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锌财经 路世明
在互联网行业的繁华背后,一场无声却激烈的反腐斗争正在持续上演。
近日,网易游戏内部严查贪腐的消息在游戏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据网络流传的截图和媒体报道,网易游戏市场部、渠道中心等多名高管被带走接受调查,涉及金额或达上亿元。
网传截图:网易员工公司电脑屏保
无独有偶,日前字节跳动内部还发布了年内第四份《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通报》。通报显示,103人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辞退(含外包及实习生),其中11人因涉嫌构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从网易游戏的高管被查,到微博、字节跳动、腾讯等公司的反腐通报,近年来互联网大厂的反腐斗争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事实上,这股“风潮”不仅仅揭示了大厂们内部存在的贪腐问题,也映射出整个互联网行业在快速扩张背后所隐藏的治理挑战。
反腐风暴,席卷大厂
从时间维度来看,自2009年阿里巴巴成立廉政部开始,互联网大厂的反腐行动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各大厂对内部反腐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比如2017年,京东就联合腾讯、百度、联想、美团等企业发起了“阳光诚信联盟”,旨在通过互联网手段反腐败、反欺诈、反假冒伪劣以及打击信息安全犯罪,共同提升联盟成员内控部门的履职能力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
阳光诚信联盟会员单位(部分)来源:阳光诚信联盟官网
到2019年,互联网大厂彻底进入反腐密集期。有设立监察、廉政部门的,也有高薪聘请专业人员的,还有动用数据等技术手段查处违规员工来打击腐败行为......
但能够深切感觉到,似乎自去年以来,大厂们的反腐力度明显有所提高,一场反腐风暴已然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
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自2019年以来每年都会公布反腐数据。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全年,腾讯共发现并处理了70余起触犯“腾讯高压线”的案件,涉及120余名员工被解聘,以及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至公安机关。
在腾讯公布的17例典型案件中,超过六成涉及侵占公司资产。如原CSIG云业务拓展部的高启元和原CSIG云产品部的王奇,就因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公司资产,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因触犯“腾讯高压线”被解聘人数创下5年新高,而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情况也较2021年和2022年当年数据增加了一倍。
腾讯之外,今年3月29日抖音也发布了2023年度的集团反舞弊通报:共查处违规案件177起,2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此外在《2024年上半年抖音集团反舞弊通报》中,抖音详细公布了8个被移送司法的案件。其中电商部门的前员工李某、朱某、许某利用职务之便,为外部达人或服务商谋取不当利益,并收受巨额好处费。
事实上,包括美团、小米、360、百度、滴滴等大厂,近一两年都闻风而动加大了反腐行动的力度,并密集公开了自家的反腐“成绩单”。
不可否认,大厂的反腐行动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背后所暴露出的行业治理挑战却不容忽视。换言之,并不是经历一场高强度的反腐洗礼,就能“高枕无忧”了。
小小职员,大有可贪
总的来看,大厂们揭露的贪腐案件中,涉事员工多集中于上游供应链及下游销售部门。
例如在采购、销售、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中,一些员工就会利用职权之便,收受回扣、虚构合同、套取资金等。
以2023年抖音披露的9起涉及商业贿赂、舞弊及职务侵占并被移送司法的案件来说,其中就有4起直指中国销售业务平台,其余则波及抖音本体、番茄小说、电商及生活服务等多个核心业务板块。
再比如美团,2023年美团协助公安立案侦办了93起涉嫌犯罪的内外部人员案件。其中7个案件的舞弊贪腐行为发生在生鲜商品、休闲食品、仓库装修等采购环节,涉及美团优选、小象超市、美团闪购、美团酒店等多个业务部门。
来源:美团Meituan
其实不难理解,由于头部互联网企业规模庞大,其在上下游链条中涉及的资源分配错综复杂,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违规操作便会如暗流一般涌动。
除了上下游环节成贪腐“重灾区”之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各大厂的贪腐案件中低职级人员的贪腐频发,且涉案金额往往不小。
传统上,人们往往会将贪腐行为与高级管理人员联系在一起。然而从近年来的案件来看,贪腐行为并不受职级的限制。低职级人员虽然职位不高,但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或资源,同样有可能滋生更大的贪腐行为。
就在今年上半年,杭州警方成功揭开了阿里内部的一起贪腐案件。涉案嫌疑人王某在短短一年间,竟非法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余万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王某在阿里并非高居要职,仅仅是一名基础岗位的运营人员,专职于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审批的初步筛选。然而,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权力,却被王某做成了一门上亿的“生意”。
来源:CCTV13截图
据了解,王某拉拢亲朋好友,组建起一支庞大的“中介”与“商家”网络,他们四处搜寻有入驻需求的家具类商家,将手中的审批权公然标价,每一家店铺的入驻都要收取高达15万至20万元的“费用”。
截止被查之前,总共有400余家商家通过王某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审批,涉案金额总计高达到1.3亿,而王某本人则非法获利超过9200万。
从高管到小职员,从采购商务到供应商、品牌,互联网大厂滋生腐败的关键问题在于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反腐机制,任重道远
不止大厂,基于信息高速处理的工作特点,几乎大多数规模化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会采取扁平化管理、短链路决策的内部权力分布模型。
在这样一个模式下,员工也会被赋予诸如平台进入审核权、平台规则裁决权以及流量资源分配权等关键权限,这些权力使他们能够对平台内的第三方经营者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这种高度授权的模式,是大厂们容易滋生的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点,今年3月,北京大兴区检察院与阳光诚信联盟发布的《互联网企业廉洁合规倡议》指出,企业廉洁合规治理机构和最高管理者在廉洁合规管理体系中具有领导作用。
同时,要对互联网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强化风控、健全机制。如针对采购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可采取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建立关联关系审查机制、建立采购权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审批责任制、对唯一性采购项目进行重点审查等举措。
加强规章制度只是预防反腐,大厂反舞弊的决心很大、反舞弊部门的名头也很大,但相对于不断扩张的业务和员工而言,反舞弊部门的人员数量有限,力量略显薄弱。
真正到了反腐行动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显然更加重要。
目前来看,大厂反腐的线索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内外举报,比如员工举报同事、主管,或者员工与合作方分赃不均、撕破脸后被举报等。不过,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反腐,等到反舞弊部门接到举报展开调查时,资金基本已经流失掉了。
来源:字节违规举报平台
不过目前大厂反腐正呈现出“技术化”趋势,不少大厂都会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来识别异常交易和可疑行为,或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调查和取证等。
一个例子是,2017年初字节就开始建立专用数据库,花费一年时间导入业务数据,监察、审计人员可以从中检索。此外,系统还会自动识别风险,推送给业务负责人。
腐败,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组织都可能面临腐败的威胁。
互联网大厂的腐败问题不会灭绝,但反腐工作必须常态化。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有那些能够坚守底线、勇于向内“挥刀”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