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新品大举来袭,销量告急下的自救

科技新知
11 Nov 2024

按照往年的节奏,9月苹果华为双雄出击,等到11月后才是其他国产厂商的档期,但今年赛道内卷的烈度,在金秋十月尽显。

10月24日,OPPO发布了Find X8系列两款机型Find X8、Find X8 Pro;加上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加品牌,推出新款一加13……如此短的时间间隔内,OPPO连续推出新机,恐怕还是为了在十月抢占市场高地。

vivo X200、荣耀Magic7、小米15系列、iQOO1、真我GT7 Pro等十多款新机轮番亮相,OPPO如果缺席,势必会降低自己的市场存在感。看起来,在销量承压的大背景下,OPPO只想快马加鞭抢占市场,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家深陷销量危机的手机大厂,显然很急。

输不起的AI手机大战

OPPO正全力押注AI。

创始人陈明永判断2024年将是AI手机元年,于是OPPO全公司上下发力AI的势头贯穿全年。

早在年初的OPPO AI战略发布会上,OPPO就发布了AI超级智能体和AI Pro智能体开发平台组成的OPPO 1+N智能体生态战略,意在押注AI来驱动手机技术革新,并实现销量的提振。同时,OPPO的第一款AI手机Find X7面世。紧接着在最近,OPPO收购创业公司波形智能,在AI领域再落一子。

事实上,OPPO如此紧张的推进AI落地,与整个手机赛道的趋势有很大关系。从2023下半年开始,众多手机厂商开始尝试大模型内置于手机之中,并通过AI应用与自己的云端数据交互。

在这之前,早在2022年,OPPO就在东莞自建了首个算力中心,用于服务用户,保证核心数据安全,并进一步降低AI计算的成本。

因此,频繁的动作下,OPPO的期待自然不会太低,但全力出击却没有泛起水花,OPPO难免失落。最重要的AI着力点Find X7,在上市初期大举宣传AI图片消除、AI通话摘要、AI助手等AI卖点来打动消费者,但市场并没有给予热烈反应,尤其5999元起售价之下的Find X7 Ultra。

“不到五天,价格就破发了。”一位经销商对OPPO首款AI手机受到的市场冷遇记忆犹新。新品不受欢迎,,价格跳水之下,溢价自然无法实现。这就成了OPPO不可承受之痛:高投入、高期待,最后换回低回报。

而本次Find X8新机发售,可谓是OPPO重整旗鼓的一役。从广告投放、活动造势来看,OPPO对这场AI翻身仗极其重视。但另一方面,回到AI功能,OPPO仿佛难有新意。

“科技新知”走访的北京大型数码卖场发现,其销售人员推荐新机时,主推的AI功能依然是集中在图像部分。

“你看这个照片的虚影,按这个按钮之后美化之后,全不见了,这个功能对于咱们运动照相出片很有用。”“咱们平时在办公室大楼里,下班的时候能看见特别美的夕阳和云层,肯定会拍下来,但隔着玻璃最大的问题就是反光,您看这个功能,我这么一按,反光、灯光倒影全消失。”

如此集中的推广AI图像功能,反映出整个AI行业的困境:应用无法打动消费者。图像作为可视化的载体,对用户感受冲击比较强烈,但需要注意的是,图像AI在当下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标配,已经无法提供新鲜感,而其他AI应用功能,则面临非专业用户的教育成本,通俗一点说,不够直观的AI功能更不能有效打动用户。

而在价格上,当被询问Find X8是否后续能像Find X7一样有松动时,销售人员当即多次表示新机线上线下售价一致,并且绝不没有降价可能。

显然,果断一致的回答中,透露出了OPPO决一死战的意味。

新款冲“喜”,亲兄弟齐上阵

接下来的OPPO,要靠新款冲喜。

据全球权威调研机构IDC最新榜单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达到了4%,总体出货量为3.161亿台,这也是出货量连续增长的第五个季度。但一边是vivo、华为高速增长,另一边确实是OPPO暗自神伤。

Canalys和IDC两大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中,OPPO(包含一加)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和出货量均已跌出前五名,仅位列第六,市场份额9.68%。而在一年前,OPPO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其双旗舰产品Find X6系列与Find N2&Flip系列在高端市场持续高光,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榜单上以17.7%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

从天堂到深渊,OPPO滑落的速度连自己没有预料到,销量承压的情况下,OPPO选择10月推新,自然是想冲喜。

从市场定位看,OPPO K12 Plus和一加13分别填充了1000-2000元和4000-5000元的价格档位,而功能亮点上,两个新机似乎又都与水桶机联系紧密。OPPO K12 Plus主打大容量续航,耐用抗造,而一加13更是作为与OPPO Find X8地位并列但价格错位的品牌旗舰机,全方位满足用户既要又要的需求。但是,即使两款新机在风评上都非常能打,也掩盖不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一位手机经销商表示:“OPPO的低端机,根本不怎么挣钱,基本上没有超过200元的,主要就是走量。像一加13这个价格,利润更高,但大头在谁手里,大家都知道。”

实际上,低毛利可以说是OPPO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快速抢夺市场,另一方面,自己的营收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加9周年的时点,其就提出未来三年一加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的愿景,随后一加在市场销量数据也确实跻身前列,但背靠OPPO百亿补贴,其为了争夺客户,逼近商业底线的战略着实引起质疑。

