本次更新介绍了奥雷巴替尼在反复经治的CP-CM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入组患者和研究方法

  • 入组条件为既往接受过≥2种TKIs和/或一种STAMP抑制剂治疗、入组时器官功能良好、且既往治疗未达到MMR的成人CP-CML患者。
  • 截至2024年7月28日,共有67例CP-CML患者入组,中位(范围)随访时间为74.3(0.1-217.1)周;中位(范围)年龄为50(21-80)岁;其中38 (56.7%)例患者为男性。
  •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奥雷巴替尼治疗组,隔天口服一次(QOD),28天为一个周期,剂量为30,40或50mg。同时根据T315I突变状态进行分层,并进行全面的E-R分析。

疗效数据

  • 共60例患者疗效可评估,所有患者均为基线时无疗效。其中35例(58.3%)患者入组治疗后达到CCyR,29/64(45.3%)例达到MMR。12个月时,整体MMR率为61.4%(27/44),其中T315I突变患者的CCyR率为66.7%,而没有T315I突变患者的CCyR率为54.8%,MMR率分别为50.0%和43.5%。
  • 在28例Ponatinib治疗失败的细胞遗传学反应可评估的CP-CML患者中,有15例(53.6%)达到CCyR,23例既往Ponatinib耐药患者的CCyR率为52.2%(12/23),4例既往Ponatinib不耐受患者的CCyR率为75.0%(3/4)。30例先前接受过Ponatinib治疗的分子学缓解可评估患者中,共有40.0%(12/30)达到MMR,其中23例既往Ponatinib耐药患者的MMR率为47.8%(11/23),既往6例Ponatinib不耐受患者的MMR率为16.7%(1/6), 所有患者均为基线时无疗效。
  • 在Asciminib治疗失败的可评估患者中,37.5%(6/16)达到CCyR,30%(6/20)达到MMR,其中既往Asciminib耐药的患者的CCyR率为30.8%(4/13)、MMR率为26.7%(4/15);既往Asciminib不耐受患者的CCyR率为50.0%(1/2 ),MMR率为25.0%(1/4) ,所有患者均为基线时无疗效。
  • 先前同时接受过Ponatinib和Asciminib治疗患者的CCyR率和MMR率分别为30%和25%,所有患者均为基线时无疗效。

安全性数据:在66例患者中,62(93.9%)例报告了任何级别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其中44(66.7%)例经历了≥3级的TEAEs。共60(90.9%)例报告了任何级别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常见TRAEs(发生率≥20%)为肌酸激酶升高(37.9%)、血小板减少(24.2%)和谷丙转氨酶升高(22.7%)。

结论:奥雷巴替尼耐受性良好,在反复经治的CP-CML患者中显示出显著而持久的抗白血病活性。目前注册III期研究正在招募中。

Safety and Efficacy of Olverembatinib (HQP1351) Combined with Lisaftoclax (APG-2575)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R Ph+ ALL): First Report from a Phase 1 Study奥雷巴替尼(HQP1351)联合LisaftoclaxAPG-2575)治疗复发/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Ph+ ALL)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一项I期临床研究的首次报告。

展示形式:壁报展示

摘要编号:1443

分会场:6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同种移植以外的疗法:壁报展示I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7日,星期六,下午5:30 - 7:30(美国西部时间)/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上午9:30 - 11:30(北京时间)

第一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张婧嫽教授

核心要点:

研究背景:奥雷巴替尼是新型三代TKI,具有良好耐受性,并在已接受深度治疗的CP-CML患者中(无论是否有T315I突变)表现出强大且持久的抗白血病活性。Lisaftoclax是一种新型Bcl-2抑制剂,在多种血液恶性肿瘤中显示出抗肿瘤效果。目前,R/R Ph+ ALL儿童患者尚无有效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索奥雷巴替尼单药或联合Lisaftoclax在R/R Ph+ ALL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PK)特征。

