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抄底捧起“三连阳”,合作出海能否成为燃石医学的“救命草”?

智通财经
11 Nov 2024

2020年6月,燃石医学(BNR.US)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6.5美元。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大涨近50%,反映投资者对肿瘤赛道相当看好。然而,自2021年5月以来,公司股价一路断崖式下滑,而近年来公司研发及商业化进展缓慢,或许是投资者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

随着股价持续下跌,今年1月燃石医学甚至收到了纳斯达克退市通知,最后公司不得已在今年5月通过合股恢复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合规性。即便如此燃石医学股价依然在一路向下。9月24日盘中,公司合股后股价再创新低至2.62美元,以5月15日盘中最高的8.99美元计算,其区间股价最大跌幅已达70.86%。

然而,就在近期宣布与华大智造合作出海后,燃石医学突然走出了一波快速上扬的行情。

散户炒起的“三连阳”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美东时间11月5日,燃石医学股价在开盘2个小时内便快速拉升至3.21美元,涨幅达到14.39%,最终当日股价报收3.01美元,涨幅为11.07%。

次日,燃石医学股价涨幅早盘仅有1%至4%,但在午后2点30分开始却突然快速拉高至8%以上,并最终涨幅定格在11.63%;11月7日,燃石医学再次上演了上个交易日的“先抑后扬”戏码,早盘维持2%左右的跌幅,午盘甚至将跌幅扩大至4.46%,但同样在2点30分后,燃石医学股价开始快速拉升,并迅速翻红,涨幅一度达到13.39%,最终回落至7.14%收盘。

在股票市场中,小单成交往往代表着散户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虽然单笔量小,但它们的频繁涌入展现了市场的活跃程度。更重要的是,小单成交常常反映了市场的走势趋势。例如,当小单成交呈现集中买入时,可能预示着股价上涨的动能;反之,则可能意味着下跌趋势的出现。此次燃石医学能实现“三连阳”,便得益于小单集中买入。

从成交量来看,三日成交量总额不超过15万股与前期单日42万股成交量高点相差甚远。并且在三个交易日中,燃石医学有不少时段成交量为0,也远谈不上活跃。从资金流向来看,此轮行情中主要以散户买入推动。11月7日,燃石医学交易资金中,资金总流入1.16万美元,净流入6904美元,均为小单买入。

对比11月4日和11月7日的筹码分布图不难看到,在年初至今持续股价下跌情况下,燃石医学在11月4日已形成一个较大的超跌区域,存在大量套牢筹码,超过7成的筹码集中在2.94-6.4美元间,获利比例仅0.52%;但11月5日后连续三日内,散户资金开始大量抄底,在前期套牢盘较多的情况下,依旧实现股价拉升,此时80%获利区间开始集中在平均成本以下。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公司股价仍在筹码平均成本之下,即使有市场资金想拉升出一波行情,目前也仅处在吸筹阶段,尚未到让股价脱离成本区域打开利润空间的时间点,因此前期套牢筹码接下来是按兵不动还是加速出逃仍需观望。

出海一念起,瞬觉天地宽

虽然此轮上涨行情对于燃石医学年初至今的股价跌幅只能说杯水车薪,但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公司作出的合作出海决策的认可。

其实早在2022年,华大智造便与燃石医学展开了合作,只是当时双方合作的内容是通过推动燃石在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对华大智造平台进行验证,重点在于基于DNBSEQ测序技术的高通量测序仪MGISEQ-2000和DNBSEQ-T7进行相关商业化服务和IVD产品开发。其合作核心仍放在国内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上。

反观近日两家公司披露的合作细节,两家公司在重申推动肿瘤精准医疗的临床应用进步的基础上,还提及了“全球化业务”。也就是说,双方接下来或开始基于华大智造DNBSEQ测序技术展开海内外注册合作。

根据The Insight Partners的一项新市场研究,由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病率上升,全球基因检测服务市场正在显着增长。据预测,全球基因检测服务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38.6亿美元达到2030年的12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从区域增长情况来看,亚太地区基因检测服务市场在2022年达到6.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1.6亿美元;欧洲基因检测服务市场在2022年达到9.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7.8亿美元;而北美市场则预计在2030年达到49.8亿美元。

全球NGS市场的快速扩容对目前仍处在“原地踏步”阶段的燃石医学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燃石医学在上市之初曾主要宣传其开发的“院内+院外”双轮驱动增长模式,然而随着业务的逐步深入,燃石医学近年业务重心开始全面转向院内模式。在其看来,院内模式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在此前的财报中燃石医学曾提到“一旦院内实验室、设备和系统到位,我们就会定期向他们出售我们的试剂盒,从而创造高进入壁垒和高客户忠诚度。”也就是说,燃石医学认为院内模式业务更稳定,利润率可能也会更高。

然而,业务端的实际表现却与公司的预想存在一定差距。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燃石开始大力推进院内渠道,院内和院外业务的营收差距开始逐渐缩小。到2023年Q3季度,公司院内渠道收入首次超过院外渠道。今年Q1和Q2季度,其院内渠道收入占比稳定在55%左右。然而,以今年Q1财报为例,从分部业绩来看,燃石医学中心实验室业务营收为476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3.0%;与之相对,院内业务营收为5740万元,收入超过中心实验室,且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11.3%。但Q1季度公司合作医院数增长已陷入停滞。

虽然公司不断调整业务发展策略,但依然未能做大公司的蛋糕。燃石医学在2023年初设定了全年收入至少增长20%的目标,但最终未能实现。2023年,公司的总营收为5.37亿元,相较2022年的5.63亿元减少了4.58%。

在此背景下,能搭上华大智造的出海“顺风车”,对燃石来说就显然非常重要。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3年华大在美国收购了Complete Genomics,奠定了进入NGS行业的基础,但之后华大智造和illumina开始了近10年的专利纠纷,导致其美国业务停滞不前。直到2022年7月,华大和illumina在美国的专利诉讼和解后,华大智造在美国的NGS业务才开始发力,2023年其美国NGS业务同比增长约160%。与此同时,2023年华大智造在欧洲的NGS业务增长同比超过45%,亚太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0%。

虽然目前燃石与华大的合作尚未在收入端展现,但二级市场的提前启动已经表明了部分投资者的积极态度,而这或许将成为燃石这家“NGS一哥”走出二级市场退市风险和流动性泥潭的起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