更不稳定的因素在于经销商,没有利润,自然没有动力。根据印度媒体报道,今年南印度零售协会近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自今年5月1日起,印度安得拉邦、泰兰加纳邦、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的4500多家零售店将不再销售一加品牌的智能手机,最大的原因就是该机型利润率太低,无法给零售店运营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实际上,OPPO利润率问题也是国产品牌的通病。

机构数据显示,在国产手机出货量名列前茅的背景下,2023年苹果、三星收入占比依然分别高达50%和16%,OPPO、小米、vivo则为7%、6%及4%。其中苹果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占比为20%,以1/5出货量赚取了1/2的收入。更夸张的数据出现在去年二季度,苹果在全球手机市场营业利润的分成为85%,三星为12%,而包括OPPO在内的其余手机厂商总共分走3%的利润。

OPPO为什么不能提供更高的溢价?

恐怕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缺乏硬核技术加持。三年前,华为深陷断供困境,市场出现真空,而OPPO随即对外发布第一颗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X,背后几千人团队哲库也随之浮出水面,市场顿时对OPPO的技术能力高看一筹。但是,两年后OPPO芯片研发彻底终止,另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立项的前沿业务XR也无疾而终,让OPPO的技术前景再次黯淡了起来。

而这次一加发布新机的时机,则把OPPO赛道陪坐的身份再次做实。本次新机发布潮中,OPPO Find X8将与小米15、iQOO13、荣耀Magic7系列、真我GT7 Pro、ROG 10系列、红魔10系列、三星GalaxyS25等众多机型竞争,尽管各家极尽宣传攻势,但真正的主角只有一个:高通新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至尊版。

10月22日,高通正式发布骁龙8至尊版,这款芯片CPU单核性能提升45%,多核性能同样提升45%,浏览器性能提升62%,GPU性能提升40%,光追性能提升35%。数据大幅度提升之下,各个手机厂商必须全力紧跟,华硕、荣耀、真我、努比亚、vivo、小米等厂商均表态搭载该芯片的旗舰机型即将上市,高通朋友圈的强大,可见一斑,而OPPO在此时自然也必须跟进。

高通的生态位无人可以撼动还显示在财报数据。前日,高通公布截至自然年2024年9月29日的公司2024财年第四财季财务数据,非GAAP口径下调整后营业收入10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9.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2.69美元,同比增长33%,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57美元。税前利润为34.9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这样的财务数据,想必OPPO会眼红,都是在手机赛道,有人吃肉,有人喝汤,而OPPO的尴尬在于自己好像正在失去讨价还价的根基。

联手比亚迪,需要警惕

当手机赛道越发艰难时,OPPO其他途径突围就变得可以理解。

10月23日,比亚迪、OPPO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合作方向包括AI融合座舱、健康座舱、数字车钥匙、车管家、融合桌面、多媒体服务共享和算力共享等创新技术。

从需求端看,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巨头,2024年销量超过400万辆几乎是板上钉钉,面对新老车企势力的追赶,电动化上的一骑绝尘并不能保证比亚迪一直赢下去,尤其是高端车型的销量提振,急需改变局面。据数据显示,比亚迪10月销量突破50万大关,达到50.3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猛增66.5%,但肩负品牌向上的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系列车型,合计仅售不到1.8万辆。

究其原因,还是比亚迪在智能化的道路慢了半拍,“20万以内唯一高阶智驾”的小鹏MONA,十月销量再次破万;华为干昆智驾系统加持的深蓝S07,上市三个月订单已高达47952辆。而在20万到40万区间内,家用SUV赛道中,理想、问界、长城蓝山致胜细分赛道的法宝中,城市NOA都位列其中。

在智能化成为制约比亚迪发展的情况下,OPPO牵手比亚迪自然算是找到了最大的客户。但需要注意的是,OPPO此前在汽车领域的积累并不深,此次合作更大的空间也在于手机融合车联网的生态探索,可以猜测到的是OPPO以车载软件为着力点参与其中的可能性更大,而比亚迪即使启用了OPPO的算力能力,在最有价值的数据归属权上,作为乙方的OPPO有多少主导权还未可知。

如此看来,对OPPO最大的吸引力还是在于明年比亚迪一旦实现智驾平权,势必会引发一波销量拉升,为客户创造了价值,自然OPPO自己也能有不小的收获。

但是,OPPO作为手机厂商巨头,比亚迪是否有意愿长期合作,还是未知。从车企对智能化的态度来看,吉利拿下魅族,华为主导问界,小米车联网部分全靠自己,长城扶植毫末智行,都体现出整机厂控制优先原则。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比亚迪自己就是一家超级供应链公司,所有硬件、原材料一应俱全的条件下,只要有了技术,自己直接开干,代工手机业务如此,做电池也是如此。

“我上次与比亚迪做机械臂生产线,对方直接要我们从设计、制图、施工、调试、生产全流程跟下来,虽然给钱也不少,但我不敢接。”一位深圳智能机器人应用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在深圳是出了名善于消化技术,“如果这一套比亚迪跟下来了,没多久它就能自己干了,合作的机会马上减少了一大半。”

管中窥豹,善于学习是比亚迪的优点,但对于OPPO来说,这将决定自己在汽车行业的地位与价值,想要突围的手机巨头,需要好好取舍一番。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