研究方法

  • 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Ib期研究,入组的为年龄小于18岁的R/R Ph+ ALL儿童患者,这些患者对至少一种TKI耐药或不耐受(如果患者携带T315I突变,则不考虑既往TKI使用情况)。患者需具备足够的Karnofsky/Lansky功能状态评分和器官功能。患有与Ph+ ALL无关的症状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显著出血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 奥雷巴替尼以成人等效剂量(AED)40 mg口服,隔日一次,持续2周(第1-14天)。然后同剂量的奥雷巴替尼联合Lisaftoclax,后者的指定剂量为200/400/600 mg(AED),每日一次(QD),第13-42天(第13-15天需3天剂量递增)。地塞米松以6 mg/m²/天的剂量从第15-42天每日口服一次。主要终点包括奥雷巴替尼单药/联合APG-2575的安全性评估、总反应率(ORR)、可测量的残留疾病(MRD)阴性率、以及PK特征。

入组情况:从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共入组了10例患者。中位年龄(范围)为13.0(11-15)岁,其中6例为男性。中位体重(范围)为49.85(35.9-86.0)kg。9例(90.0%)患儿表达p190转录本;1例(10.0%)表达p210转录本。基线时,3例患儿携带BCR-ABL1突变,包括2例T315I突变和1例F317L突变。1例患儿因在第1疗程第1天(C1D1)发生癫痫而退出试验,9例患儿被纳入3+3剂量递增模型:每组(A、B和C组)各3例患儿,分别接受200、400和600 mg(AED)指定剂量的Lisaftoclax。这些患儿完成了42天的治疗,并接受了主要终点评估。

疗效数据:在6例形态学反应可评估的患儿中,在奥雷巴替尼单药治疗结束时(EOM),2例达到CR伴不完全血细胞恢复(CRi),2例达到部分缓解(PR),ORR为66.7%;在奥雷巴替尼和Lisaftoclax联合治疗结束时(EOC),5例(83.3%)达到完全缓解(CR);在7例分子学可评估的患儿中,有5(71.4%)例达到了MRD阴性,其中1例在EOM达到,4例在EOC达到。

安全性数据:10例患儿中有6例经历了≥ 3级的血液学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贫血(3/10)、中性粒细胞减少(7/10)和血小板减少(3/10);1例患儿因3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而停止治疗,另1例患儿在第1疗程第1天(C1D1)发生癫痫并退出试验。

PK:初步PK分析显示,奥雷巴替尼和Lisaftoclax在儿童和成人中具有相似的PK特征和可比的药物暴露,经过多次给药后未见显著蓄积。且奥雷巴替尼和Lisaftoclax之间未观察到药物相互作用。

结论:初步数据表明,奥雷巴替尼联合Lisaftoclax为R/R Ph+ ALL患儿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该方案在无需强化疗或免疫治疗的情况下,实现了83.3%的CR率和71.4%的MRD转阴率。目前,该研究正处于剂量扩展阶段。

关于亚盛医药

亚盛医药是一家综合性的全球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研发创新药,以解决肿瘤等领域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019年10月28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55.HK。

亚盛医药已建立丰富的创新药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 或 MDM2-p53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为全球唯一在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领域均有临床开发品种的创新公司。目前公司已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13项注册临床研究(已完成/进行中/拟启动)。

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种耐立克曾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并已在中国获批,是公司的首个上市品种。目前,耐立克已被成功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该品种还获得了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认定以及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亚盛医药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并与武田、默沙东阿斯利康辉瑞、信达等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以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密歇根大学等学术机构达成全球合作关系。

亚盛医药已构建在原创新药研发与临床开发领域经验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团队,以及成熟的商业化生产与市场营销团队。亚盛医药将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加速推进公司产品管线的临床开发进度,真正践行"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前瞻性声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陈述仅与本文作出该陈述当日的事件或资料有关。除法律规定外,于作出前瞻性陈述当日之后,无论是否出现新资料、未来事件或其他情况,我们并无责任更新或公开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及预料之外的事件。请细阅本文,并理解我们的实际未来业绩或表现可能与预期有重大差异。本文内所有陈述乃本文章刊发日期作出,可能因未来发展而出现变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